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最大气磅礴的诗词是什么?

拆二代他媳妇


个人认为,主席诗词大都十分气势磅礴,一代领袖心中的气量,自然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更何况,主席不仅有气势,而且爱读书,胸中的文墨为他的作品增加了许多力量。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几首毛主席的作品。

一、《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沼泽,其中的艰辛自不必多说,但在主席眼里,这些所有的难关,只是“等闲”,因为红军战士们勇敢、坚强、无所畏惧。

在我看来,这首诗可谓大气磅礴,气势上,就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英豪们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毅力。



二、《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席是自信的,他有指点江山的气魄,故而他敢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单单这最后一句,就豪气万丈,大气磅礴。



三、《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二万,指的是长征,不过是“曲指”而已,那是绝对的霸气。

四、《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五、《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当然,除了主席词,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霸气之词,像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刘禹锡的“前度刘郎今又来”等等。

但刚看到问题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闪现的就是主席(因为他大部分作品都是意气风发、自信、豪迈的),所以,就和大家分享这几首。望喜欢!!



寻韵


毛主席所写的《沁园春·雪》,应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诗词作品的巅峰之作,论

最大气磅礴的诗词,当属这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从小就立志救国救民,面对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旧中国,毛泽东立志改变这一切,救国家、救人民。他毅然决然投身于革命洪流中,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以核心领导人的身份,开始带领共产党人浴血奋战,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终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赶走了资本家和洋鬼子,终结了四分五裂、群魔乱舞、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旧社会,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在《沁园春·雪》里,明显可以看到毛主席睥睨天下、傲视环球的气魄。他创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就足以让他睥睨天下、傲视环球。这样的伟人,这样的丰功伟绩,才能写出这样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


袁卫宇


从古至今,写得大气磅礴的诗词很多,但要问我心中最大气磅礴的诗词是什么,那就是毛泽东主席在长征期间挥笔写下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十六字令,通过对山的描写,让大气磅礴之势跃然纸上,令人读罢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这短短的十六字令,也把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在艰苦环境中所具有的博大胸怀、宏伟抱负和超凡品格完全显露了出来!实在是堪称经典!



潇洒人生Xia


以古代来说,早期的如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简单的很,刮大风了,云被风吹着快速地飘动聚集着,我现在成了皇帝了,九五之尊荣归故里。这两句很霸气,最后一句说的是自己的隐忧。

刘邦剧照

道理就是这样,荣归故里没说的,创业难守业更难也没说的。这首诗简单归简单,但你没有这个心境气魄也说不出来这样的话。因此大风歌的名气又是和地位脱离不了关系的。风起云卷的大气象下,刘邦在帝王荣归故里的极致荣耀下,还有个同样极致的守业问题的忧心。这两种极致,常人难以企及,帝王,天下。这就是作者的历史成就,赋予的一首诗的意义。可以说这首诗也算的气势磅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历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同时也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人生抑郁。“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不免有颓废之意。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这首词影响非常大,意义深远。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后来岳飞被秦桧等奸臣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其精忠报国,收复失地的志愿没有被实现。可惜之极啊。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一首荡气回肠、沉郁顿挫的词,可以代表辛弃疾的词风。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辛弃疾是年六十六岁,前一年刚被擢升为浙东安抚使,后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似乎朝廷要重用他了。但其实当政者只不过是为了政治需要,因为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辛弃疾作为主战派的老臣,起用他具有示范作用。果然,辛弃疾看到韩侂胄草率冒进的北伐政策大为担忧,但他的建议又未被采用,在这种状态下,一次他来到京口(即今镇江)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写下了这首词中精品。

上片怀古抒情。前三句感叹时光流转,江山如昔,而孙权(仲谋)这样的人物难寻。紧接着三句其实是一句话,紧承上句意思推进一步,意即不仅人难寻,连舞谢楼台都消失无踪了。“寻常巷陌”,用的是刘禹锡《乌衣巷》诗的典故“飞入寻常百姓家”,“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这三句是指刘裕没有起兵前也曾很不起眼。

后三句气势顿开,说的是刘裕北伐灭掉南燕及后秦,收复洛阳等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都是脍炙人口的句子。

下片借古喻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用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嘉)时王玄谟北伐的典故,文帝意气用事,草率动兵,以为能像霍去病那样战胜后“封狼居胥山”,结果自然是“仓皇北顾”,这里影射的就是韩侂胄的北伐。

“四十三年”,辛弃疾于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赵扩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地区,到处都是抗击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读bi第四声,即必)狸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祠就是指他的行宫,神鸦社鼓指祭祀时的景象,神庙附近的乌鸦和鼓声,一片热闹景象,百姓似乎已忘了这本来是入侵者的行宫,词意颇苍凉。最后三句,是作者自况,以廉颇的典故说明自己还有雄心壮志。

(本解析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注)

毛泽东《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主席

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上片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与前十句写眼前的实景形成对比,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下片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统一天下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的经历。“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三字,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画龙点睛之妙。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诗文分析引自网略。谢谢。


绿蚁红泥醅酒


我认为最大气磅礴的诗词应该是毛主席《七言•残句》的那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風中独行


众人都说毛主席,我独偏爱苏轼。

苏轼一生虽也身处高位,但更是颠沛,命运所带来的人生感悟才能与生活共长鸣。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假使命运不公,却仍能如此词藻;

更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即使年迈,也无阻内心汹涌波澜;

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以之生死诉愁伤,以之澎湃寄相思。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词藻如何能不磅礴。



偏得一隅好葬心


我心中最大气磅礴的诗词有两首,不同风格,相同的磅礴气势。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岳飞《满江红》

如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读书写字讲故事


最大气磅礴的诗词无疑是毛泽东诗词。民国诗人柳亚子认为,纵苏、辛再世,犹不可及,遑论余子!不说《沁园春/雪》,仅是这篇诗史杂感,足见一斑。

1964年春,毛泽东主席写下了最著名的《贺新郎》,即《贺新郎·读史》。寥寥115字,雄旷古今地写出了大半生诗史的感受。词秉承了毛泽东诗词一贯的人类视野和世界格局,表现出非同凡响的磅礴大气。全词如下: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主席一生,极爱历史,《二十四史》通读,《资治通鉴》反复观览,对于一些野史演义和笔记小说也津津乐道。一篇《贺新郎·读史》,凝聚了诗人诗史的广泛阅历与深度思考。

词从人类诞生一直写到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气象之恢宏壮阔,纵贯几百万年历史,可谓古今独步。词最大的特点是夹叙夹议、庄谐并行的诗风下,高度浓缩的概括力,人类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一一呈现笔下。

词人的历史观也在词里有所流露。“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词人热情地歌颂了那些推动历史的反抗英雄。


诗词桃花源


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

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

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收起



水决定健康


智者勤,能者达,劳者获,勇者胜,专者精,聪者规,备者福,丰者喜,足者乐,学者升,创者生,谋者顺,才者博,悟者通,晓者知,诚者灵,舍者得,思者明,慎者行,器者捷,望者空,虑者密,缺者补,群者义,廉者安,信者盛,诺者守,容者大,谦者礼,忠者稳,忍者兴,错者改,危者变,险者避,洁者轻,进者取,退者阔,难者帮,急者救,奸者惩,恶者除,叛者诛,犯者监,骗者罚,偷者关,抢者毙,狂者亡,纵者悔,多者贱,少者珍,守者落,贪者狱,拐者灭,坑者失,蒙者丢,赌者败,困者助,贫者扶,懒者穷,浪者耻,节者荣,合者贵,和者谐,诚者盈,正者钢,善者扬,仁者敬,老者尊,幼者爱,慈者美,孝者幸,律者强,俗者随,恒者成,坚者赢,志者壮,强者锐,德者重,王者圣,适者存。新三字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