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可能要出嫁了,虽然是喜事但家里有股隐形的低气压。心里空空的,嫁和娶差别有多大?

咸鱼味的西北风


结婚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真的非常看重,但儿子结婚和女儿结婚又不一样了,通常会说,儿子是娶妻,女儿是出嫁,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区别,一个是娶人进来,一个是嫁人出去。

用老一辈的话说:儿子结婚是媳妇进门,要传宗接代,壮大家族的;女儿结婚是嫁入夫家,从此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注定一个欢喜,一个悲伤,这就是命。可嫁娶的意义真的只能如此吗?当然不是。

嫁娶的意义不是命运决定,而是源于这三个方面:

1.嫁娶形式源自于曾经的社会制度

原始的社会,体力决定一切,男强女弱决定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也早早就定义了随之相伴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谁不想有个强大的男性支撑自己的家族,弱小的女性就自然成了陪衬。所以男性自然要留在家里作为核心,女性则只能成为可有可无的繁衍工具。

原始社会,强大的部落可以到处抢女人和食物,弱小的部落敢怒不敢言,悲剧的嫁娶种子从那时开始种下。

2.男权社会的自我保护

千年的文明积累,让我们的民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境界,但是一直以来都还是男权社会。古代帝王的男权统治毋庸置疑,虽然历史上也有一些特别出色的女性,很有力量,掌握了主动权,总得说来男权统治还是占了绝对的优势和主动权,这除了制度的保护,还有男性统治者对权利的控制保护,女性想要出头太难了。

3.根深蒂固的嫁娶观念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前人们的努力拼搏,已经男女平等了,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有力量,有能力,可以撑起半边天,可以自由发展,很多束缚都没有了,但是唯有一条,已经刻到人们的骨子里了,那就是男娶女嫁的意义。流传了千年的传统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虽然现在有些人也都想的开,认为女儿和儿子一样,结了婚还是我的女儿,但是更多人还是传统观念,觉得女儿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一旦结婚家里就少了一个人,养了多年的女儿要离开,难免会伤心。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希望人们观念里的男女平等能真正平等,女儿和儿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嫁了女儿,也还是一家人,只是多了个女婿。


酸甜苦辣总是情


说起这个,我也深有感触,因为这种事情我也经历过。

我读大一的时候,我姐姐出嫁,当时整整一天家里其实还比较的活跃,但是我爸妈除了忙前忙后的招待客人,脸上并不是很高兴。我们那边都是晚上来接亲,当我姐夫将我姐姐接走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爸妈脸上的那份沉重。一开始我没有反应过来,还是那种很高兴的状态,但是当我看到爸妈脸上的沉重时,我突然想到了,我姐出嫁了,从此回家就是娘家,身份和状态都不一样了。

那天晚上我爸将客人安顿好了后,独自上楼坐了一晚上,而我妈则一个人呆在厨房里面。那一夜我也没有睡觉,也睡不着,后来到厨房看我妈妈的时候,我发现我妈在独自的落泪,虽然我来的时候她没说什么,但是从他的眼泪中我知道那是对女儿的不舍,以及对女儿将来生活的担忧。

我也安慰我妈妈,说姐姐一定会过得很好,也会常回家看看的,陪着我妈说了好一会的话,我妈才去睡了一会。

经历这个事情,我才更加的懂得了出嫁对于女方所带来的感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可能是一种必然。只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过上幸福的生活。

结婚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我堂兄结婚的时候,家里面是一片喜庆,我二伯、二伯母脸上都是笑开了花,和出嫁完成不同的气氛。因为在中国人心中,儿子结婚就是父母将自己的使命完成。

我姐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希望他们过得幸福。而我这个吃了二十几年狗粮的人,还是孤身一人。


帝国烽火


我哥结婚的时候,全家兴高采烈的,在婚宴上,妈妈和大嫂妈妈的状态完全是不一样的。一个娶媳妇,一个嫁姑娘。

婆婆的心里是儿子的终身大事终于完毕了,娶进来一个媳妇儿,将来还会生孙子孙女,这是添人进口。

妈妈的心里呢是姑娘嫁出去了,还不知道将来会什么样。自己娇生惯养的孩子以后要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想着也挺心酸。

我妈说过一句话,就是她从来不担心我哥挨打受气,而是担心我,被惯着长大的闺女受气被打。这就是养儿子和养女儿的区别。

另外,女儿将来还要生孩子养孩子。妈妈都知道女人的苦,如果有可能,妈妈都希望女儿一直在自己身边,不结婚,不生孩子,不面临婆媳关系等等。但是现实不允许,所以妈妈只能祝福女儿嫁个好夫婿,🈶️一个幸福的人生。

有一句话说,天堂的媳妇儿不如地狱的姑娘。我想这就是妈妈不想嫁姑娘的原因吧。

关注我,关注铃铛营。


铃铛情感营


我只参加过一场婚礼,是我中学时朋友的婚礼。

她从我们的家乡,嫁到了高铁两小时加汽车三小时的外省。

婚礼时正是寒冬腊月。北方的冬天,每一道风刮在脸上都如刀割一般。我们在房间里帮她换装,收拾,堵住门,拒绝新郎的进入,嘻嘻哈哈要着红包。

然而所有的笑声都仿佛在罐子里,混杂着寒冷的空气。当偶尔喧闹声停止,那种可怕的沉默,像雾霾天一般,将每个人重重包裹。

最终出现在婚礼上的她,穿着露出双肩的白色婚纱。他的父亲挽她上前,郑重其事地把她的手放在新郎的手心。我作为台下的宾客,突然眼泪止不住的流。只能紧紧抿住自己的嘴巴,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

台上的新郎新娘言笑晏晏,台下的宾客把酒言欢。觥筹交错间,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在人群中伤心,确实不合时宜。

但又默契的吊诡,新娘在台上看到了我的眼泪。她趁司仪不注意,做了一个细小的动作。

这个动作我明白。是学生时代如爱哭鬼般的我,在她面前哭泣时,她经常对我做的——我明白你在哭什么。

是伤心少女时代的结束吗?还是对进入一个新家庭的恐惧?那一刻我仿佛自动代入台上的她,纵然再美丽的白纱裙,或再精致的酒杯和婚宴现场,都无法打消,我对未知婚姻生活的忌惮。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单从嫁和娶两个字的造字,就能看出来婚姻的不平等和从属关系。

嫁,是女孩从自己的家里离开;而娶,则是男孩将女孩迎入自己的家门。

面对添丁添口,男孩家庭的喜悦溢于言表;

而朝夕相处养了20多年的女儿,即将嫁去别人的家里作媳妇。女孩未来的生活重心和圈子,都将从婚礼这一刻开始发生转移。

无论是女孩的父母,还是女孩的亲戚朋友,作为曾经最关心和最理解女孩的人,不仅会对这种失去有所不舍,还会从内心深处对女孩未知的生活产生担忧:

毕竟是完全不同的改变,从小习惯了自己家里的生活方式,并且在家娇生惯养的她,能够适应吗?

丈夫能够如婚礼现场承诺的那样,一辈子对她好吗?

未来的公公婆婆会对她视如己出吗?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婚礼现场,喜笑颜开的,一般都来自男方;女方的家属和亲友,不是愁云满脸,就会泪流满面。

但婚姻嫁娶,又是在人类自然发展规律下,感情水到渠成后的必经之路。

无论有再多的不舍,再多的担心,都只能放手。

你姐姐要出嫁了,这本是一件喜事。但对于娘家人而言,女儿即将融入另外一个家庭,确实会有隐隐的担心和低气压。

多和姐姐聊聊天,每天给她一个拥抱。告诉她,所有的人都能理解这种喜悦和恐惧交织的情绪。也让他宽心,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情,娘家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

备婚,不仅是筹备婚礼,还要进行心理调适。

作为家人,你们能做的,除了帮助姐姐筹备婚礼外,也要尝试走出低迷和抑郁。

最后,祝你姐姐新婚快乐,一切顺遂❤



与北鱼共读时光


一提这个事情,我就想起自己结婚的时候……

因为结婚当天要摄像,有同学建议把家里粘些气球,显得喜庆,毕竟谁都想 “面子上”好看点,然而我哥说“人家家嫁姑娘,都心情纠结,就你们家嫁姑娘开心!”后来,就什么也没粘了。

我哥是十分疼爱我的人,父亲在我读书的时候去世了,那时候一些亲戚都劝我别读了,直接出来工作好了,只有哥哥坚持让我读,说读到啥时候供啥时候,大致有那种“长兄如父”的感觉。而且我出嫁的时候,哥哥要把我抱上婚车,明显感受到哥哥的“不舍得”。


再看婆婆这边,真是张灯结彩,忙忙乎乎的可开心了,虽然对我,公婆并不是特别满意,但是毕竟娶儿媳妇儿,礼数也没差到哪里去,我只是比较介意婆婆有很多衣服,偏偏在我结婚当天穿了一套米白色的套装,当然我妈妈更不靠谱,穿了一套“绿色”的套装……

所以,如果你和你姐姐感情比较深的话,姐姐要出嫁了,以后就不能只惦记着你了,她可能会有自己的小家,在别人家里会不会被欺负,会不会……这些都是未知数,心里空空的也是正常现象。

人生能够成为兄弟姐妹就是一场缘分,我们该珍惜的时候珍惜了就好了。


秘语相传


我们家姐妹三个,我跟姐姐感情要好,她结婚的时候我哭成泪人,觉得被世界抛弃,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有了大外甥,跟外甥更加要好。相反,我跟妹妹感情不是特别亲,从小打到大,工作以后更是很少联系,之间总隔着一层,亲近不起来。前几天她结婚,我一直没当回事,就想着去参加个婚礼,仅此而已。结果那两天,我爸妈一直是低沉着脸,虽然也忙活,但脸上没有半点笑模样。特别是我爸,一直低着头,挺不起腰来。我是没太有感觉的,一直积极的拍照,跟着闹。

新郎来接妹妹时,摄像师要我爸妈站在车窗外跟妹妹握手言别。我屁颠屁颠的跑到车前拍照,就在那一刻,跟车里的妹妹对上了视线。她穿着红色的秀禾服,握着我妈的手,眼睛红红的,朝着我瘪了一下嘴,我当时捂着嘴就跑开了,跑到我姐身边,趴在她肩头哭。我姐也憋不住哭了。我的小妹,就这么出嫁了。

她是早产儿,出生时还不到四斤,九死一生才活下来,个子长得小,上学时被人家欺负,工作时也不顺利,遇见很多恶人,吃了很多苦。但她性格倔强,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切都自己打理。现在成家了,仿佛长大和出嫁就是一瞬间的事,那么小小的丫头,红着眼睛坐在车里看了我一眼,就像是谁在我心上击了一拳,柔软却让我哽咽。

我的小妹,就这么出嫁了。


波比和拖拖


我家姐妹三人,亲自经历了姐姐和妹妹的出嫁,说说我的感受。

姐姐2008年结婚,是我家出嫁的第一个女儿。母亲忙前忙后,整个婚礼下来,母亲虽然显得不在意,但是憔悴了很多,经常偷偷躲起来抽烟(抽烟的习惯就是这个时候养成的),估计第一次送女儿出嫁,心里的悲伤无处发泄。姐姐被接走的那天,母亲一直没哭,直到车开出院子,母亲在屋里嚎啕大哭,情绪再也隐藏不住了。姐姐是四天回门,回门那天,母亲一直在瞭望前面的路,当那个车子刚刚出现一点影子的时候,母亲基本已经确定那就是姐姐了,她显得特别高兴,以至于不停的大喊姐姐的名字(实际上是在叫我),一直说,你大姐回来了,你大姐回来了......那一刻我的情绪也终于绷不住了,才知道嫁女儿对于母亲来讲是多么痛苦的、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事情。

妹妹2018年结婚,也是母亲一手操办的。自从开始操办婚礼,母亲基本上每天都很晚才回家,经常会在忙完事情后找朋友小酌几杯再回家。妹妹结婚那天,凌晨四点起来化妆,自从妹妹开始化妆母亲就再也没有进屋看过妹妹一眼,一直在外面忙着接待亲戚朋友。后来母亲谈起,她根本不敢看,害怕忍不住,扰了妹妹的心情。妹妹出嫁后的晚上,母亲喝的烂醉,进屋开始哭,一直在说想妹妹,最终终于安耐不住,给妹妹打了电话。其实妹妹家离我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可是那一刻我知道,原来结婚以后不论路程长短,对母亲来讲都是把心尖儿的挖下来送给了别人,确实疼!

我至今还没有结婚,不敢想象当我结婚的时候父母会不会崩溃,毕竟我是家里最后一个可以理所当然的住在家里,哪也不去的人。


兜小逗


嫁娶差别还是很大的。

嫁人是家里“少”了一个人。

我有姐姐,我是深有体会。办喜事当天上午还好一些,接亲的,喝喜酒的,热热闹闹的,等到了下午,亲戚朋友都散的差不多了,那瞬间的冷清都有些让人喘不过气。

哪怕嫁的不远,哪怕经常还能见面,都有些受不住,就好像啥宝贝就这样送出去了。原本一家人,这天过后,就成“亲戚”了!多讽刺。

小时候不懂,觉得结婚是喜事,为什么有的人要哭呢?现在倒是懂了,仪式一过,看似一切没有变化,但是有些事情无声了已经变了。


懒懒推文


确实是,我爸爸妈妈有五个女儿,我是最小的,看着四位姐姐出嫁,男方过来车把人接走后真的是有一种“人走茶凉”的感觉,很凄凉,女儿上车后,家里亲朋好友慢慢散去,最后就剩爸爸妈妈在家收拾人走后的一切!所以,男方家在这种时候应该多多体谅女方和家长,送女儿出嫁心理真的是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热爱生活的小五姐


我们三姐弟,弟弟22岁就结婚了,我晚婚,30岁的时候,姐姐至今未婚,我爸妈盼我们结婚这一天盼得太久了,以至于我结婚,大家都是欢欢喜喜的,完全没有啥压抑的气氛,[捂脸]唯一不同就是年三十那天,吃了团年饭,看完春晚还是要回自己家,虽然我爸妈也要我们在娘家睡,可是我们还是回家了,年初一再回来拜年[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