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佔領北平,推行殘酷的燒殺掠奪,為何故宮得以保存至今

“七七事變”發生後,北平(北京)淪陷,日軍開始在城內大肆燒殺掠奪,強姦婦女,給這座城市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日軍佔領北平,推行殘酷的燒殺掠奪,為何故宮得以保存至今

日軍開進北平

日軍佔領北平,推行殘酷的燒殺掠奪,為何故宮得以保存至今

日軍華北戰區受降儀式

直到1945年10月10日,日軍華北戰區受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全國人民為此歡呼雀躍,揚眉吐氣,也宣告這座城市歷經八年的苦難,終於從日軍的魔爪中解脫出來。

日軍佔領北平,推行殘酷的燒殺掠奪,為何故宮得以保存至今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我們知道晚清時期八國聯軍侵華後,對北京燒殺掠奪,最廣為人知的是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洗劫,為掩蓋罪證竟焚燒了這座人類歷史上舉世聞名的瑰寶。那麼北平淪陷後,日軍為何沒有洗劫故宮,而故宮得以完整保存至今,這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日軍佔領北平,推行殘酷的燒殺掠奪,為何故宮得以保存至今

日軍入成佈告

首先當時的北平市區淪陷沒有經歷殘酷的巷戰,文物沒有遭受炮火的直接摧毀。當時的故宮文物基本快要被搬空了,國民政府把故宮最珍貴的文物運到了重慶、南京、上海等地,此時的故宮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故宮了。當時北平還出現了很多愛國人士,他們為了保護這些文物和日軍鬥智鬥勇,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一個人是張廷濟,他組織把許多重要的文物都運往南方,一些特別大不能帶走的,他就自己留下來看守,為保護故宮及文物作出了貢獻。

日軍佔領北平,推行殘酷的燒殺掠奪,為何故宮得以保存至今

日軍進入前門大街

當時的北平還有許多外國使者,肆意對故宮進行洗劫可能背上國際罵名,於日本的國際形象不利。而故宮是其傀儡政府偽滿洲國皇帝的龍脈之地,肆意毀壞顯然會招致溥儀的強烈不滿,不利於東北局面的團結。

故宮是中國政權的象徵,在中國人民心中地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日本要征服中國,意在不僅是要佔領土地,而且還要征服中國人心,而無故毀壞故宮,必將激起廣大中國人民的憤怒,與日本佔領並統治中國的長遠目標背道而馳。正如當年美國也深知其中的厲害關係,發動東京大轟炸時,也小心翼翼避開日本天皇所在的皇宮。即使後來為減少傷亡,加速戰爭結束,投擲原子彈選擇轟炸城市時,也放棄了轟炸東京。

日軍佔領北平,推行殘酷的燒殺掠奪,為何故宮得以保存至今

大東亞共榮宣傳畫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大力宣傳“大東亞共榮”,把自己扮演成解放者角色。並不是他的友善或嚴格的軍紀避免了故宮的摧毀,日本佔領北平後,故宮已被日本視為己物,甚至打算征服中國之後,將日本天皇遷至故宮,以建立一個真正的大東亞共榮圈。

日軍佔領北平,推行殘酷的燒殺掠奪,為何故宮得以保存至今

今日故宮

紫禁城見證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自明朝建國以來,經歷了清朝的衰落到抗日戰爭的勝利。歷盡滄桑,直到現在,它已經成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而我們作為中國人,在發展的同時,應該牢記歷史,以史為鑑,勿忘國恥,努力把我們的國家發展得繁榮昌盛,避免重蹈歷史覆轍。

大家認為北平淪陷後,日軍沒有毀壞故宮是什麼原因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