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在幼兒園做老師的朋友跟我說起最近發生的一個事:


她們隔壁班一個小朋友的家長最近找到學校裡,說自己家孩子的膝蓋青了一大塊,是不是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了?


隔壁老師說並沒有看到孩子跟誰打架,家長堅信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自己把膝蓋磕青了,最後,調了監控才發現,正是孩子自己,在課間的時候趁老師不注意,用膝蓋懟牆造成的。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而在此之前,老師和其他同學也都沒有欺負他。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一個叫《超級育兒師》的節目裡,一個叫強強的男孩,只要開始發脾氣,就會嚎啕大哭,同時揮起兩隻手瘋狂地打自己的臉,只要家人靠近,情況就更糟。


媽媽說他每次發脾氣都會把臉打腫,家人又急又氣,卻又無計可施。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好好的孩子為什麼會突然開始撞牆呢?孩子的這種“自虐”行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數據研究顯示:


20%的幼兒會有故意撞擊自己頭部、自己打自己的行為發生。男孩的出現概率比女孩高3倍。


2歲左右是孩子做出這種自虐行為的高峰期。這種自我傷害的行為會持續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


如果父母發現了孩子的“自虐”行為,要用合理的方式去對待,否則容易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01

“自虐”原因一:引起關注


孩子天生就是最敏感的小雷達,卻又無法很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一旦他們發現,自己做出一些舉動能夠引起你的關注、驚奇、大笑的話,當他下次想要再次引起你的關注時,就會重複之前的動作。


持續不斷的頭部撞擊,有時候也是寶寶引起家長注意的一種方式。不信你看,寶寶打頭時是不是正盯著你的一舉一動?


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需要:


01 | 放下手機,對孩子的需求給予回應


陪孩子玩耍的時候就專心陪他,放下手機,讓他不用想辦法“求關注”。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02 | 適當忽視


小孩是天生的察言觀色家,一旦發現自己打頭你就會神色緊張地看過來,他就會建立兩者之間的聯繫,從而打得更歡。所以媽媽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當地“佛系”一點,讓寶寶自娛自樂去吧。


娃這種生物啊,有很多時候,還真是“不管他,就好了”。


02

“自虐”原因二:我不高興!


成年人不開心會有很多渠道來發洩自己的壓力,但寶寶在煩躁的時候,因為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感情,此時如果也沒有受到很好的指引合理發洩情緒,極有可能會出現用頭撞牆、大喊大叫等行為。


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需要: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01 | 關注孩子的情緒,言語中鼓勵孩子


比如:“這根畫筆斷了,那我們再拿一根新的好不好?”、“你是不是有點不開心了呀,那媽媽抱抱你吧。”


02 | 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上,幫助其正確發洩情緒


可以寶寶準備一些柔軟的靠枕和毛絨玩具,並且告訴他生氣的時候,可以捏玩具或者扔抱枕,但是不可以用頭撞牆。


03

“自虐”原因三:我很舒服!


大多數寶寶的確是靠頭來放鬆的。打頭就和搖頭、搖晃身體、坐在椅子上晃腳一樣,寶寶通過這種有節奏的運動來找樂子,自我放鬆。


如果孩子打頭時笑嘻嘻的,嘴裡還咿咿呀呀,別擔心,他很樂在其中哦。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需要:


01 | 平常心


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情神態,如果一切正常,平常心即可。


02 | 培養寶寶對節奏的愛


寶寶喜歡這種平緩的節奏運動,但節奏感不是隻有“打頭”這一種方式,帶著寶寶跳舞、唱歌、跟著音樂(搖頭)、敲打玩具鼓等等,都會讓他覺得舒服而快樂。


04

“自虐”原因:我不舒服!


前面的三種,都不是大事。這最後一種,你要小心了。


寶寶感覺熱、出汗多刺激皮膚會引起瘙癢,這時會產生抓撓的動作,頭癢抓頭,耳朵癢就揪耳朵。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如果寶寶頭部長溼疹,會讓他覺得瘙癢難受,可能也會伴有搖頭、輕輕撞牆、在大人身上蹭等動作。


當寶寶出現持續性拍打、撞頭動作時,很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頭痛、中耳炎的症狀。尤其是嬰幼兒時期,因為如果寶寶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嗆奶時,都有可能造成中耳炎的發生。


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需要:


01 | 幫他解決身體上的不適


檢查耳朵、牙齒、皮膚等的情況,必要的時候去看醫生。


02 | 轉移注意力


用寶寶們平時喜歡的東西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如果寶寶喜歡畫畫,在他又一次開始“自虐”的時候,媽媽可以拿起畫筆和畫板,一邊畫畫一邊自言自語:“寶寶今天不畫畫,輪到我來畫了。這些畫筆都歸我了,真的太棒了!”


戲精上身,是為人父母的必備技能。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如果寶寶到3歲後仍然喜歡打頭,並且還有其他的異常行為,比如不喜歡任何人的接觸,包括眼神交流,要去醫院,排除自閉症的可能。


自虐很常見,最重要是觀察寶寶有沒有別的異常。家長們不需過度緊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