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师都有谁?

西漂逐梦


各个朝代都有许多,像姜子牙,管仲范蠡等等,下面简单介绍几位有名谋士的。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力劝刘邦保存实力,不与项羽争锋。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联孙抗曹,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蜀汉政权,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同年入凌烟阁,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谥号“贞武”。李勣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比之诸葛亮。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在文学史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晨锵锵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自来作答。

古来谋士万千,今举五人。

05.商鞅。

起于秦之路,断不可少商之功。商本魏人,以魏不用,于是走秦,如孝公谋。商学者法也,其于孝建之秦谋,皆本于法家之意。商鞅说秦孝公重其后于矣,始于秦法之举。秦为一世胄支之国。故秦人于秦始也,有甚大之功。今秦欲强,遂得改昔之制。商鞅为一外者,欲行新政,谈何容易。

商又多为法,以抑秦世族之非。终,商令强秦,为一畏者。而商谋国有功,未能全身,遂裂而死,惨甚。


04.刘伯温。

伯温为太祖左右之重要谋士。明之立,不离公之策。不过,公亦不能自保。最后之事,亦草草结局。不然,亦不作一书,亦不能于生时明,而待死者方送帝。

03.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士中之位甚奇。他是一个几被称为完人。非其计谋,犹包之与备间,是为世范。亮不能北伐成,有甚多者。既有后继无人,亦有其身者也。不过,诸葛亮在中国历史者实异。故,有此也,亦意中之。



02.张良。

汉四百年江山,少良之贡。张良本是一个没之贵后。此人与思文驺驺之士不同。张良是一个敢任者。秦始皇时,辄敢延客,击始皇身。虽终不成,但见其胆。


01.管仲。

夫管子,被称为中国士之集像,诸葛亮为其首粉丝。少时之亮,常愿为下一管。不过,管仲可使齐在乱中强,且开创性者多建治之,及其所以为一佳士也。

金陵少年评曰:谋士者,成人也,败人也。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鬼谷子—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姜子牙(吕尚)—韬略鼻祖、兵家之宗

管仲—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

范蠡—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

李斯—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

张良—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

郭嘉—十胜十败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诸葛亮—辅佐二主建立蜀汉霸业

魏徵—唐太宗的治国媒臣

赵普—建立北宋的第一功臣

刘基—辅佐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一谋士

洪承畴—兼仕两朝功劳卓著的谋士


念塑


答:先定义一下谋士。《说文解字》上说,虑难曰谋,就是筹划应对困难局面。这里重在筹划,而非单纯的对策,计谋。筹划是谋局者,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推动局势向想要的结果发展。士者,始于十止于一,是破难之眼。另说,士指一个阶层,介于官和民之间。

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吕尚,管仲,张仪,苏秦,诸葛亮,刘伯温等,都不是谋士。他们是官,手握大权,他们之谋,是基于权力做基础,否则毫无用处,只能称谋臣。更有张良,许攸,程昱等,临事献策,上中下三,此为策士,更谈不上谋士。

历史上真正的谋士,如鬼谷子,司马微才是,面对乱局,设定结果,以高超才智,运筹天下才俊,进而达到目的。而自己置身事外,没有一丝权势。有的只是对天下大道的梳理,引导。

1、鬼谷子,据传叫王诩(约公元前400年—约公元前270年),一作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时期显赫人物。一说卫国(河南淇县)人;一说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一说汉水之滨关内云阳人。著名谋略家、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才智超群,神妙莫测。苏秦,张仪、庞涓、孙膑、商鞅等都是他的学生。他们以不同的学说,白干,服务不同的势力集团,有的还是生死冤家。其实,他们只是鬼谷子的棋子,他们的命运,作用,是鬼谷子早在教学中已筹划好的,所以,鬼谷子是战国的谋局者,一切皆在他掌握中。此消彼长,你弱我强,合纵连横,引导乱世归秦,列国才俊皆是演员,总导:鬼谷子。

2、司马徽,别称 水镜先生 字号 德操 三国时期人。 一生清雅,善知人。诸葛亮、庞统、徐庶等都是他学生,司马懿是他同族晚辈。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初仕东吴孙权,徐庶仕曹操,在不同政治集团呼风唤雨。司马懿初期不出仕很奇怪,一个官僚世家子弟,根本不符合他的教育背景。只能解释说他没想好跟谁最有利。不曾想庞统因性格问题独自离开东吴,投奔刘备。他成为多余的棋子,他的死就是必然了。即便如此,乱世仍然在司马微的导演下走向三分,在战乱的磨合消解后,最终归司马家。但司马微始终是一介布衣,以势御才,以才谋势,笑谈间,天下定。

所以,谋士者,是个特殊的阶层,不光指才干,谋臣和策士只是他的棋子。


五岳十八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争议,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期间各种人才层出不穷。单就历史上著名谋士而言记录史册的又何止千百人,我们不可能在本文中将其一一道来。接下来我们就针对历史上七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谋士来介绍一下,下面仅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或者建议请留言评论。

下面介绍按照年份,不含排名。



一、百家宗师、千古武圣——军师鼻祖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望,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姜子牙72岁时垂钓于渭水之滨得遇文王,民间有“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兴盛八百年”之说,可见姜子牙对于周朝的重大意义。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的军事统帅。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周武王消灭殷商,建立周朝。后又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



二、 兵家至圣、兵学之祖——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即《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后经吴国重臣伍子胥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三、 智将能臣、奇人商圣——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虽出身贫寒,却博学多识,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



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张良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出身韩国贵族,韩国灭国后心存亡国亡家之恨于古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虽未成功却名扬海内。在楚汉之争中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汉朝建立后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隐居在隆中。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其定三分天下之计。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积力促成孙刘联盟,打败曹操后取荆州,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六、神机妙算、智多巨星——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七、心学鼻祖、国学大师——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周郎顾天下覆


第五名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谋士,宰相,是蜀国的策略担当,虽然其能力更侧重于政治,但是其谋略依然将落魄官二代刘备辅佐到蜀国帝王的地位,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其智谋配合其机关术奇门遁甲等奇术,也有莫测之力。他是自古不争的忠臣楷模兼智慧的化身,世称其为“智圣”,虽然在同时期谋略方面,周瑜司马懿与之不相伯仲,但诸葛威名对后世影响甚大,所以在我心中压过同时期谋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智谋之士第五名。

第四名范蠡

这位谋士以奇谋著称,因不满楚国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二十余年,终于帮助越王复国,灭掉吴国,一雪前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进军上界,三次经商成为巨富,三次散尽家财,人称商圣。当然范蠡的能力或许在商业上体现更多,但是经商亦需要谋略,范蠡之谋略侥幸压过卧龙,位列第四。

第三名 刘基

刘基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辅佐乞丐朱元璋登顶大宝,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但是卧龙并未助刘备一通天下,刘基虽有政治才能,但远远不如其谋略,也算是个纯正的谋士。

第二名 张良

秦国灭亡了韩国,张良图谋恢复韩国,从事抗暴活动,结交刺客,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未成。后更姓换名,亡匿下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张良张子房谋略过人,人称“谋圣”,可见其智谋之高,刘邦能成事,张良功不可没。

第一名姜子牙

姜子牙之名不需要多说,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而他之所以在张良之上,一是因为张良得到的是《太公兵法》,二是姜子牙可以算是谋略的师祖,资历甚老,所以为第一。若是真比较,是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尚未可知。


名称过于宽泛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诸葛亮三岁丧母,五岁丧父,由叔叔诸葛玄抚养。诸葛玄被袁术任为豫章太守,诸葛亮随叔叔到任,后又随之上投奔刘表。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故,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受司马徽、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著名的的“隆中对”,被拜为军师。刘备赞赏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此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两地,与曹、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曹丕废汉称帝,建立魏国。诸葛亮劝说刘备称帝,蜀汉建立,他任丞相。刘备“白帝城托孤”,他是顾命大臣。刘备去世,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并主理政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诸葛亮曾五次出兵伐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与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懿相持于渭南,因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的军中,享年53岁,尊其遗嘱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相传诸葛亮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只箭,又制作"木牛流马",用于山地运输。著作《诸葛亮集》。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神化,其情节更是广布人口。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刘伯温

刘伯温(1311-1375年) 明朝的谋臣,开国元勋。名基,字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元统元年(1339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因其建议不被朝廷的采纳,才能受到朝廷的压制,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潜心著述。著有《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朱元璋两次请他出山,经过深思,决定出山辅助朱元璋。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向朱元璋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从此视其为的心腹和军师。

出山之后,首先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朱元璋依计而行,不久削平江南群雄,而后挥师北上,攻入大都,消灭了元朝政权,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刘基作为开国元勋,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国学文化人


鬼谷子。其学生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可以说是智谋和纵横的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