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还耽误了人?

笔尖写字课堂


书法是什么?是写字的艺术。如果庞中华的书法没有任何一点艺术性,那么你可以说它不是书法。但是庞中华的书法确实是自成一体,构成一格。因此说庞中华的书法,不是书法,这是一个伪命题,是故意把书法这个词,弄得高深莫测的,胡说八道。我小的时候就是练庞中华的书法,那个时候也看了其他人的字帖,庞中华的书法应该说是其中最好最传神的。现在我看出现了二田,司马。说实话,他们写的都是古代的欧体字。他们无论写得多么像欧阳询的字,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书法大家,他们顶多称得上是一般的书法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庞中华的成就是要高于这些人的。至于说,练习书法到底是应该尊崇二田还是庞中华。我觉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需要二天,实质上是学的欧体字。这与中国古代的所谓的楷书4大家,是一个传承。欧阳询的字,方圆兼zhi,非常美观。个人觉得学欧阳询的书法,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但是作为硬笔书法,你也可以去学庞中华。在很多人的眼中,庞中华的字比较呆板,实际上,大家还陷入在庞中华硬笔书法字帖的那些书籍上。很明显,这些字体是供初学者去观摩的,而不是作为书法作品去欣赏。因此我认为,这种比较,事实上并不存在着实质的意义。


桃李183306417


为庞中华老师鸣不平。庞中华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由他而始,硬笔书法风靡全国走向繁荣。说庞中华钢笔字不是书法的,大多是缺乏艺术细胞、书法审美不高的喷子。庞中华对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的贡献就不说了,仅硬笔书法功力、造诣、修为,与如今比较流行火爆的所谓硬笔大师相比,仍可甩他们几条街。



(一)相比于当下不少硬笔名家雕红刻翠、惺惺作态,庞中华的字流畅自然、硬朗厚重,个性特质十分突出。早年贫困,自制竹笔练写字。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他一个书包装纸笔,几十年行遍大江南北,与硬笔书法相依相伴。他的书法学养是朴素而纯正的,因此他的笔尖流露的是最自然最天然的书法情怀。



(二)相比于当下不少硬笔名家直搬古法、夸张造型,庞中华的字引碑入颜、笔势雄浑,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庞中华的字,舍小巧而取庄重,刚直宽阔,而且楷、隶、行都很擅长,从功夫造化来讲,绝对是一流的。



(三)相比于当下不少名家靠收徒、炒作来营销知名度、搞商业化运营,庞中华朴素真挚的艺术修养、艺术情怀,更值得尊重、敬佩。现在很多人靠翻写古人出名,信息时代人们太忙碌,没时间也耐不住性子,求的是“吸睛”“人气”“跟风”,快餐式文化消费流行吃香。而庞中华老师似乎并不热衷于此,被媒体冷落的背后,反而更见文人的风骨。


抱庸妄谈。


抱庸詩書


庞中华老师的字不接受反驳

那些说庞老师的字不是书法的人才是真正怎么不懂书法的人。本人今年40多岁了,从上小学开始就开始练习庞老师的字帖。虽然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练,没有练出什么成绩来。可是庞中华老师给我的书法认知是不可磨灭的,我最开始接触到的书法字帖就是庞中华老师的贴。可能是我先入为主的想法,也可能是当时所能接触到的都是庞中华,在我的认知里硬笔书法只有庞中华。

开始练习的时候,没什么信心也没什么规律和毅力。练了几天就放下了,根本没当回事。就开始了繁忙的功课,其实那是别人繁忙的功课,我只是看似繁忙,大部分时间都玩去了。上学的时候不愿意学习,每天就是玩闹,别说练字了功课都没时间做。我所谓的繁忙就是忙着玩了,说来真的惭愧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学习。初中二年级我辍学在家,有了充足的时间,可是也没有时间练字,只是偶尔写一下,写的时候还是临庞中华的字帖。那时候的练字完全是打发时间,根本没学进去,可就算是没学进去,庞老师的字也已经在脑海中留下了印象。以后写字不知不觉的就按照庞老师的字体写了,即使学不伦不类可我还是要感谢庞中华老师。毕竟我的所谓书法启蒙来自庞中华老师。

如今的我40多岁了,是真的有时间练字了。也真的开始认真练字了,虽然现在不在练习庞中华老师的字帖了。但我还是感谢庞中华老师,就是因为他的一本字帖让我喜欢上了硬笔书法,虽然我的字仍然不论不类。现在的我再练习《灵飞经》,大概有半年时间了。只是初学根本不能称之为书法,只能叫写字而已。

说庞老师的字耽误了人,请问耽误了谁。要是全国书法爱好者都能写出庞老师的字,我想全国不知道要多出来多少书法家呢!自己学不好就说别人耽误,这是什么理论。那岂不是人人写不好字都可以说被庞中华耽误了呢!

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曾几何时有多少人是因为庞中华老师的字帖喜欢上了写字,开始了练字之路。庞中华老师对当代书法界的影响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现在有人贬低庞老师的书法不只是出于什么心态。但是请这些人清楚的考虑一下,庞中华老师对与中国硬笔书法界的影响,也可以说对于中国百姓的影响,有人可以超越吗。我可以明确的说,没人可以。当年的硬笔书法热潮如今还有人可以再重来一次吗?现在那些所谓的书法家,名号都是官方评定的。只有庞中华老师的书法家之称是最基层的老百姓给的,我认为庞老师的书法家之称含金量是最高的。

所以庞老师的字不接受反驳。

文中图片是本人日常练习请各位老师指正,不胜感激。谢谢!!


雨夜构想






不错,曾经有一股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刮起贬损庞中华的妖风甚嚣尘上,妄想毁人声誉而抬高自己。比如司马东、司马彦之流。

要饭的可以在此下结论,凡否定庞中华的,是不懂书法甚至不懂审美的人。

众所周知,在没有庞中华之前,硬笔字还没有提升到“书法”的高度,凡书法一律指毛笔字,且市面几乎不见硬笔字帖,少之又少供练硬笔字用帖子(比如林似春、黄若舟等)仅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以“怎么样写好**字”为书名,从没冠以“书法”二字。有且只有庞中华才大胆提出并推行硬笔书法的迅猛发展,使硬笔书法风靡全国甚至波及世界华侨。这是要实力的,是要人认可的,这种认可不是政治挂师带强迫性和趋炎附势性,完全是出于自愿自发的。充分说明,正确的审美自在人心,不是个别阴鸷者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所贬损得了的。

晒的几张图,是本要饭的收藏的庞中华字帖,不瞒大家说,看着“很脏”,是要饭的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废寝忘食的练着,所以油迹斑斑。

从晒图大家可以看出,庞中华的字规范平稳,线条挺拔有力,点画之间牵丝连带灵活又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嫌,彼此呼应、映带、顾盼,每笔每画都像在互相招呼,从而使每个字像人一样会呼吸具有生命力。请问这样的字不算书法谁的算?难道像头条的一样都一窝蜂的高仿欧体所有人的字机械刻板看上去千篇一律毫无生气才算?

更弥足珍贵的是,庞中华效法颜柳王赵等古人又不拘泥于古人,自成一体,而且书法理论著述颇丰,这样的硬笔书法佼佼者几人能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庞中华先生是中国硬笔书法的开创者及大师。

诚然,庞中华对书法卓越贡献主要集中在硬笔上,软笔乏善可陈。但庞中华是自谦的人,从来没以软笔书法者自居与炫耀。

回答完毕。


丐帮少爷


我认为庞中华传播汉字书写,目的就是把汉字写的规范,整洁,美观,常言道:字如其人!在中国人眼里,把字看的很重要。然而很多高深守旧的人硬是想不通这个道理,似乎只要学写字,就非得往"书法家"的行列并入,总是挑三捡四,这一笔不对,那一笔也不对,我想说,大师们,我们学写字,只是为了应用,把以往不好看的字变的好看一点就可以了,美的标准就是,你自己觉得好看就行了,你要是觉得不好看,你可以不看,但要左一个误导,右一个垃圾的来评判人家,人各有所好,或者是你自己主观原因认为他的字不好看,或者说在自己的内心,就已经将他的硬笔书法认为是软体书法书法一类,然后在软体书法的类系中相比较,从而认为他的书法不怎么样。但不要忘了,他是硬笔书法!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换一种思维来想这个问题,艺术难道是人人都可以理解,都懂的吗?梵高在生前为什么极少有人认可他的作品,难道是他画的不好吗?批判庞中华的这类人,你觉得你真的懂什么叫书法,什么叫硬笔书法吗?

庞中华对我们的书写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不可否认!





木易盆景


为什么有人说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还耽误人?”我觉得这个问题这样表述不正确,我觉得庞中华的功劳,对于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发展是无人能比的!现在很多中青年书法家都是受到庞中华的影响而走上书法道路的。在我看来,庞中华是一种精神!

我们来看看庞中华的一生就知道了:

一,幼年自制竹钢笔

庞中华小时候家里很穷,给别人放牛为生,偶然看到村子里的老师有一支钢笔,但是却连摸一下的机会都没有,那个时候钢笔还是奢侈品!

聪明而又想学写字的庞中华就自己用斑竹做了一支竹钢笔,他用这支竹钢笔抄写诗词,做课堂笔记,这支笔陪伴了他整个童年时期,直到他后来到了重庆,他的大伯给他买了人生中第一支钢笔。


小小年纪的庞中华就知道自己动手来做竹钢笔,这简直就是一个创举,这是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的。

二,从地质队员到硬笔书法家

庞中华在重庆毕业后,投入到了地质队的工作当中,在深山老林里,庞中华始终没有忘记读书写字和拉手风琴,这培养了他的自觉学习习惯,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在深山地质队里,庞中华尝试着写了一本《谈谈学写钢笔字》,但是这本书他一直等了十年才出版,也就是一九八零年才出版,这本字帖出版后,引起了轰动,也改变了庞中华的身份和人生,他从一个地质队员变成了全国闻名的书法家,到各大院校去讲授硬笔书法,还成为了第一个登上央视开办书法讲座讲解硬笔书法的人,从此,庞中华三个字紧紧地和硬笔书法联系在一起,庞中华成功了,但是背后的心酸却只有他知道。


三,创办硬笔书法协会

庞中华出名后,从地质队出来,专心做起了硬笔书法,他在河南开办硬笔书法函授学校,事业做得顺风顺水,然而,他也曾遭遇挫折,导致他的学校关闭了,他痛定思痛,决定到北京,在北京他创立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并担任主席。

从此,庞中华的人生就与硬笔书法为伴了,回顾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艰辛。如今的庞中华很少有消息了。


但是,关于庞中华的讨论却没有停止,比如就有人说庞中华的书法不是书法,而且还耽误了人!我想说,庞中华的书法怎么不是书法,耽误了谁呢?

庞中华掀起了中国学习硬笔书法的热潮,让千千万万人拿起笔写字,说小了是写好字,说大了是传承中华书法文化,这有什么不好呢?

庞中华只有一个,所以他的书法只有一个面目,这很正常,记得有人说过,说庞中华字不好的人只是没有学到家,我觉得很有道理。书法是什么呢?为什么说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那什么样的字才叫做书法呢?


至于说庞中华的书法耽误了书法爱好者的学习,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我们在评论一个人的时侯,首先应该看到这个人的优点,以及自己是否具备这些优点,才可以加以评论,而庞中华的贡献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人物!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的确,庞中华的钢笔字,实质就是很普通有个性的手写字体,笔法动作有怪癖,字形结构很丑陋,关键是,书写技法和字体使用功能性非常差劲,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和专业性。

我曾利用书法教学的方便条件,通过书写对比实验证明,庞中华的字体根本不适合中小学生练习,不仅与日常抄写作业状态完全相悖,还会养成不良的书写手法难以纠正,就连写得好、写得快这样的最基本要求都达不到。

据了解,凡是练习庞体字体的人,99%都是盲目崇拜、自作多情者,在他们当中真正把字练好的人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字体面貌不堪的状况依然如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改善,主要原因是,字帖原本只是一个训练用品(字体样式),本身不具有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等基本功训练功能性,真正想练好字必须要正确运用科学方法,按正规系统的规范套路一步一步的练,单纯依靠一本字帖照着写是绝对不行的。

然而,从八十年代起,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渴望写一手漂亮字的人,兴高采烈的投入学习临摹庞中钢笔字帖热潮中,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新入学的小学生(7O后、8O后、90后、00后),由此可见,庞中华这样的带有副作用和后遗症的钢笔字帖市场占有率相当大,而且大量进入校园作为写字课教材与临摹范本。此外,有电视台、出版社和书法报等媒体专门为庞中华提供传播途径,此现象持续了二三十年之久。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他真的是耽误了许多人,因为他写的钢笔字,丝毫没有传统书法基因,根本不是书法,也不是漂亮字,其书写技法纯粹是旁门左道。庞中华只不过是名气大,并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夫深,充其量就是个性突出的硬笔字而已,几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这是千真万确的。

我认为,书法,是书写技艺方法的简称。由书法技术原理、书法艺术原理、书法属性特征及分类、技法训练规程等方面组成。其中,书写技法包括: 书写姿势、执笔法、运笔法、基本笔画、结字法、临摹法、章法等,每一个科目都有具体的规范,而这些规范化的审美标准源于历代书法家的字帖、碑帖,也就是书法界大家所说的古法用笔技巧和书写法则,也叫法度。这是衡量现代人所书写的某一种字体好坏优劣的基本评价标准。

实际上,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书写技法是一样的,只是笔不同罢了。好像庞中华对这个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他根本就不知道硬笔字、毛笔字两者的契合点在哪里?原因是,他没有耐心去研究古法,一直忙于出名赚钱,自以为是,口是心非,一门心思编写出版钢笔字帖,他的愿望是让人们学他的字体,并没有利用科学的、正规的书写技艺方法传播正能量,压根儿没考虑小学生能不能用于写作业?

这种只顾传授自己的字体及其写法,不主张取法乎上,是书法与写字教学中最忌讳的潜规则! 令人费解的是几十年间,庞中华为什么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潜心研究传统书写技法上? 既然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写好中国字,为什么不针对改变中小学生写字面貌,研发出一套有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完整的专业教学方法? 怎么就不想想,只提供一本字帖,而且字帖的页面格式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无法满足技法训练要求,如何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说穿了,庞中华的钢笔字帖,就是一本用手写体抄写的小册子,根本就不叫字帖,也不是教材,不够把人带入训练情景与佳境,反倒让人感觉练着难受、写着费劲……试想,照着这样的“字帖”写能叫系统训练吗?岂不是自欺欺人,误人子弟?

由此可见,庞中华的书法理念是不正确的,教学设计也是胡编乱造一通。有人说他是: 硬笔书法教育家。以我看,吹捧的有些过头儿了,名不副实。

就说写字吧。市场上硬笔字帖有千余种,随便找几个其他人的硬笔字帖,把它们摆在一起比较一下,庞中华的字是非常差的。字体奇丑无比,个性异常突出,娇揉造作,相当于带有毒素的假冒伪劣产品。笔画生硬,字形扁方,笔法动作机械,行笔不流畅,明显有新魏体的元素,像“刻钢板”那种油印字的写法。如图:

△上图为庞中华钢笔楷体字

庞中华的硬笔字,从字体功能性来说,即没有实用性,也没有艺术性,不伦不类。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三大技法核心要领,没有一个是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书写技法违背人手肌腱自然运动规律……尤其是小学生,一旦练上庞中华的字帖,非但不能改善以往写字丑陋面貌,还会由此加重字体病情,更可恶的是,练庞体字容易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笔性手法与其他字体不兼容,因此,庞体字副作用和后遗症十分严重。如图:

△上图为庞中华钢笔行书字

庞中华归纳的硬笔“三个一”,纯粹是缺乏科学性的歪理邪说。然而,很多年来,小学生课本扉页,以及很多硬笔字帖和硬笔书法教材里面,也都印有庞中华的执笔法、坐姿示意图解之类。如图:

△上图为某字帖扉页

总之,在媒体精心炒作下,出版社的大力助推下,庞中华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知名度远远的大于王義之、欧阳询、赵孟頫……也由此他的字帖源源不断的进入寻常百姓家,并且成为校园里写字课临摹范本……正因如此,使无数写字课老师深陷误区难以自拔,成为庞体字及其庞氏书写技法的忠实传播者,至少有三十多批少儿和小青年深受其害饱偿苦楚。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至今,三十多年间,他通过电视媒体办硬笔书法讲座,大肆传播庞氏钢笔字书写理论,为自己的形象工程树碑立传作铺垫,随后,便把大量的字帖推进校园,使中国写字教学误入歧途,起到了引擎作用……如图:

△上图为庞中华字帖封面、扉页

庞中华的成功并不是靠高超的书法功夫,完全是凭运气、靠炒作走红的。他根本就不懂书法是何物,只能说他独创了一种非常另类的硬笔字体而已,而且他对硬笔书法发展丝毫没有贡献,反之,还是一个又臭又硬的绊脚石、顶门杠,难道不是吗?就凭他把当年王正良等人率领的“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告倒了,这一件事情就说明庞中华是个心术不正的小人,真可谓,为了扫清他前进路上障碍,不择手段。

自从庞中华高举起“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这面旗帜之后,转眼间又二十多年过去了,声称是唯一的合法社团,究竟干了一些什么? 还不是挂驴头卖马肉!? 他根本没有潜心研究中国写字教育到底该走什么样的发展路线,也没有专心研究中小学生日常写作业应该练什样的字体合适,相反,他利用广大群众渴望练一手好字,但又不懂什么叫实用书写技法的萌动心理,抓住了传销机会兜售劣质字帖和教材……如图:

△图为庞中华字帖

在我心目中,庞中华的书法理念与审美价值观一直处于低级趣味状态,写字教育与教学主导思想也是错误的!很多人说他是“硬笔书法第一人”、“为发展写字教育贡献巨大”……殊不知,他根本不是传统书法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无论是谁怎么吹捧庞中华,永远掩饰不住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法奸商,投机取巧分子……

如果说,他一心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国写字教育走正道,为什么不大力宣传和推介优秀的古代毛笔小字帖? 为什么竭尽全力打压王正良等致力于发展硬笔书法事业那些领军人物?

如果,哪位觉得我说的不对,请你查一下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看看曾经的风流人物都有谁?论人品、书品哪个不比庞中华强百套? 据我所知,沈鸿根、王正良、房弘毅、卢中南……多数人都有深厚的传统毛笔书法功夫,正宗的硬笔书法之路开创者、实践者,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与这些人相比之下,庞中华与他们原本就不是同路人,充其量,就是个专门走旁门左道,苦心经营《谈谈学写钢笔字》的……

正因为庞中华名气大、势力强,有影响力,对书法环境污染力也大,综合分析中国写字教育发展动态,三十多年来走了一条曲折离奇的路子,与庞中华的有很大关系,更主要原因是有幕后推手。

△图为庞中华字帖

我认为,喜欢庞体字的人,都是不懂书法的,是盲目崇拜名人心理在作怪,众多人喜欢,不见得是正确的!

硬笔书法,是用铅笔、钢笔、中性笔、粉笔等各种硬笔书写技艺方法的总称,按其书写的意图与适用领域不同,分为: 实用类(实用型书写技法、艺术类(艺术化书写技法)。

实用类硬笔字,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书写形式。如:抄文稿、写作业、填表格等。突出特点是: 笔法动作简单,行笔节奏明快,字体姿态自然,尤其是,没有刻意顿笔、回锋……非常注重实用书写性。

艺术类硬笔字,是完全模拟毛笔字体棱角分明特征的写法,特别强调刻意顿笔……书写速度慢,只注重观赏性,没有实用性,平时用不上。

显然,庞中华的硬笔字,从专业技术与功能性上来说,即不属于实用类,也不是艺术类。

书法,书写技法训练,讲求取法乎上,硬笔书法应该注重实用性,并且要从古代毛笔小楷字帖那里汲取营养,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重点研究如何针对中小学生日常写生字、抄作业,力求写的好、写得快,立足于发展实用硬笔书写技法,完善硬笔书法训练方法体系,研究出一套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教学模式……然而,这几十年来,庞中华并没有干这些事情,他把主要精力全都投入到一门心思编写钢笔字帖、卖字帖赚钱上了。

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而事到如今,却仍然有很多人还蒙在鼓里,不提他也就罢了,不少庞粉们却总想着为庞中华争功叫好,树碑立传,对书法界正义的批评意见充满敌意,还为庞中华鸣冤叫屈。有的官方媒体、个人自媒体,以及个别网络教学者,仍然在宣传庞中华的书法理念,传授他的错误书写技法。如图:

△上图源于网络

现如今,于2017年起,书法进课堂了,写字已经纳入应试科目,然而,学校的写字课老师(40岁左右的),多数是当年学过庞中华字体、司马彦字体的……可想而知,可怜的小学生们,在接受着怎样的写字教育?

庞中华的写字教学模式,流行了三十多年,使三十多批小学生深受其害,历史教训值得警醒,不能再让这种错误的写字教育“病毒”继续危害中小学生了,必须要纯化书法文化与写字教育环境,优化社会风气。

我认为,应该彻底撕碎庞中华伪书法教育家的帽子,让更多的人明白历史真相的时候到了,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打击书法传销。

每一年新学期已经开始的时候,全国都有数以万计的学龄儿童走进校园,从上小学开始拿笔写字了,这一写至少要15年以上。希望老师和家长们注意,千万不要让孩子练习庞体字,也不要让小学生学习带有刻意顿笔、回锋的那种字体,那是美术字写法,平时根本用不上……

再一次提醒小学生家长朋友们,如果您想让孩子练一手实用快捷的硬笔字,学下面这样的字体,取法于毛笔小楷。如图:

△图为本人书写的实用型硬笔楷体字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稿——楷书变行楷练习

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方法是这样的。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课题研究成果示意图

正确的执笔姿势是这样的。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潘氏三指执笔法

正规的临摹方法程序是:

第一步,先用铅笔摹写法反复熟悉笔法、字形。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稿——临帖

第二步,再用钢笔或中性笔反复摹临几遍。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稿——临帖

第三步,近距离临写,精研细节。

第四步,模拟应用练习,和日常书写状态对接。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稿——实际应用练习

书法实验尤为重要,凡事不要凭空想象

我奉劝那些盲目崇拜、痴迷不悟的庞粉们,尽快觉醒吧,不要蒙在鼓里。

本人是五零后,从小就学习毛笔书法,擅长小楷、大楷、榜书,八十年代那会儿,我也是个硬笔书法发烧友,专门研究硬笔书法,曾发明弯尖钢笔、写刻硬笔技法等,著有《钢笔习字法》一书,创立了《潘氏分步摹临法》书写技艺训练新模式,这是一种古今书法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教学方法体系………我说这些的意思并不是炫耀自己有多大能耐,而是想告诉广大阅读此文的网友,我批评庞中华钢笔字绝非偶然,也是有根据的,并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局外人理解不了!

其实,在中国硬笔书法界(不算毛笔书法爱好者),比庞中华写得好的人多如牛毛,不仅当年如此,而且现在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谁不信,只能说是孤陋寡闻,不妨上《今日头条》里翻看,就连抖音、火山、西瓜、快手等手机网上那些写硬笔字的普通爱好者,哪个不比庞中华写的漂亮? 书写技法是真功夫,撒不了谎的!

总之,我和庞中华走的不是一条路,我是沈鸿根、王正良他们那个队伍里的小兵,不客气的说,当年我就是庞的反对派……我之所以批评庞体字不好,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真相,知道什么叫正确的书写技法,这是学术与专业之争,外行人肯定不懂,也永远不会理解。凡是认为我是黑庞的人,都是一些盲目崇拜分子,殊不知,那些庞粉们是误入书法传销窝了,早就该清醒并且跳出那个圈套,可是,几十年来,很多人却仍然蒙在鼓里痴迷不悟,真是幼稚可笑。

我始终这样的认为: 在写字教育领域,庞中华现象持续那么久,是一段充满雾霾的历史。社会上有很多人喜欢练习庞体字无可厚非,若把庞氏书写技法引入学校,并作为标准规范字写法蓝本(哪怕是字体不与庞的一模一样),纳入应试科目进行普及教学,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

希望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以及中小学校和社会上各种培训班的专业课老师,冷静的想一想,我们的小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写字教育?

以上是我的见解,纯属学术评论,请大家正确理解。欢迎同道中人友好切磋技艺。

敬告庞粉们,如有不同意见,请针对主题去单独发表论文,不要在我这里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本人懒得理你!

书写技法、训练方法是永恒的主题,书法实验尤为重要,凡事不要凭空想象

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练字论述,我的抖音、火山里有小视频可以看看,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密切关注写字教育发展动态,专注书写技艺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 ——潘茂生•寄语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有人竟然说庞中华的钢笔字不是书法?不是是书法是什么呢?那只能够说他对于书法的理解太过于狭隘了。什么是书法呢?广义上来讲就是汉字书写的一门艺术,它不仅包含了毛笔书法,还包含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虽然兴起的时间并不长,大约还不到100年,但它是毛笔书法的一个分支,它脱胎于毛笔书法,也是属于书法的一部分的,一些人偏执的认为只有毛笔书法才能称为书法,这是不正确的。

同样的,庞中华的书法当然也是书法作品,现在虽然学习庞中华书法的人少了,但是他在硬笔书法界的地位却一直也没有变过,是一代人的记忆和书法导师,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人,谈到八九十年代的书法热,不得不提到庞中华和他的硬笔书法。



它的硬笔书法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尤其是作为实用性的硬笔书法,即使现在学习,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他的书法受隶书和魏碑的影响较大,很有自己的特色,现在要是你参加考试,能够写一首漂亮的庞中华的楷书,依然会很吃香的。


有人说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不知到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不二斋


现在确实存在很多黑庞中华的人,也有一些粉庞中华的人。其实太黑或太粉都有失公允,对待庞中华的硬笔书法要客观看待。能与庞中华产生交集的人大多数应该是80后之前的人了,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我是70后,上小学时老师批评我写字不好,于是就开始练字,我的启蒙就是庞中华的字。现在想想应该是八十年的事情了,那时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教学铺天盖地的,有出版字帖、电视教学、杂志介绍等等,几乎覆盖了当时的所有媒体。

即使我在当时的一个小山沟里,去到当时的一个小镇上唯一的新华书店里,都有庞中华的硬笔字帖。我就是边看他的电视教学,边看字帖临写。

庞中华的硬笔字,结体比较扁,用笔横平竖直,没有那么复杂的用笔,很容易上手。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教写横画的时候,先用铅笔画一个椭圆形,然后沿着椭圆形的线练横。起笔与收笔都有个顿笔,一开始写不好就写成了“一横三折”,中间部分要像个扁担一样,有点弧度。就这样跟着练了一段时间,确实对日常书写有改善。

我是后来开始练毛笔书法后,硬笔书法的练习才转向毛笔小楷。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关注过庞中华的字了。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庞中华的硬笔字帖也造就在新华书店里销声匿迹了,不知道现在怎么又有人把他的硬笔书法提了出来。

我们讨论庞中华的硬笔书法,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看,不要拿现在的标准来参照三十多年前的事情。在当时那个时期,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里,而庞的硬笔书法的普及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了。

因为特殊的历史时期造就了当时有相当数量庞大的人写不好字,文盲率都很高。写不好字的不仅仅是广大的中小学生,还有被耽误了的中青年群体。那个时候大力推广庞的钢笔字,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民性的识字、写字的电视补课,补的是历史的欠账。而庞就是当时那批人的典型,他本身就是一个依靠自身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榜样。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把字写工整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哪里还谈得上艺术性。因此成就庞中华的是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特定人群和特定机缘,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这种成功不可复制。

用现在的硬笔书法水准去再次定义庞中华时,他那时的钢笔字确实有点过于“机械”,据了解他初学钢笔字时,是照着报纸上的印刷体来写的,后期才开始临摹毛笔书法的。那个时期他的钢笔字如果按今天的审美来看,确实算不上硬笔书法,就是写的好的钢笔字。但正因为如此“简单”才能得到普及。

但是庞中华自己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对古代书法的临摹学习一直没有间断过。因此,看其后来的很多钢笔字,与前期相比,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总结一下,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庞中华的硬笔书法,不仅没有耽误人,而且点燃了很多人学习书法的兴趣。他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成功无法复制,但如果现在来练钢笔字的话,有很多比他更好地选择。


翰墨今香


如果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那其他人的字也称不上书法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庞中华”这个名字风靡一时,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硬笔书法热潮。每个硬笔书法练习者,无不临摹临摹庞中华的字。

作为现代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人,他的书法是一个时期的代表。庞中华的硬笔字融汇了毛笔书法中的隶法和魏碑笔法,字形扁平古雅,不管现在的人喜不喜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字深得大众喜爱和追摹。难道那个年代的人都不懂分辨?难道那个年代学他的字的人,都被耽误了?


随着硬笔书法的发展,诸多硬笔书家应运而生,市面上的硬笔书法字帖琳琅满目,人们对硬笔书法风格的选择也多了起来。庞中华的字毕竟是硬笔书法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楷模,是他开启了中华大地硬笔书法的大门,推动了硬笔书法发展浪潮,他的字就是这股浪潮里的中坚力量。

虽然现在他的字显得“过气”了,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我们不能“过河拆桥”——他的时代一过,就给予贬低否定,还墙倒众人推。我们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主观地伤害。

无论学哪位书家的字,都会有利弊,毕竟学习者不是书家本人,书家的写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学习者。所以在临摹字帖时,要择其适者而从之。还有些人不管学谁的字,都会被耽误,那是方法不对、或是天赋太低,如果人人都能练成,那书法就太简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