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了,任性辞职后,3个月还未有工作,这是肺腑之言

文|Tina的职业咨询记

无数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每一次选择,每一个时刻,都是时间河流中的一个涟漪。

足够多的涟漪就可以改变河流的方向,因为未来从来不是一个定数——电影《X战警·天启》

我,30+了,任性辞职后,3个月还未有工作,这是肺腑之言

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师,会遇到各种不同职业轨迹的客户。有的起跳做得好,一步步叠加,获得想要的职业目标;有的一路跌跌撞撞,随心而为,陷入迷茫和焦虑中;有的安安稳稳中,忍受温水煮青蛙的日子,幻想着未来的职场出路......

无论哪种,其实都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在所有的咨询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30+的男士。他找到我的时候,刚刚辞去干了6个月的工作。非常迫切的希望我指引一个方向,因为毕业后的十年里,他换工作的次数已经在10+次以上了。

他说:我30多了,现在想找一份工作感觉好难。要么是我看不上的新人岗,要么是人家嫌我年龄大,快三个月了,真奔溃。

那天晚上,我细细思索眼前的事情,领悟了这几点。

我,30+了,任性辞职后,3个月还未有工作,这是肺腑之言

一.职场起步阶段,起点越低,越要加倍置换筹码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在职场里,也是一样。

案例中,那位30+的男士。本身学历平平,大学时选的专业又冷门。混到毕业后,选了一家小物流公司。不到几个月,感觉现实中的岗位跟自己理想中的岗位差距太大,果断辞职。然后,又跳去了另一家物流公司......

起点越低,越要想清楚再行动。不过这很反人性。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在行为经济学《稀缺》中说:稀缺的本质是带宽控制。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是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我,30+了,任性辞职后,3个月还未有工作,这是肺腑之言

假设在辞职后,能深入思考辞职的原因,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后再行动,这样会不会更有执行力和前瞻性?

但是,很多人忍受不了没工作、没收入的时间,急不可耐的在辞职后,立马碰运气的又去了一家新公司。关于职业规划,那是不存在的。

初始阶段,竭力把每一次工作经历形成向上的循环,才能置换更加有价值的筹码。

比如你做新媒体运营,持续不断的修炼,获得多篇10W+爆文;通过你的策划,产品销售业绩达X万。通过你的主动,获得公司管理岗职位等。

这些都是有价值的筹码,为你的职场之路铺垫。


二.没有金刚钻在手,辞职前请先掂量

资深职业规划师王虹老师在《觉醒:把人生涉及成你想要的》一书中说:”在7年的咨询生涯中,针对男性客户,分为三类:

1. 职业起步期,完全不知道该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以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居多;

2. 工作5年后,严重缺少核心竞争力,危机感强烈;

3. 企业中层或者是专业人员,有核心竞争力,但出现发展瓶颈。

三类型中,最难解决的是第二类客户。所以,辞职前进行自我评估非常重要。

任性的说走就走,收拾残局的还是自己。那如何进行评估呢?

我,30+了,任性辞职后,3个月还未有工作,这是肺腑之言

  • 充分进行自我认知
  • 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喜欢做的事情、兴趣爱好,过往的职业经历等。好的职业选择是内在了解自我,外在了解职业,选择二者相融的那部分。可以做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找职业生涯规划师咨询,购买相关书籍等。

    • 提炼可迁移的职业技能

    在过往的职业经历中,有哪些职业技能是可以迁移的?比如写作能力?沟通能力?PPT制作能力等。你需要对这些职业技能有充分的了解,为转行后补充足够的“通用能力”。

    • 盘点手里的资源

    我积累了哪些转型的资本?转型资本六大筹码:时间、精力、经验、技能、金钱、人际。

    • 行业大趋势的了解

    有了转行方向,需要对所在的行业趋势有大概的了解。同时对转行的投入成本与价值做评估。

    以上,就是对辞职前进行盘点,有助于评估自己的各项情况。同时,你还应该提前制作简历,打探下自己的市场价,顺便去面试几次,把从新换工作的状态启动。


    三.处理好生命的每次打断,才能蓄势跃迁

    失业,对我们的人生而言,是打断。而打断是机会,正好可以停下来思考,评估生命的走向。

    马丁·路德·金说过:“生命的重要功课是学会如何处理代价高昂的打断。砰然关上的门、弃之一边的计划、失败的婚姻,或者因为敲门声而中断的情诗。

    除了做好职业定位、打磨核心竞争力、选好平台放大价值外,我们更应该处理好每个转折点。

    说到这里,想起了汤唯。在拍完《色戒》后一炮而红,获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奖、某化妆品600万广告代言。很快又被封杀,被指一脱成名、过火表演、对青少年有不利影响。

    于是她选择了前往英国,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一边街边卖艺的、一边在俱乐部做羽毛球的兼职陪练。就这样,怀着办法总比问题多的心态,她开始不用吃老本,能在英国自给自足了。

    我,30+了,任性辞职后,3个月还未有工作,这是肺腑之言

    接下来,生活给了她一次次转变。对于这段经历,她表示:适者生存,人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走得更远。在竞争的环境中,如何脱颖而出,全看自己的心态。

    职场上也是如此,积极的情绪是宝贵的职场资源。在面临失业这种打断,如何深入处理,决定了你再次起跳的高度。

    有位朋友在30岁时失业,非常痛苦。当初她是被公司的老大亲自挖过来,对新行业、新公司充满了期待。无数次觉得自己找到了想要的平台。然而,不到半年,新公司因为经营问题裁员,她成了其中一个。

    “我真的很难接受”,她不停的这样说到。想起过往的职场荣耀,面对30岁这年的礼物,她奔溃了一段时间。所幸,通过梳理过往职场经验,也是被生活逼到了角落,反而激发了她超强斗志。她花钱去机构认证职业技能,努力打磨,成了一名个人品牌咨询师。现在副业主业同时并进,收入很可观。

    这时,她说:感谢早早经历的打击,让我提前体验到职场的危机,开展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面对挫折,是抬头看见天上的星星,还是低头看见脚下的污泥,取决于自己。



    关注 ,每天为你带来一手的职场咨询,从个体的职业经历中为你提炼经验,让你少走弯路,增强职业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