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现象,在一个四十人左右的班级里,学习前三名很少去补课,为什么?

伊通河螃蟹


一、顶尖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强

在四十人左右的班级里排名前三,可以说能力很强的顶尖学生了。作为一名一线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得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不是总盯着老师问题的同学。顶尖的学生可能也会问问题,但问题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顶尖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强。我带的班级中一名女同学的成绩特别好,但是很少问我问题。有一天我问她为什么不问我问题, 她说练习册上的解析已经很清楚了。还有一个同学学习有困难,让我给她推荐几本练习册做做,我推荐了几本,她说有一些练习册上面的解析她看不懂。其实,从能不能看懂练习册上的解析这一件小事中就可以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不同。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绩的好坏。

二、大多数的补课班不能做到针对性的补习强化(一对一除外)

在严禁在职教师乱补课的大形势下,各种补习班应运而生,鱼龙混杂。上了补习班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提高吗?恐怕大多数家长只是在寻求心理安慰罢了。很多家长是抱着自己家的孩子不能落在别人后面的心态,看见别的孩子补课了,觉得自己的孩子就得补。再有,能进带编制的有保障的公立学校,谁愿意去补课班呢。遍地开花的课后补习班的师资力量有待商榷。所有的补习班的最终目的都是挣钱,挣钱的同时带给孩子成绩上的提高是最好的结果了。他们大多是利用了家长病急乱投医的想法谋取利润。

三、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之前第一点提到了顶尖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个体就是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平衡的。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同化顺应知识的能力更强一些,接受新知识与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强一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学习起来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爱物理的大哲子



(本文讨论的只是“补习”,不涉及“培优”学习。)

什么是“补课”?如果一定要是去外面上补习班或者请家教,一般来说,班级前三名确实比较少。尤其是去外面上补习班。

那是为什么呢?我们首先要看看成绩前三名的学生的日常。以我的孩子为例:

平时(周一~周五)

早上5:30起床,赶6:10的公交车去学校。

到学校门口吃点早餐后进教室学习。

中午放学后,在教室学习半小时,然后去吃午饭。

下午18:00左右离校坐公交车回家。(有时为避开高峰期,会在教室自习半小时)

19点左右到家,吃晚饭。

19:20开始写作业,一直写到23点后。

周末

周五晚上学习到10点,然后看一部电影或者看课外书。

周六上午睡懒觉到9点(有时早起陪爸妈去公园散步然后喝早茶),起床吃早餐、学习到12点。

午饭后午觉到14点,然后起来做五三到17点。

17:20左右,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

18点,继续做练习。

晚饭后全家聊天一会,然后看电影或看书。

周日早上继续睡懒觉到9点起床学习(有时早起陪爸妈去公园散步然后喝早茶)。

16点,跟妈妈去商场,逛书店和超市。

晚上继续学习,整理物品。

小结

我不知道别的孩子(学习前三名)的日常是怎样的。但从我孩子的日常来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同时也不忘看电影看书逛街。这些都是孩子自己慢慢养成的习惯,我们并没有给他安排什么。从小就没有去上过补习班,也没有去上过兴趣班。

所以,学习好的孩子不去上补习班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每天都在认真自觉地学习。学习时间和强度足够了。

另外,我们看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

1.自觉学习。前面已经说过了。

2.学习有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不但包括了解题方法,也包括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如何找解题方法”、“如何快速搜索到想要的内容”等。

3.善于总结。学习好的孩子往往课堂笔记、错题本等做得都比差生要好。一方面是内容总结得好,一方面是感官上很整洁。感官上的整洁可以看出他们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

4.在生活中学习。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界限。哪怕在吃饭,也不忘调侃几句生物,出去旅游也要嘚瑟一下地理,打破一个碗还念念不忘讲点物理原理。

5.按时保质完成作业。这点特别重要,很多家长不重视。其实孩子只要能按时保质完成作业,基本上就能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了。学习靠积累,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靠集中时间精力去补习是不会有太大改观的。

6.喜欢提问。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爱提问。我们常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提不出问题,说明还没有学进去。

7.喜欢怀疑答案。对于一个答案,他们可能要通过几个方式去验证才确定是不是,或者哪个方法比较好。

8.热爱生活。学习好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是死读书,他们有方法,效率高,所以总能挤出时间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看书、逛街、画画、做手工等。

所以,学习好的孩子不去上补习班的另外两个原因就是:他们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补”,根本不需要特意去补;他们热爱学习,不把学习当作负担,靠积累去学习,当然也就不需要去补课了。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至于如何才能把孩子培养得象上了发条的玩具,不需要父母操心学习,我以后再撰文分享。感谢朋友阅读!


启智优学


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仅仅是个人的学习方法,还要看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等等因素,都将影响孩子对于学习成绩的把控。现在一般家长在看到孩子优秀,或者是学习成绩欠佳的情况下,一般优先考虑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否优秀?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条件。


所以很多家长在学校看了孩子自己成绩差,或者是成绩不够拔尖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选择去补习。但是面对补习的问题,我们家长也得考虑一下几个问题,第一,孩子本身现在的问题在哪里,是方法不对,习惯不好,还是兴趣不行?找对原因,针对性的去辅导孩子,有些问题是不需要老师去辅导师的。而在家庭中,家长的各种科学的指引也是可以解决的。一些方法上或者是一些学习细节上的,确是需要专业的老师去给他把关,所以有一些孩子在辅导下。不是说老师教会了他多少知识和计算,而是在一些学习过程中的细节和思维,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把控的能力。所以请不要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就去思考补课的问题。


这里要讲到班级的前三排名的问题。其实我们知道一个班级学生几十个。要想考到前三名,其实考虑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说考试的心理素质,知识的运用能力等等。所以一个能够获得优秀成绩的孩子,毕竟他各方面的因素都在学习和指导下有了更稳定的状态。不仅仅是补习当中单方面的方法上的提高,所以在前三当中或许有一些孩子。他没有去补习,他有综合的良好素质,比如说心理状态、习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等。但是一般我们在前三名当中,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是经常去补习的。因为现在家长的普遍现象就是孩子的成绩越好,他们对他的新的期待就会越高,所以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经济能力去学习和扩展自己的思维,所以现在我们见到很多学习优秀的孩子,他不仅是学习了课本的知识,还学习了很多课外的知识,比如说奥数、阅读,英语竞赛等等。


一般很少补课的孩子。首先从小学来看,他们一般在学习兴趣上是培养的比较好的,其次是自我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习上,随着学习的压力逐渐增大和作业的复杂程度越大。那么就需要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能够坚持他走下去。再次就是在学习上的一些方法。如果孩子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他在学习上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起一般孩子他的学习要轻松得多,所以他即使是不去补习,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掉自己课本上的知识。最后这种孩子的是专注。因为他们能够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比如说做好一道题目的方法和分析过程。或者是专注于读懂一篇课文等等,他们在做事情上非常有自己的原则和想法。所以他们能够在大家都在玩很多东西的时候,他们能够专注在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当中,而这样,随着思考的深入,他们的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思维数学小课堂


我是辅导班的老师,我经常做两件不被家长理解的事情:

1.请来我这里报名。

2.别来我这里报名。


家长觉得我的做法不被理解。可是等他们跟我熟悉后,肯定会对我赞不绝口。


我让孩子来我这里报名。

是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在家又没空管孩子,还不如来我这呢,还能帮着他们管管孩子。


别来我这里报名。

有的孩子真管不了,家长领回家自己想办法去吧。这一类的我就不细说了。


我想说,不少孩子的家长在我这里报名一个课程之后,还想再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凭着我对孩子的理解,经常劝阻家长。

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往往是自己没有时间管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状态没有及时把握,心想,多学学总没错吧?

有错!

孩子会厌学!已经学会了的知识,让我反复学!我很抵触!可是爸爸妈妈又不听我的话!我要搞事情!


作为老师,看到这些好学生在补习班的大课上跟着学渣们浪费时间,其实还是挺心疼的。


而学校里前三名的同学,学习成就已经很直观的表现出来了,在家里一般有一定的话语权。

需要补课吗?不需要!

好的,不补。


就是这么一句话的事情。


求稳老学霸


特别优秀的孩子,智力和学习习惯都很好,跟着老师上课学已经能吃饱,何必补课?

如果补人家上的也是奥数班,所以不会出现在普通补习班。

分析我班上两个学霸,特聪明的,习惯特好的

我班上两个学霸为例,两个人都没补课,为什么?

一个特聪明,女生,每天真的是确确实实,保持年纪第一。上课跟着老师听讲,写题,从不主动做题,老师布置个作业,还要说多那种。追星,周末群里聊天最热火朝天的一个。

一个特清心寡欲,男生,一心学习。上课脑袋一定高速跟着老师转,笔记主动记,下课绝不出现在教室,一定是在办公室围着老师高效问题目。智力真的是中等,我教英语他作文很弱,但是基础题真的是不出错的优秀。

所以,这两个人,都没上过补习班。一边是学霸,一边从不补课。

补习班是中等成绩孩子的福地,优生差生,都是浪费时间

前面论述了优生无需上补习班,许多人认为差生该去上,多补习提升。

可是知识,不是像芯片一样,可以植入孩子大脑的。在学校老师千万要求,他都没学好,补习班讲一遍,就能融会贯通么?

差生要么智商要么习惯,都不会轻易改变。如果能,为啥学校老师没办法。

寄望补习班,可笑。

中等成绩的孩子,在学校没听懂的部分,在补习班经过第二遍讲解,逐渐懂了,这是补习班最大的意义。

正确看待补习班,不吹不黑,存在有意义,但只对中等生意义大。优生学霸,有自己的学习体系,无需去普通补习班浪费金钱和珍贵的时间。

我是花开,坚持输出原创教育观点,欢迎关注,感谢点赞!

花漫开


班级里排名前三的学生很少去补课,确实是这样的。

我邻居的女儿,在今年的小升初毕业考试中,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平时在家里除了做家庭作业,大部分时间都看见她在玩,不管是双休日还是寒暑假都没见她补过课。不过,她特别的喜欢阅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

她还有一个妹妹,妹妹的学习几乎都是姐姐管。

她妹妹已经上三年级了,成绩也是特别的好,每个学期的“学习标兵”都被她承包了样。她的每篇作文全都是两页纸以上,经常地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发在家长微信群里。

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就能发现,但凡学习成绩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①都喜欢阅读,拥有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是学习中的一件大事。

喜欢阅读的人理解能力都很好,学习成绩一般都不会太差。就算成绩不好,那也只是暂时的,因为读得书多了,积累的也会足够多,总会有那么一个点,能触发到它。

②玩也玩得好,学也学得好。

只要是学习成绩好的人,清一色的都是既有时间玩,同时又能搞好学习,哪哪都不耽误。

③学习习惯特别好。

对待学习有计划、有目标、注重学习效率。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做笔记,不懂就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不拖延不散漫,超级自律。

著名作家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使人获益终生。




家有俩儿砸


你是咋发现的?我咋发现的情况和你说的不一样呢?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们全校几乎没有不补课的孩子。越是提前补课(预科班,提前学习)的孩子学习越好,刚开始有家长很自信他娃学习好(小学成绩全校前三,现在升初中)不用补,孩子也不想补,我劝他不听,现在初三了,他急了,他娃很多课已经跟不上了,成绩全年级中下。别人上预科提前学习再加上学校老师教的就等于学了两遍,一遍不懂第二遍讲过就懂了,知识点更扎实,初三我们反而不用补课了,就剩总复习了,可那些所谓的不补课的孩子没有成绩好的,都是垫底的。现在初三着急补课也没时间了,心态上也不自信了,现在后悔没提前补课已经晚了。虽然有些人对此不屑一顾,不愿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卡贝斯30880681


我儿子马上升五年级,之前一直就是前三名,刚结束这学期期终成绩语文99.5,数学100.班上排名并列第一。他的日常早上6:50起床,在家早餐后7点20分自己上学(离学校近),11点15分放学回家自己简单弄点吃的后午睡,1点20分上学,下午5点15放学,回家后独自完成作业后晚餐(妈妈做),之后在小区内锻炼(走路、羽毛球、自行车等)。周五下午回家后欢快地玩游戏。周六早上羽毛球兴趣班,下午作业加游戏。周日上午英语兴趣班,下午作业丶游戏。晚上收心复习、预习,9点半睡觉。就这样了。


珏令


儿子开学上初中,学习一直班中前三,数学、英语基本100,语文大多98以上,最低96。幼儿园中班学围棋,学了三年,书法学了二年,剑桥英语学了年了,去年学蓝球和吉他,现在还在学。早上起床洗漱上学正常,中午回家吃饭,午休后去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写作业,基本没超过一小时,大多吃饭前能完成,饭后练练字,看看书(课外的)弹会吉他,中间小区内玩会!成绩应该和他上课认真听讲有很大关系,其次学习时专注,他做作业看书练字时,根本不理其他的事。


伟648


提问者见识太少,估计没接触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我干儿子,中考是地级市状元,去年高考,被中财大录取。从上初中开始,下课就去各类辅导班补课。

前年高考,本省文科裸分第三名(这不是一个班,是全省第三)。其父与我是旧同事,三十年前警队搭档。从其父母初认识、到结婚、生育了她,我都全程知晓。这闺女打小都是其父开车接送于各补习班。

不光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俺在高中班级也属名列前茅。争当过第一,也跌落过第五,最终高考成绩全班第三。

本班第一名的父亲,是位工程师;第二名是本校校长之子;第三名的我,也属教师子弟(家父五十年代大学毕业)。

别人我不算了解,但我们这前三名,都找人补习功课的。以前社会补习班较少,也就寒暑假有,学校开学时没有,我们都是家长另找老师单独补习(那年头,全凭私交,不收费)。

所以,别鼓吹谁天生轻松当学霸,任何人的成功,都来自背后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