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上“防病毒”功能到底有沒有用?駕駛汽車時需不需要戴口罩?

今日主題:針對還未徹底消除的疫情,作為一個汽車行業的小編,今日分享兩個問題:

汽車上各種“防病毒”功能到底有沒有用?

車主駕駛汽車時需不需要戴口罩?


01

在回答“汽車上各種“防病毒”功能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之前,小編先向大家介紹一下目前真實存在的防病毒汽車:

第一種:美國總統座駕——車輛完全密封,可預防生化武器襲擊,行李箱還備有氧氣供應設置,如果外部空氣有毒,新鮮氧氣可以直接泵入車中。

汽車上“防病毒”功能到底有沒有用?駕駛汽車時需不需要戴口罩?

第二種:生化防護作戰車輛——以日本陸上自衛隊最新裝備的防核生化武器偵察車為例,該車在96式輪式裝甲運兵車的基礎上改進而成,造價高達七億日元(約4217萬人民幣)

汽車上“防病毒”功能到底有沒有用?駕駛汽車時需不需要戴口罩?

第三種:負壓救護車——負壓救護車在這次疫情中被頻頻提及,這種車輛利用負壓裝置將車內被汙染的空氣無害化處理後排出,以避免病毒和細菌感染醫務人員。

汽車上“防病毒”功能到底有沒有用?駕駛汽車時需不需要戴口罩?

目前這三種是汽車是已經存在的,

然而很不幸的是:至少在普通人能買到的汽車之中,目前還沒有能完全“防病毒”的汽車。


插播一條“防病毒汽車”未來式

1.吉利汽車在2月6日率先宣佈將投資3.7億元,啟動具備病毒防範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的研發工作。

2.廣汽新能源官宣:純電動汽Aion LX將配備車載中藥香氛保健功能,成為全球首款融合中醫藥理的健康車,為人們在車內打造健康的呼吸環境,並提高人體免疫力。

3.上海榮威則早已在現有產品上搭載了滿足N95標準的空調濾芯,配合負離子發生器和獨立式空氣淨化器,可以最大程度隔絕細菌、病毒。後續還會有“上汽車新風系統”,UVCLED殺菌燈、360度燻蒸滅菌服務等新產品上市。


那麼,汽車到底能不能防病毒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病毒的傳播途徑:

1. 呼吸道飛沫傳播:感染者呼吸、噴嚏、咳嗽、說話將帶有病原體的口鼻腔飛沫噴射出,被近距離感染則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飛沫傳播只有近距離接觸才有可能實現,一般來說,傳播距離不超過1米。

2. 接觸傳播:感染者的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易感者接觸汙染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3. 氣溶膠傳播:感染者噴出的帶有病原體的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懸浮在空氣中,易感者吸入後導致感染。

汽車上“防病毒”功能到底有沒有用?駕駛汽車時需不需要戴口罩?

私家車“防病毒”,真的有意義嗎?

在現有車輛基礎上,強化車上氣密性,增強空調新風的過濾能力,使得汽車具備一定抵禦外界傳染源的能力,如果將這樣的“防病毒”汽車送至一線支持防疫工作,在這種特定場景下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而我們普通人正常生活,通常不會與大量患者打交道,也不會無故主動把車開到疫情嚴重的場所,在這種場景下,“防病毒”汽車就顯得有點大材小用了。


02

第二個問題:疫情期間,車主駕駛汽車時需不需要戴口罩?

回答:那還用說,肯定必須一定要戴口罩


原因:

第一,私家車確實給人一種能過濾有害空氣的“安全感”,就好像車內的空氣和口罩內的空氣同等清新。但是,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車主在駕車時會打開暖氣,並調至相對安全的空調內循環,在這裡要注意的是車輛的內循環僅僅只是通過翻板和空調濾芯阻斷外界空氣的。在車輛行駛過快的狀態下,風力會降低翻板的密封和濾芯的過濾效果,使得外界空氣直接進入車內。若是這些進入的空氣當中含有汙染物或病毒,就非常容易被車內乘客吸入。

第二,車內空氣不能完全保證沒有受到病毒的侵害。比如乘客上車時攜帶的有害物,還有車內容易滋生病毒的座椅、地毯、天花板等等,所以為了將駕駛汽車外出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最好還是帶上口罩開車。

汽車上“防病毒”功能到底有沒有用?駕駛汽車時需不需要戴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戴口罩確實能降低對病毒的吸入,但不得不說的是,戴口罩駕駛更應該注意交通安全,因為戴口罩會影響駕駛員的透氣性,尤其是過濾效果較好的KN95口罩,透氣性比一般一次性醫用口罩還要低,加上密閉性強空氣不流通的車內環境,開車時的困難性可想而知;用耳朵固定的口罩也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讓駕駛員不能全身心投入的去開車,尤其是針對手動擋車型影響更大。

總之,不管現在市場是有沒有“防病毒”汽車的售賣,車主在開車時還是帶上口罩為好。

雖然開車戴口罩有利有弊,但是從此次新冠病毒對整個社會的危害性來看,建議車主朋友們在駕駛車輛時還是帶上口罩,防患於未然。

同時也要全神貫注的駕駛好車輛,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也是對家人、對社會負責。

注:部分文案圖片來源網絡整理,所屬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