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太阳停止发光发热,我们活不过八分钟吗?

陈伟卫


太阳辐射不会轻易消失

这个问题的假设是不太合理的,原因是太阳大概率是不容易突然熄灭的。不仅如此,太阳是内核发生可控核聚变反应。所以,太阳即使是内核不发生核聚变反应了,但由于原本内核温度就达到了1500万度,表面也有5000度,而且外层还有大量的热量,所以不太可能一下子全熄灭了。

如果仅仅是太阳内核熄灭了,那结果会咋样呢?

结果会非常刺激,太阳原本是依靠自身内核的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向外压力和自身的引力对抗。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如果内核不进行核聚变反应了,那么在引力作用下,太阳的核心会向内收缩,而外层和内核剥离,向外扩散,太阳会看起来像一颗红巨星一样。(和太阳未来的演化很像)

如果是这种情况,迎接人类根本不是8分钟的问题,这个过程并不快,但是我们会看到天空中太阳越来越大,并且地球的温度越来越高,最后,所有人都会被热死。如果是这种情况,无论人类做什么样的挣扎都是没有用的,只能等死。

人类到底能撑多久?

如果,我们非要让太阳全部熄灭,那只能让太阳突然消失才有可能实现。这个时候,各个行星都会依次沿着轨道的切线发现飞出去,地球是在8分20秒之后。(这是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的传播速度也是光速得来的。)

至于太阳辐射,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太阳消失后,我们要多久能感受到太阳停止发光发热?这里我们仅仅探讨“光”和“热”,也可以合并理解成电磁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我们都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光速,也就是3*10^8m/s,而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1,5亿公里,光跑完这段时间需要8分20秒。也就是说,假设太阳是突然熄灭的,那么我们也要8分20秒才会发现天突然间黑下来。所以,撑过8分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在这8分钟里,我们还是有阳光的。

那从这之后,人类还能撑多久?

这其实并不确定,这取决于人类整体面对危机的能力,如果突然间暴乱了,那么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也是可以很快的。

但如果,人类可以集中自身的力量,然后去做应对措施,那人类或许还可以撑一段时间。具体来说,可能会稍微有点像电影《流浪地球》的剧情一样。人类要活下来,说白了就需要持续的能量,没有了阳光就相当于失去了所有的能量来源,而人类能用的除了总量有限的核能之外,就剩下地球自身的能量了,这些能量都在地下。

太阳熄灭后不需要多久,地球表面没多久就会完全被冻起来,地球会变成一个雪球地球,所以待在地球表面真的是会被冻死的。

所以,我们只能转战地下,这是因为地球本身并不是冷冰冰的,而越接近于地核,温度就越高,地球中心温度就可以达到5000多度。

在美苏冷战期间,苏联就曾经挖到过12000+米的深度(科拉超深钻孔,后来也有两个国家干过),在那个深度下,温度就已经非常高了,达到了300~400度。所以,地下会是一个很好的热源。

但是由于损失了太阳辐射,地球整体的趋势是在凉透的,而且到那个时候,地球的物资一定是匮乏的,如果科学技术达不到可以使用可控核聚变的水平,那等待人类的就是地球完全凉透,人类灭绝的结局。所以,人类或许可以再撑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如果科学技术能够能够短暂大幅度提高,兴许可以挽救自己,当然,我觉得能撑上几个月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太阳并不容易一下子全熄灭,如果仅仅是内核熄灭,那太阳会一下子膨胀开来,那地球上的人类都会被热死,但整个过程也是超过8分钟的,这是由于太阳外层的扩散并不会快到光速的尺度。

如果是太阳一下子全消失,人类要8分20秒之后才知道整个消息,至于能撑多久,完全看人类如何应对,以及躲到地下后能不能实现技术的大爆发。


钟铭聊科学


假如太阳停止发光发热,我认为我们起码能活过八分钟,或者能活过更长的时间!原因如下:


因为我们距离太阳是8.5光分,也就是说,太阳消失的瞬间,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哈哈!


在8.5分钟之后,当最后一缕阳光洒向人间,我们的地球才会陷入一片黑暗之中,这时的我们无法体会昼夜,连皎洁的月光也不复存在。

不过,这时正是我们刚刚有所察觉的时候!所以说,我们起码还是能够生存8.5分钟的!那么,人类还能活更长的时间吗?

1、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

我们知道,阳光为我们送来了温暖,那么,如果太阳不发光了,我们的地球的温度是否会骤降到人类受不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别忘了,我们的地球还有大气层呀!大气层会为我们保存热量一段时间,所以地球的温度不会骤降到人类马上受不了的地步!


况且我们的地球还有地热资源呀,所以,我们还可以找到些许的栖身之所,如:冰岛、我国的藏滇、滇川等地,但是,这也只能维持少量人口的生存!


温度虽然不会骤降,但是会持续降低,一两个月后可能就冰山覆盖,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冰球!这时候温度可能在零下100℃左右,人类只能呆在室内,不能出门了!


2、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


我们知道,我们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是现在没有了阳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缺乏氧气,对我们来说是很致命的,不过也不会说连8.5分钟都维持不了,起码也能维持一段时间,过不了多久,我们可能就需要氧气罐来度日,但是到最后,我们会因缺乏氧而造成灾难!


3、食物


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会导致植物枯死,到时候,我们人类和食草类动物就会面临食物缺乏的问题,可能会导致食物链破坏,这也是我们要面临的一大考验!


你还想到了哪些没有阳光照射时,我们会面临的问题呢?欢迎一起留言讨论!



我是科学易简通,致力于通俗的语言帮您理解深奥的科学问题!感谢交流!


苹果科学


假如太阳停止发光发热八分钟,地球上的生物还是能挺过八分钟的。如果太阳停止了向地球输送热量,但是因为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地球不会马上冷却下来,所以说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生物还是能活超过八分钟的。


太阳停止发光发热以后,地球上的人类和部分生物还是能存活一段时间,而人类则存活的更久。太阳熄灭以后,地球上的温度开始下降下来,不久以后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被冰封起来,但是一部分地区还是有火山和温泉,这里面能容纳一部分人类,藏进去里面的人要赶紧储藏食物。而其它地方的人类,肯定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地下室,把一切能用的能源和食物储备起来,以对抗地球上的寒冷。

太阳熄灭以后,地球上的植物因为没有阳光而停止了光合作用,慢慢的植物开始枯萎死掉,而地球现有的食物也不足以撑很久,慢慢的人类就会因为食物匮乏而饿死,最后人类文明将从地球上消失。





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不能够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生存,太阳熄灭,等待人类的只是死亡。


科学日记


如果没有阳光,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会更为艰难,大概率会灭绝,但是却不会是短暂的八分钟,地球的大气能够使地球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人类科技也可能争取一线生机。

在太阳系外侧星球上,由于眼光十分微弱,和星光差不了多少,那里的天体表面的温度就非常低,大概在-160℃—-200多℃,对于地球生物而言,这个温度是无法生存的,就连嗜冷微生物也不行,它们只能在零下数十度的环境中存在,生长和繁衍的极为缓慢。而且没有了阳光,人类的农业畜牧业无法发展,吃喝都没了。但是太阳熄灭不等于地球马上冷却,地球大气对红外线有截留的作用,这是夜晚温度不至于很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地球大气运动会使光照区和黑暗区发生热量交换,太阳熄灭后,这种作用没有了,但是受光那一面的已经吸收的太阳热量却会较为缓慢地向太空释放,而且地球上也有一些活火山和温泉在缓慢地向地表释放热量,地球可能还能保持数月的“适宜温度”(零下几十度以上),一两年后地面的温度将接近太空中的极低温。

没有疑问的是,地球的温度会降到很低,最后大概会降低到-200℃,这个温度连很多气体都会直接凝结了,这当然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但是人类可以在科技的帮助下维持一段时间。在数个月的时间内,人类要做的就是赶紧收集储存的粮食,找到那些天然的温暖的洞穴,或者依靠采矿已经形成的地下洞穴、活温泉、火山所在地,这些地方由于地球内部热量的渗出,温度能相对保持更长时间,具体能保持多长时间无法推测,但绝对会比8分钟长。不过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很难在地下建造一个庞大的足以塞进哪怕1/3的人类,绝大多数人类都没机会进入,而那些极少数的人,也难以在这一两年内发展出远超现代人类的科技,即无法逃离地球,也无法为余下的人提供充足的能源,由于后续能源和食物的消耗,估计也抵抗不了多少时间,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使人类全部灭绝。

现代人类还没有能力脱离阳光,没有了阳光人类就只能临死挣扎一下,大概率还是无用功。不过现实中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太阳就算活动状态不稳定,也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来看世界呀


八分钟我们还是可以挺过去的,日地平均距离1.5亿公里,也就是一个天文单位,光从太阳表面出发到地球上的时间大约是8分20秒,所以说太阳在停止发光发热后,直到过去8分20秒地球上才会进入黑暗,才没有了热量的来源,现代的一些科技水平可以让人类苟延残喘很长的时间,但是最终可能逃不过灭绝的后果


太阳作为一颗中等质量的恒星,内核处在发生着剧烈的核聚变反应,每秒钟都有6亿吨的氢发生核聚变生成5.95亿吨的氦,损失的500万吨质量都会按照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转化为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出去,当然地球所能接收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太阳表面的光到达地球可能仅仅八分钟多一点,但是太阳内核处的光子要想移动到太阳表面需要的时间可能就是十几万年了。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地球失去了唯一的能量来源,人类该如何生存。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归根结底都是来自于太阳,无论是地下储存的煤炭石油还是地面上的动植物,植物通过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生成能量,在通过食物链一级级向上传递。如果太阳不存在了,首先地球就会进入彻底的黑暗时刻,接下来就是温度的持续性降低。

进入黑暗时刻所有的植物可能就要结束生命历程了,这意味着食物链基石的坍塌,那么整个生物系统都经受到致命的影响。再看一下地球上温度的下降,在我国东北地球一年四季的温差可以达到六十摄氏度,在夏季温度可以达到零上三十摄氏度,但是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进入冬天仅仅半年的时间温度就可以达到零下30摄氏度。那么如果太阳突然消失,那么温度的下降速度可能更快一些,我们的时间可能仅仅5个月,届时地面上将不再适合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建造地下城市了,借助于地球内部的热量来给我们取暖,在地下城中可以建造生态农业,设置人造太阳光,实现自给自足。但是随着温度的持续性下降,地球的大气层开始冷凝变成“雪花”落在地面上,届时我们只能去地表“铲雪”回到地下城中使用。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人类还需要回到地面之上,那么只能选择建造大型的飞船带着人类离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



距离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就是比邻星-b,这颗行星在绕着比邻星运动,位于它的宜居带上,距离我们大约4.22光年。人类如果到了那里,可能不会使用红矮星的剧烈的太阳风,所以家园还是需要重建。当然了个人认为人类是很难在失去太阳后,在地球上存活下去的。尤其是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科学黑洞


感谢提问,这个假如并没有结合实际,因此说太阳停止发光发热人类就挺不过8分钟自然就不成立了,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的昼夜交替现象就能说明白。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且看以下分析!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围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由于地球属于太阳系四大类地行星之一(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作为一颗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特性直接决定了在同一时间里,太阳有且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这也是地球产生昼夜现象和地方时的根本原因,即面向太阳的一半属于昼半球(白天),而背向太阳的一半属于夜半球(夜晚)。

而且,组成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由于球体曲面的特性,实际上说成晨昏圈更为合理),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圈(晨线和昏线)在地面上也是不断移动的,表现为由昼进入夜和由夜进入昼之间的交替变换。

从理论上将,由于地球自转一圈为360°,且自转周期为24小时,这就相当于地球每转15°用时为1小时。我们以赤道为例,晨线与赤道相交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的地方时为18点,而正午和午夜分别对应的地方时是12点和24点,这也就是说在赤道上昼夜是平分的,各为12个小时。

如果题目中的假设条件成立,这对于处在夜半球的我们而言,太阳是否发光发热我们丝毫感受不到,而从太阳落山的一刹那到太阳的下一次冉冉升起,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2小时,很显然这个时间已经超出了假设条件8分钟的整整90倍,我们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

众所周知,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以光速30万千米每秒计算,太阳光从太阳表面照射到地球上需要500秒的时间(约8.33分钟),这说明了我们每时每刻所见到的太阳光都是8分多钟之前发出来的,如果太阳只是突然极为短暂的停止发光发热后又重启,我们顶多再等8.33分钟便能重新沐浴在阳光之下,期间只是地球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减少了一点点而已。

但是如果太阳永久的停止发光发热,这必然是地球生命的一场浩劫,因为地球上的绝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能,没有太阳辐射地球将会由“水球”变成“冰球”。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地理那些事


虽然每到夏天我们都会“控诉”毒辣的太阳,但委实说地球生命没有了太阳是真的不行,毕竟它是方圆4.22光年内唯一的恒星,同时也是地球生命的能量来源之一


1.5亿公里外的太阳靠着内部的氢元素核聚变已经“燃烧”了46亿年,天文学家根据黄矮星的核聚变反应强度以及氢元素总量计算出的太阳寿命在100亿年左右,所以说再有50多亿年我们的太阳就差不多要寿终正寝了,不过还好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最近有关“太阳”的热点还要追溯到大半年前的《流浪地球》,该影片中的太阳因为“氦闪”而即将成为红巨星,所以人类才需要驾驶地球进行跑路。

那么如果现实中太阳不“氦闪”而是停止发光发热,我们人类能活多久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知道,太阳最大的作用其实不是发光发热而是维持太阳系内引力格局,因为太阳的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所以太阳系所有天体才能规律的绕太阳进行公转。

如果太阳突然不发光发热的话,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需要飞行八分半左右才能到达地球,所以地球上处于白天的人们会八分半后会马上感觉到天黑了下来,而处于黑夜的人们则会马上感觉到月亮以及金星火星都“消失”了(因为它们都是靠反射太阳光变得可见的)

太阳停止发光发热后,地球本身的大气层会把温度锁住近一周左右,一旦超过一周的话温度便会开始断涯式下跌,最终下降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大气中的各种气体也会因为低温而变成固体。


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太阳停止发光发热后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建造地下城,届时热泉和地热点周围都会成为“必争之地”,而何时“重返地表”则要取决于“地底人类”什么时候研究出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一个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本身就是一个小太阳,未来将它放到同步轨道或者直接挂高一点的话,它将可以取代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宇宙观察记录


“假如太阳突然熄灭,我们能活过8分钟吗?”

这是网友问的一个问题,假如太阳突然熄灭,我们当然不会死那么快,网友问8分钟让我想到8分钟正是太阳到地球的光行距离,也就是太阳光从太阳表面传播到地球所需的时间,因此显而易见,在太阳熄灭的8分钟内,地球上什么也不会发生,一切如常。

但是8分钟后会怎样呢?地球会慢慢变冷,但也没有8分钟就玩完那么快,你看看晚上的地球就知道了,失去太阳光照一个晚上都还能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与地面白天吸热后产生的热辐射和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

白天,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这些辐射大部分会反射出去,但会有一部分以热的形式存储在地表,当太阳光消失这些热量会以热辐射的形式重新释放出来,由于这些热辐射主要是红外和微波辐射,辐射波长与其温度有关,在阳光直射地区(夏天),热辐射会集中在红外和微波波长,在寒冷的冬季地区,热辐射则吸收热量更少,辐射波长更长。而红外辐射和微波辐射等长波辐射均极易被温室气体吸收,因此在晚上和没有阳光的时候,这些辐射就能加热大气,被加热的大气将产生波长更长的辐射,其中一部分会向下反馈到地面,从而让其保持一定的温度,减缓热量散失。因此,即使太阳突然熄灭,地球也不会马上被冰封,而是会缓慢冷却,当地面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其热辐射波长长于温室气体所能吸收的波长,大气将无法继续对地球保温,地球就会加速冷却,这过程要多久得找专业人士算算,反正在太阳直射地区,一天内肯定没事。

而在寒冷的冬季地区,运气就没那么好了,由于其白天吸收热量更少,温度更低,热辐射的波长较长,导致被温室气体有效吸收的效率也更低,从而无法更好加热大气,大气也就难以产生足够的保温作用,因此热量将更快速地散失,因此寒冷地区的昼夜温差会更大。

另一方面,即使在长时间冷却后,地球地面温度渐渐降低并趋向与太空温度持平,但地球内部本身还没冷却,自身是有温度的,特别是在一些火山和温泉地区,在这些地区的温度应该能保持在一个能存活的水平。这个时候进入地底生活是个不二的选择,毕竟地球内部的温度还是很高的。嗯…脑海里突然闪过了流浪地球的电影场景……

总体来说,太阳熄灭后,灾难来得并没有想象的迅速,但在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下,应对这样的灾难还是很困难的,生物大规模灭绝无可避免,其中包括大部分的人类,能存活下来的人类能延续多久……嗯……我不知道……


星宇飘零2099


假如太阳停止发光发热,我们活不过八分钟吗?

假如太阳仅仅是停止发光发热的话,人类不过是在8分钟后看不到阳光而已,生死存亡时刻的话,还早呢,怎么说也得撑上几个月不是吗?所以,太阳为什么会停止发光发热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太阳的发光原理?

现在大家都知道太阳是核聚变发光了,不过很多朋友也许有一个疑问,人类实现核聚变那么难,为什么太阳上就那么容易?其实要说明下的是,曾经在太阳发光原理有点搞明白之后,天文学家抱着计算稿发呆,因为计算证明太阳上不可能达到聚变条件,一度十分尴尬,幸亏后来乔治·伽莫夫推导出现在所谓的伽莫夫因子,给出了两个原子核足够接近时的强作用力可以克服库伦障壁达到聚变条件的可能,尽管可能性极低,但鉴于太阳内核高温高压以及无数的质子,让这可能成为了现实。

太阳内核的聚变条件是高温与高压实现的,即使如太阳的条件,也仅仅是在距离中心约0.25R(太阳半径)的区域达到了聚变条件,而包裹在外的辐射层和对流层,仅仅是被“煮开”了而已。

太阳表面温度约5700K,但内核超过1500万K,所以太阳是火热的,但它的内心更热。

太阳在什么情况下会熄灭?

除非引力坍缩能失效,太阳内核失去温度与高压条件,太阳将会熄灭。那么重力势能会失效吗?应该不会发生吧,会产生这种结果的只有一种可能:

引力的本质:质量扭曲时空 这个宇宙的基石定律失效了

也就是四大基本力中的引力失效了!那么我们的世界还能继续吗?

四种基本作用力中只有引力才能构成大型天体,只有电磁力是不够的,因为它无法维持各种松散结构的物质,但引力可以,因此一旦引力失效,那么太阳的内核辐射压将会瞬间失去束缚,在太阳的正常状态,引力和辐射压对抗,是导致天体不坍缩的重要原因。此时引力已经失效,辐射压仍然存在,那么太阳的辐射层以及对流层等离子物质将会瞬间就会以光速得到引力失效的信息,随后就是热压力膨胀将它们推向整个太阳系。

当然引力消失并不只是太阳解体,假如是一场瘟疫的话,也许它将以太阳为中心向外光速传播,2.5分钟后,水星解体了5分钟后金星解体了,8.3分钟后地球解体了.........当然行星由于内部压力比较小,解体起来没有太阳那么惊心动魄,但此时只有电磁力能约束物质了。

当然后果会很惨,世界将不复存在,太阳系的案例会随光速传达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好消息是宇宙很大,这个时间会很久,更好的消息是宇宙膨胀的速度早已超过光速,这个瘟疫永远都追不上那批等于或超过光速离去的天体。

假如太阳只是突然熄灭了呢?

人类生活需要阳光,但生存不一定,只是人类以现代的能源规模只能支撑一小部分人生存下去,因为没有阳光的滋润,海洋封冻,大气成为固体,地球成为冰冻星球,地表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只有在深深的地下,比如《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如果能实现核聚变的话,这个数量可能会更多一些,否则就只有地热可以用了。

因此不会是8分钟,在这个时间之后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太阳突然灭了,却不是日食的原因,最初的就是恐慌而已,却没有人知道未来有什么后果等待着大家。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我们的地球生命完全依赖于太阳的能量。假如没有太阳,地球将是一个黑暗寒冷的地狱,谈不上有任何的生命。

既然如此依赖太阳,我们就应该好好理解它的工作机制和结构。太阳发光发热的能量从何而来?一旦它停止发光发热我们人类会怎样?

如今我们已知,太阳是银河系中千万恒星中的普通一员,生于46亿年前,预计还有50亿年的生命。太阳的质量约为2x10^30公斤,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约140万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0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多万倍;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x10^8公里。太阳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中心核反应区、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其中心温度约1500万K,表面温度约5770K。
太阳由71%的氢、27%的氦和2%的重元素构成,是一颗巨大的气体恒星。气体外层的重量由于引力而强烈压缩,太阳的核心密度可达到铅的13倍。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原子核被聚合在一起,于是核聚变反应被“点燃”并释放巨大的能量。

太阳在一秒钟内有多达5.7亿吨的氢气参与核聚变,相当于3.4x10^38个氢原子核。巨大数量的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每一秒产生5.66亿吨的氦,余下的400万吨质量转化成了能量(E=mc^2)。换言之,太阳每一秒将400万吨质量转化成纯粹的能量,大约400万亿千兆焦耳的能量驱动着太阳向外发光发热的辐射。

那么,太阳的光与热是如何辐射出来的呢?

太阳核心区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光与热),以高能伽马射线的形式被释放出来,但在太阳内部这些能量并非以真空中的光速(30万公里/秒)向外辐射。因为太阳核心区的密度非常大,且1500万K的高温气体几乎不透明,伽马射线(光子)无法传播得很快很远。它们被紧紧地锁在太阳内部,与气体粒子发生激烈的反应。结果是,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辐射在太阳内部各个方向上被吸收、再发射以及散射......如此循环往复。

因此,太阳内部发出的辐射从核心区到达太阳表面的行程至少需要花10万年的时间,尽管这段旅程仅仅只有70万公里(太阳半径)。也就是说,太阳每一秒产生的400万亿千兆焦耳的光与热,在10万年后才能到达太阳表面。在那之后,仅需8分20秒的时间,光就能穿过近乎真空的太空来到地球。
很显然,这意味着我们今天接收到的太阳的光与热,产生于10万年之前。即使假设太阳的核聚变反应在此刻终止、停止了发光发热,那么之前已经产生的光与热的辐射仍可持续10万年。

幸运的是,我们之后的5000代子孙也许依然是安全的,似乎不必担忧那令人焦虑的8分钟。
再回过头来看,题主提出的这个“假如太阳停止发光发热”问题似乎也是语焉不详,答案也许不唯一。上面的回答是除了假设“太阳停止发光发热”外,还默认了太阳的位置、状态维持不变的条件下得到的结论。

但事实上,按照“太阳停止发光发热”假设的推理,意味着太阳内部的核聚变突然终止。此刻太阳内部失去了维持“流体静力平衡”的能量,在巨大引力作用下太阳必然迅速坍缩。由于太阳内部仍余有大量未耗尽的氢、氦元素,其核心的密度会再次增大到足以引发新一轮可控核聚变反应,随后太阳又再次恢复发光发热。这又与该问题的初始假设相矛盾,因此“太阳停止发光发热”的假设不能成立。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