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的星星,到底是一颗恒星,还是一个星系?

悟空科学


天文学家经过统计发现在地球上一共可以用肉眼看到6974颗星星,这些星星距离地球1000到1500光年


在这近7000颗星星里除了寥寥几颗太阳系内行星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和太阳一样的恒星,而除了行星和恒星,能被人类用肉眼直接看到的星系有20万光年外的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以及254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

虽然理论上290万光年外的三角座星系也能用肉眼看到,但由于其视星等已经逼近人眼极限了,所以一般人都看不到。


除了恒久存在的河外星系与恒星外,银河系内和河外星系内偶尔还会发生超新星爆发事件,这意味着地球上的人类将有机会短暂看到银河系以外的单个天体。

北宋天文学家记录过的“客星”其实就是一颗超新星,NASA天文学家认为北宋时期的1054超新星爆发后形成扩散星云就是如今6300光年外的蟹状星云。


1757年开始天文学家梅西耶开始大规模记录地球夜空中的天体,他使用50到70毫米口径天文望远镜先后记录了110个天体,但碍于技术限制梅西耶并不能确定这些天体究竟是星云还是星系,直到20世纪初埃德温.哈勃创立星系天文学后梅西耶天体们才被精准归类。

总体而言人类在地球上用眼睛看到的各种天体只不过是宇宙天体的沧海一粟罢了,真正让人类看到“宇宙”的是哈勃望远镜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拍摄的若干张“哈勃深空”

每一张深空照片中都有着数千亿个星系,更惊人的是这数千亿个星系只是全天区极小一部分曝光后的结果,如果用相同方式“扫荡”整个天区的话星系总量很可能会接近两万亿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我们肉眼可见的夜空中,总共有6000多颗星星,除去日月和五大行星外,还有4个河外星系,分别是北天的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和南天的大小麦哲伦星系。

另外,我们偶尔会看到几颗人造卫星,除此以外,我们看到的所有星星都是恒星。

这些恒星,都是位于银河系之中,而且更详细一些,大约90%都是距离我们1000光年以内,余下10%位于1000~2000光年之间。也就是说基本上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恒星,都只是位于我们周围2000光年之内,这只占了银河系很小的一部分。

超过2000光年的恒星屈指可数,但有一颗却非常遥远,这就是仙后座得V762,这颗肉眼可见的最远的恒星距离我们有16300光年!之所以这颗恒星能被我们看到,一是这颗恒星本身又大又亮,二是它与我们之间也没有什么遮挡物。

当然,如果使用望远镜的话,能看到的星星就不只这么一点点了。哪怕是普通的一个观景用的双筒望远镜,你就可以在银河附近的天空中看到无数的星星。如果专业一点的天文望远镜,天空中的每个方向上都有无数的星星可以看到。

当然,这些星星中就会有很多不是普通恒星了,而是遥远的星系。

对于大型天文望远镜来说,在任何一个方向做深空拍摄,都可以看到无数的深空天体,那些天体都是距离我们数亿到上百亿光年远的距离,也都是与银河星一样的星系了。


寒萧99


星星的亮度等级叫星等,人们肉眼看到的星星分为6等级,1等星最亮,6等星最暗。


我们晚上看到的星星有恒星,行星,星云以及彗星和人造卫星。

看到的行星主要是太阳系内的行星,他们自己不发光,是反射恒星的光。五颗最亮的行星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天王星只是勉强能看到,当然远一点的行星是看不到的,需要天文望远镜观看。

太阳系

另外还能看到围绕行星运转的星球,比如月球

月球

晚上看到的恒星就太多了,大部分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有的恒星甚至比太阳还要大,还要亮,只是它们离我们太遥远,只能看到它们的光。

夜空的星星

星云通过我们肉眼也能看到,比如大猎户座星云。需要在野外没有地面的灯光影响下,还需要晴朗的夜晚,没有月色。不过肉眼看上去有点模糊。

大猎户座星云

还有我们常看到的银河

夜空的银河

至于彗星,它也是自己不发光,反射恒星的光。我们知道的就是哈雷彗星,它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

哈雷彗星

至于人造卫星,我们也是能看到的。那些看起来像恒星,会移动的白色光点,这就是我们说的人造卫星。比如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东方红人造卫星

我们不论通过肉眼或者天文学一起观看,需要我们知道一些天文知识,选择环境和星空的位置。否则是不容易找到和看到的。



hnyfkj


夜晚肉眼可见的星星,绝大多数都是恒星,全球范围内只能看到3个河外星系,加上少数太阳系行星,不过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星星大约只有7000颗。

宇宙是很广阔的,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而人眼只能识别可见光,并且由于人眼睛光线折射系统“口径”太小,视角度也比较小,只能看到距离地球较近的明亮天体。

根据能不能发光,可以将人类可在地球肉眼可见的天体分为2类,一类是可自身发光的恒星、星系,恒星由于银河系星云尘埃的遮挡,隔得距离太远光无法传播到地球,肉眼无法见到,根据观测结果,肉眼只能看到距地球1000光年内的恒星,而星系由于范围大,发出的光综合在一起很强,因此可以看到距离地球200多万光年的3个星系,北半球的仙女座星系,南半球可见大小麦哲伦星云。

领一类是自身不发光,但是由于距离地球很近并且可以反射强烈的太阳光,或者可以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天体,就是行星、行星的卫星(月球、木星卫星中的一部分)、流星、人造卫星,和周期性飞临地球的彗星,这些全部在太阳系内的!


来看世界呀



小时候在老家还能看到满天闪闪亮亮的星星,但那时候对天文学还没什么兴趣所以并没有把满天星斗和银河当回事,但当我有了对宇宙天文的好奇心之后却再也看不到银河了,时至今日连星星都很少见。

从脑海中小时候的记忆结合现有的知识来看,地球夜空中常见的星星可以分为行星、恒星、星团、河外星系和人造卫星,行星就是太阳系内的火星金星和其他几颗,夜空中绝大部分星星其实都是和太阳一样的恒星,而这些恒星基本都有一到两颗或者更多的行星,所以说你看见的每一颗恒星基本都是“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太阳系这种“九口之家”在宇宙中其实并不多见。


除了熟悉的恒星和行星之外,人类自己发射的人造卫星也是夜空中星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到现在,地球轨道上至少环绕着6600颗卫星,而其中只有少部分坠落回了地球,事实上日益增长的人造卫星数量一直让天文学家感到担心,因为它们会破坏地球本就已经很不好的太空观测条件,毕竟哈勃望远镜只有一个,地面天文台仍然是主流的观测手段。

河外星系和恒星团只占了地球夜空极小一部分,所谓星团就是又上千颗恒星组成的或疏散或密集天体系统,而河外星系顾名思义就是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然而大多数人在一般条件下根本看不到它们。



理论上来说超新星爆发也是地球夜空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它们持续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历史记载宋朝的1054超新星爆发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最近的一次肉眼可见的超新星爆发都是1987年的事了,从那之后就再没人看到过夜空中那突然亮起的恒星死亡焰火。


宇宙观察记录


夜空中繁星辉映,你是否总能看清?最终决定的是——你的眼睛。

可是我们去NASA的官网,面对海量美轮美奂的恒星以及星系图片,同学们觉得在地球的夜晚凭借肉眼遥望星空,能否看见呢?

让我们先从一些小小的知识储备开始。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要的白是什么白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研究,大多数都与周围的光直接相关。夜空中的繁星,点点星光,我们与光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处理为波或者粒子,这与我们应用背景有关。

在引入光量子的概念后,光子的概念可以用以描述对视觉的物理刺激,光学辐射作用于生物的接收器上,基本上是入射的一个光子与接收体内的一个分子的作用。

需要产生最低视觉效应的最小光子数,与观测者的刺激变化;有关经过测算,产生最低视觉相应的行为,最低需要6-9个光子。

并不是所有的光子都会产生相等的效果,只有波长范围约为360nm-830nm的光子才能有效的激发人类视觉的感觉。

简单的说,这个波段我们称之为可见光。

简单的说,只有在可见光波段的宇宙天体,我们才可以凭借肉眼看到。那些暗物质、伽马射线爆发之类,大家是不可能亲眼看清的。

两种视锥细胞

同学们赖以观察世界的是眼睛,而眼睛最重要的视网膜区域,有一个只有万分之几个光敏电池的敏感区,它包含了两类不同类型的接收器,一般称之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这两类接收器协同分工,共同作用,产生不同的瞬时相应,以适应照明水平的变化,让同学们可以看清这个世界细微的变化。但是在白天和黑夜,其主导性作用的细胞,又有区别。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可感受到一个光子),主要负责在昏暗环境中产生暗视觉,但只能辨别明暗,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颜色,产生明视觉,对物体细节和颜色分辨力强。

这一段大家有些懵,其实重点就是,夜空中我们一般只能感受到明亮与昏暗的光度区别,那些色彩丰富而多变的星际美妙风景,都只存在于PS的后期加工成品图中。

肉眼能看到什么?

饶了半天的路,我们可以把脑袋探向天空了。

这个时候,大家或许会有些失望,我们只能看见宇宙的极小部分。从地球上,肉眼只能见到大约6000颗恒星;如果仅仅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环游世界的查漏补缺的话,我们只能见到大约2000颗。

但是如果使用一架普普通通的望远镜,我们将打开一个新世界,有经验的同学,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出发,可以看见的星星就可以增加到大约5000颗。

如果这时候,同学们入手一台直径达到5cm的小型天文望远镜,这个数字便猛增到30万颗!

如果你真的就此迷上了夜空的深邃,入手一台准专业级别的,直径达到40cm的天文望远镜,我们就不仅可以数恒星,而且可以数星系。对,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你才可以分得清恒星和星系之间的区别。

结语

现在的城市光学环境,肉眼能清月亮,大家都应该好好珍惜;至于想分辨恒星还是星系,你必须上手一些专业的设备,更需要财务自由,能跑到类似澳大利亚沙漠或者南极洲之类的无人区,才能一展身手了。


猫先生内涵科普


我们看到的99%都是系内恒星,而且是在2000千光年内的,远一点就是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254万光年,还有银河系的两个伴星系,大小麦哲伦云,大麦哲伦云距离我们16万光年,小麦哲伦云距离我们19万光年,两个星系云的空间距离是5万光年。仙女座星系如果是天气好,在郊区的话可以很模糊的看到,大小麦哲伦云在国内基本上看不到。还有就是我们的人造卫星,偶尔能看到,人造卫星的反光材料可以反射太阳光线,所以看到天上有跟星星类似而且一直在移动的就是。

星星大多跟太阳类似,有自己的恒星系,而且还很有可能存在类人类。俗称外星人。

如果条件可以的话,到非洲的纳米比亚,那里是全球最佳的观星地带。

下图源于网络



奇点不是点


都有,这个可以简单区分。

恒星和星系

恒星在傍晚一般不可见,这也是它和行星的区别,但我们晚上看见的星星,大多是恒星。

星系对于我们北半球的居民来说,唯一肉眼可见的星系就只有我们的银河系的近邻——仙女座大星系。



对于南半球,也不多,就只有银河系的卫星系——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


对了,晚上可能看见的有些朦胧的看似星系的星星,它们都是银河系内的星云或者聚集的恒星——星团,并不是星系,比如昴宿星团,猎户座大星云。

恒星和星系相交于恒星和行星实际上是更好区分的,所以我们主要来看看我们如何分辨行星和恒星,以及这些行星又都是哪些?顺便为需要的人推荐几款观星App。

哪些是行星呢?

我们普通人在晴朗的夜晚,无光污染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季节,肉眼能看见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

其中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在傍晚就可见。

以上行星都取最大亮度时的星等,天王星是可见行星中最暗的,很多时候不可见。

但如何分辨他们哪颗是哪颗呢?

水星

水星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晨星”或者“昏星”,说的就是水星只在早晨和傍晚可见,这是它距离太阳太近造成的,也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水星都和太阳挨的很近。但实际的水星基本很难看见,能看见的时候也是它东西大距,或者日食的时候。

金星

观察金星最合适的时间是太阳刚落山之后,它明亮偏黄色,是最亮的星星。 金星在天空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太阳的落下,它很快也会落下。 傍晚的金星在太阳的左侧,早晨金星也可见,早于太阳升起,并在太阳的右侧。

火星

火星在中国古代称为“荧惑星”,寓于它变化莫测的天空轨迹,颜色偏橘红。所以你如果发现傍晚看见的一颗亮星位置不是很固定,一般就是火星了。

木星

木星亮度也很亮,仅次于金星,比天上所有恒星都亮,木星是黑夜里最亮的星星。一般紧随着金星就出现在傍晚的天空,有时候金星不出现它也出现,它不会随太阳落下,所以在黑夜里看见的最亮星很可能就是木星。

土星

土星也没有特定的位置,或者参考物,和火星一样行踪不定,区别在于它光度不偏橘红。

天王星

呃……这颗星一般肉眼是很难看见的,和其他恒星也很难辨别,所以发现的也很晚,所以要分辨,只得用观星App。

这里推荐两款,还不错,对于分辨恒星行星星系都很好。

星图



stellarium




科学新视野


我们夜晚用肉眼能看到的行星只有5颗,他们都是太阳系的行星,它们的光亮是反射太阳的光芒。

其余你看到的星星都是银河系里的恒星,也就是说这些星星你可以理解为都是“太阳”,它们自身会像太阳一样发光。由于距离地球比较远,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亮点,也就是星星。

太阳距离地球1.5亿公里,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八分钟。除太阳以外的恒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坐α星,距离地球4.2光年,也就是说,这颗恒星光线到达地球需要4.2光年。这样一比喻,你就知道为什么晚上看到的那么多“太阳”只是星星...

地球所在的星系为太阳系,太阳系又归属银河系,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为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220万光年。在晴朗的夜空,肉眼能够在飞马座附近隐约可见一个光斑,这就是仙女座星系,代号为M31。这是北半球唯一肉眼可见的星系...

南半球肉眼可见两个银河系附近的星云,大麦哲伦和小麦哲伦星云...

所以,我们晚上看到的满天星星,几乎都是银河系恒星,更不可能用肉眼看到其它星系的恒星....


咏歌看天下


我们人类能够看到的视星等大约为6等以上(也就是视星等比6小),整个天空中我们大约能够看到的星星数量大约为7000颗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恒星,也就是银河系内的恒星。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的天体包括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比如水星(距离太阳太近,不容易看到)、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观测条件好的情况下能看到)等都能肉眼看到。

对于星系而言,由于距离太远,在地球上是很难用肉眼看到的,在地球上能够肉眼看到的星系有3个,分别是仙女座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这三个星系和银河系一起都属于本星系群,其中大小麦哲伦星系还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