A股反彈快到意外!基金自購,外資抄底…“戰疫底”“黃金坑”需注意些啥?

A股反彈快到意外!基金自購,外資抄底…“戰疫底”“黃金坑”需注意些啥?

本文共2131

閱讀完約4分鐘

在經歷2月3日意料中的下跌後,A股在鼠年的第二個交易日迎來反彈,快到出乎很多人意料……

截止收盤,滬指漲1.34%,報2783.29點;深成指漲3.17%,報10089.67點;創業板指大漲4.84%,報1882.69點。兩市合計成交9101.05億元,超過了節前反彈的最高值。

其中表現最好的,則非創業板莫屬,在上午小幅低開後,在資金推動下快速走高,全日大漲接近5%。板塊方面,仍是醫藥板塊表現最為強勁,免疫治療、生物疫苗、醫療保健、仿製藥、智能醫療等細分領域漲幅居前。

個股雖然未能出現全面反彈,但部分個股卻率先獲得資金明顯關注,兩市共149股封死漲停板,且僅有21股跌停。北向資金也在繼續流入,全天流入49.2億元,深股通淨流入額48.88億元。

A股反弹快到意外!基金自购,外资抄底…“战疫底”“黄金坑”需注意些啥?

1 基金紛紛出手自購

外資長期看好A股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接連宣佈啟動自購計劃,顯示出對接下來市場的看好。

2月3日晚,興全基金髮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2月3日運用自有資金購買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3700萬元,並將於2月4日追加購買約2300萬元,合計將購買旗下偏股型基金約6000萬元。

A股反弹快到意外!基金自购,外资抄底…“战疫底”“黄金坑”需注意些啥?

2月4日,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匯添富基金、中歐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華安基金、東方紅資管、銀華基金、興全基金、永贏基金、天弘基金等紛紛宣佈出手自購,資金主要用於購買旗下偏股基金產品,還有公司承諾持有不低於1年。

業內人士指出,大規模的基金自購一般會發生在弱市或震盪行情中,以釋放出基金公司的“信心”。公募基金行業上一次行業性的自購潮現象可以追溯到2015年7月,據WIND統計,當月在A股市場發生極端下跌情況下,基金公司共發生70次自購行為,為2015年以來單月最高峰,當月自購金額達到7.45億元,且自購標的幾乎全部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看好A股的不止國內機構,據報道,除北向資金2月4日繼續抄底A股外,近期還有多家外資機構重申了此前長期看好A股的觀點,且短期更看好優質消費股。

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表示一直看好A股市場的消費升級主題。她認為,從長期來看,消費升級這一投資邏輯仍能成立,不過短期消費可能從線下轉到線上,因此

線上消費的很多領域,如在線視頻、在線遊戲、在線教育等將獲益。從中期來看,周文群認為中小型製造企業和工業自動化行業會獲益。周文群認為,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抄底錯殺優質個股不會錯。

新加坡資產管理機構APS創始人兼投資總監王國輝肯定了A股市場如期開市的舉措,看好新經濟相關個股及部分消費股。他認為,儘管市場下跌,但貴州茅臺、中炬高新、格力電器這些公司依然可持有。

Vanguard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也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會在短期內影響經濟,不過,考慮到中國政府或將推出相應的扶持措施,預計經濟在下半年將有機會反彈。王黔建議投資者應明確自己投資的目的,持有多元化投資組合,秉持長期眼光,不要受市場短期波動的干擾。

2 短期仍可能反覆

不改中長期向好趨勢

關於後市,天信投顧認為,短期來看,股指還會出現一定的反覆,忽漲忽跌的走勢會成為短線的主基調。中長期來看,最近的回落是一種風險釋放的過程,也是創出新的黃金機會的過程,中長期A股繼續保持樂觀。

巨豐投顧表示,預計短線急跌後,市場將逐步企穩反彈。創業板大幅飆升,病毒防治與特斯拉概念掀起漲停潮。待陰霾散盡,回望2700點,又是一個黃金坑。操作上,5G產業鏈、蘋果產業鏈、特斯拉產業鏈調整之後可以重點跟蹤。

源達投顧也建議,當下如果空倉想參與可以2成以內的小資金低吸,但不建議觸碰高位補跌股,可以從醫藥題材中挖掘第三批補漲題材股,而且必須是低位低估值的小市值優質增長個股為主。同時對於節前一直提示大家關注的醫藥醫療股近期暴漲持續後依然可以繼續觀察,那些近期不應該暴跌慘烈的低位被錯殺的題材股則會出現補漲機會。一切都要密切注意市場的節奏來過渡轉換。

私募方面也表示,短期反覆依舊不改中長期向好的趨勢,部分私募還表示,這個階段已不會再圍繞疫情進行主題投資。

星石投資表示,市場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於新型肺炎恐慌情緒的集中宣洩,此次恐慌性下跌之後,只要疫情不出現新的超預期變故,市場走勢有望逐步迴歸理性。根據專家預估,很快就能迎來此次疫情的拐點;根據目前的數據我們也發現,除湖北省之外的其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已經連續兩日下降。未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市場將會回到長期向好的趨勢中,在政策呵護和產業升級的背景下,未來仍然是成長股為主的行情。

艾方資產分析,本次疫情導致的恐慌情緒並不能改變中國經濟增長中長期走勢,市場長期依然看多。後續市場短期將繼續在這個位置寬幅震盪,消化利空因素並逐漸修復市場信心。同時,市場波動特徵可能要經歷一段時間才能逐漸恢復正常。從策略角度來看,認同後續市場的操作難度顯著增加,將密切關注市場動向與量化表徵指標的變化,

積極的調整策略倉位以應對市場後續不確定性的上升。

具體操作上,聚鳴投資表示,這個階段不會再圍繞疫情做主題投資,一方面看短期上行空間不見得多大,部分企業雖然銷量受益,但是可能成本上升,此外疫情的行情特徵從歷史覆盤來看是脈衝式特徵,這個階段不管從投資收益的確定性還是情感上都很難去參與。從方向看,防護耗材(口罩、手套、防護服等)整體受益,診斷、治療用的激素和血製品在感染科的業務會劇增。部分抗病毒藥物企業有主題性機會。

部分內容自中國證券報、中國基金報等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A股反弹快到意外!基金自购,外资抄底…“战疫底”“黄金坑”需注意些啥?

本報法律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