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問: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

答:三叉神經痛是一種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國內統計的發病率52.2/10萬,年齡多在40歲以上,以中、老年人為多。女性多於男性,約為3∶2;發病率 可隨年齡而增長。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 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週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 正常人一樣。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問:三叉神經痛需要與那些疾病鑑別?

答:需與以下疾病鑑別:

牙痛

三叉神經痛常誤診為牙痛,往往將健康牙齒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齒仍無效,方引起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為持續性疼痛,多侷限於齒齦部,局部有齲齒或其它病變,X線及牙科檢查可以確診。

副鼻竇炎

三叉神經痛如額竇炎、上頜竇炎等,為侷限性持續性痛,可有發熱、鼻塞、濃涕及局部壓痛等。

青光眼

單側青光眼急性發作誤診為三叉神經第1支痛,青光眼為持續性痛,不放射,可有嘔吐,伴有球結合膜充血、前房變淺及眼壓增高等。

顳頜關節炎

疼痛侷限於顳頜關節腔,呈持續性,關節部位有壓痛,關節運動障礙,疼痛與下頜動作關係密切,可行X線及專科檢查協助診斷。

偏頭痛

疼痛部位超出三叉神經範圍,發作前多有視覺先兆,如視力模糊、暗點等,可伴嘔吐。疼痛為持續性,時間長,往往半日至1-2日。

三叉神經炎

病史短,疼痛呈持續性,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過敏或減退,可伴有運動障礙。神經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竇炎後等發病。

小腦腦橋角腫瘤

疼痛發作可與三叉神經痛相同或不典型,但多見於30歲以下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減退,並可逐漸產生小腦腦橋角其他症狀和體徵。以膽脂瘤多見,腦膜瘤、聽神經鞘瘤次之,後兩者有其他腦神經受累,共濟失調及顱內壓增高表現較明顯。X線片、CT顱內掃描及MRI等可協助確診。

腫瘤侵犯顱底

最常見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數腦神經,頸淋巴結腫大,作鼻咽部檢查檢查、活檢、顱底X線檢查,CT及MRI檢查可確診。

舌咽神經痛

易於三叉神經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經痛的部位不同,為軟顎、扁桃體、咽舌壁、舌根及外耳道等處。疼痛由吞嚥動作誘發。用1%可卡因等噴咽區後疼痛可消失。

三叉神經半月節區腫瘤

可見神經節細胞瘤,脊索瘤,麥氏窩腦膜瘤等,可有持續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經感覺、運動障礙明顯。顱底X線可能有骨質破壞等改變。

面部神經痛

多見於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經範圍,可延及耳後、頭頂、枕頸,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續性,可達數小時,與動作無關,不怕觸摸,可為雙側性疼痛,夜間可較重。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問:三叉神經痛的保守治療有哪些方法:

答:

卡馬西平為首選,對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約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暈、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開始每日2次,以後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極量1.2g。

二、中藥外用:無明顯副作用,有效率在90%以上。

方一:外敷方

地龍5條,全蠍20個,路路通10g,生天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g,細辛5g。磨粉,加與藥比例為1:2的麵粉,用酒調成餅狀,貼於太陽穴,面頰部及疼痛點,敷料固定,每日換藥1次,一般在一週左右明顯緩解甚至完全治癒。有效率在95%以上。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方二外敷方

蜈蚣1條,生天南星15g,地龍、螻蛄、五倍子、生半夏、白附子、木香10g。磨粉,用醋調成餅狀,貼於太陽穴,面頰部及疼痛點,敷料固定,每日換藥1次,一般在一週左右明顯緩解甚至完全治癒。有效率在90%以上。

方三:外敷方

川芎、白芷、石膏各等量,細辛減半。磨粉。用白酒調成糊狀敷於太陽穴、下關穴,外用紗布膠布固定。

下關疏通經氣、散頭面風熱,通絡止痛。太陽穴為經外奇穴,可通經絡,活氣血。

方四:外擦方

川烏、草烏各12g,川椒,生麻黃,生半夏,生南星各15g,片薑黃30g。磨粉,浸泡少量酒精中,2天后取汁塗患處,疼痛發作時隨時塗,緩解後每日塗3次。

方五:燻鼻方

細辛、胡椒或川椒各10g,乾薑6g,白酒15-30ml。加水煮沸,用喇叭形紙筒將藥液蒸汽吸入鼻腔,每次10分鐘,每天一次。

方六:燻耳方

透骨草30g,川芎、細辛、白芷各15g,白殭蠶1個。置砂鍋中煮沸數分鐘,取一厚紙,中孔約手指大,覆蓋鍋,從紙孔出熱氣燻疼側耳孔及疼痛部位,每次10-20分鐘,每日2-3次,每劑藥用2-3天。

三、穴位注射:可迅速減輕疼痛,改善症狀數月甚至數年。有效率均在90%以上。

方一: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1. 取穴:第一支疼:魚腰、陽白、太陽、攢竹;第二支疼:四白、太陽、迎香、翳風;第三支疼:地倉、頰車、迎香。如有痛點且明顯,可直接取阿是穴配合谷、三間、內庭。

2. 藥物;普魯卡因0.5-1ml,VitB1 2ml,VitB6 1ml,VitB12 1ml。

3. 方法:緩慢進針得氣後回抽無血,每穴注入0.1-0.5ml。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0次為1療程。

方二:

利多卡因2-3ml,取穴風池,針尖向對側眼球斜刺,每日1次,左右交替注射,6次為一療程。

方三:

耳穴:三叉神經點,利多卡因0.1ml注射單側或雙側,每日1次,6次為一療程。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方四:

地塞米松5mg,生理鹽水適量。選下關、阿是穴,每穴注入0.1-0.5ml。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0次為1療程。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方五:

當歸寄生注射液2ml。選 全息相關頭穴(第二掌骨近指掌關節橈側)斜刺注入2ml,3天一次,有效率95%以上。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四、放血療法:

選 大迎穴,用三稜針刺血出血4-6滴,每日1次。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秘方一:

豬苓、茯苓各15g,澤瀉、桂枝各12g,白朮、木防己各9g。研末,水泛為丸,每次服35g,每日2次,一月為一療程,2-4療程,有效率93%.

秘方二:治痰阻血瘀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當歸、赤芍、川芎15g,桃仁、生地各12g,紅花、枳殼、桔梗、膽星、全蠍各10g,水蛭9g,甘草6g,蜈蚣3條,水煎,日一劑,服3次。用藥15天有效率95%以上。

秘方三:

白芷、殭蠶、細辛各12g,制半夏、知母各9g,蟬蛻6g。

隨症加減:血瘀甚者加雞血藤、當歸、赤芍。氣滯甚者加元胡、川芎、柴胡。痰盛者加陳皮、蒼朮、天麻。水煎,日一劑,服3次。用藥15天有效率92%以上。

葛根50g,川芎40g,蔓荊子、香附各25g,蓽撥、白芷、土鱉蟲各20g,姜活15g,全蠍10g,日一劑,服2次。用藥15天有效率97%以上。治癒率75%.

秘方五:

生地、當歸各16g,車前子、黃芩、澤瀉、木桶各9g,龍膽草、山梔、甘草各4.5g,日一劑,服2次。用藥15天有效率91%以上。

秘方六:

川芎、白芷各30g,蓽撥、山梔、川椒各15g,膽星9g,水煎,日一劑,服2次。10天為一療程,1-2療程天有效率95%以上。

秘方七:

白芍30g,白蒺藜15g,白殭蠶、白附子、白芷各10g。水煎,日一劑,服3次。10天為一療程,1-2療程天有效率95%以上。

秘方八:

白芍50g,川芎30g,炙甘草15g,全蠍10g,蜈蚣3條,細辛3g。水煎,日一劑,服3次。10天為一療程,2-3療程天有效率95%以上。

答:

1、微血管減壓術(micor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三叉神經痛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內含中西醫方法)

MVD手術是目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首選的手術治療方法。90%以上的患者通過此手術可以根治。1967年由Jannetta教授首次提出,手術適應症包括:經影像學檢查確認三叉神經為血管壓迫者;其它治療效果差願意接受手術者;壓迫三叉神經產生疼痛的血管稱之為“責任血管”。

2、三叉神經及半月神經節封閉術

1903年,Schosser率先應用三叉神經周圍支封閉術治療三叉神經痛。手術通過注射的藥 物直接作用於三叉神經,使之變性,造成傳導阻滯,而得以止痛。常用的封閉藥物是無水酒精和甘油。周圍支封閉操作簡單,但療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維持3-8 月,很少超過1年。半月節封閉術操作相對較複雜,可引起神經性角膜炎等併發症,總有效率72-99%,早期複發率20%,5-10年複發率達50%。

是一種安全、簡單、患者易於接受的治療方法,療效可達90%。其理論依據是可選擇性破壞三叉神 經內的痛覺纖維,而保留觸覺纖維。其方法是在X線或CT引導下將射頻針電極插入半月神經節內,通電後逐漸加熱至65—75度,對靶點進行毀損,持續時間 60秒。此法適用於因高齡、不能或拒絕開顱手術的患者。術後疼痛減輕,但出現長期面部麻木,感覺減退。

【注意事項】

1. 避免情緒衝動,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菸酒,寒涼食物;宜選擇質軟、易嚼食物

2. 避免風寒,不要過勞;

3. 疼痛劇烈時可配合藥物治療,及時控制症狀。


我是西安市紅會醫院 “神經外科趙東昇”主任(原西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如果錯過門診時間,可到門診十樓神經外科病房找趙主任諮詢

擅長:昏迷促醒,腦外傷昏迷,腦幹出血昏迷,腦梗死昏迷,腦積水,腦膜瘤,膠質瘤,腦轉移瘤等顱內腫瘤,脊髓腫瘤癱瘓,脊髓損傷癱瘓,小腦扁桃體下疝,脊髓空洞,寰枕畸形,脊髓栓系,大小便失禁,癲癇,神經性疼痛等

以上方劑均是作者經過查閱大量資料所得,僅供參考。

如果覺得本文有幫助,歡迎大量轉發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