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为什么前几年有人抢着包地,现在有些却退包?

新大风歌


在前几年确实出现过这种情况,记得那个时候因为农村的很多田地出现了没有人种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去了,那么这个时候留在家里的老年人几乎都是体力不如以前,因此大片的土地有的都种上了树苗,甚至有的都在那里荒着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



原本的良田也变成了大家放羊的地方,但是随着这几年农村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土地和宅基地也都陆续登记确权,那么也就意味着农村的土地有了一定的基础保障,并且农民自己的土地也可以自己进行流转或者是承包。


那么问题当中所问到的“为什么前几年有人抢着包地,现在却纷纷退包呢”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村包括附近的村庄都出现了这种情况,今天我就来结合着实际情况来讲一讲这是为什么。

“前几年农村承包土地的现状”

前几年在农村之所以会有人大面积承包土地,那是因为第一批出外打工的人不想在外漂泊了,最后他们看到农村土地就想承包,再一个就是在农村承包土地的价格并不贵,就拿我们村来说一亩地的承包价格是200元到350块钱一亩。



因此前几年每个人都会承包20亩左右的农田进行种植,要知道当时承包土地只会种植一些比较常见的也就是非常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比如说“玉米”“大豆”“小麦”这几种农作物。


其实每年这几种农作物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因为这也是很多农村劳动人民所说的实际情况,所以很多人在种植了几年以后都有点累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不想再承包土地了。

“为什么前几年都包地而现在却纷纷退包呢”

这就是刚刚我们讲到的单一种植的模式是挣不到钱的,再一个当初包地的人只有种地的经验,却没有真正的种植管理经验,因此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包地的人群积极性不高,所以大家都纷纷退包。



还有就是现在包地的价格比着前几年越来越高,在我们农村老家现在包一亩地要500元到800元,500块钱的都是小片土地,800元的都是连成片的土地,因此在这个价格上也让本就种植积极性不高的人更加没有了动力,因此都不想承包了。


综上所述:

但是随着这几年新农民职业的诞生,这群人有种植特色经济作物的技术,因此现在在农村又兴起了一股新农民承包土地的现象,他们的目标是要打造成现代化农场模式,我相信以后农村土地的面貌会越来越好的。


纪录乡土


在农村,为什么前几年有人抢着包地,现在有些却退包?这个问题,我有资格回答。因为我亲戚朋友就在外边包过地,结果无一例外忙活半年多还赔钱,那真是流汗还流泪。


首先说说我亲哥和几个朋友,去外地包地种药材,惨败而归的故事。我们这是闻名遐迩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安国始生香”的美誉。但我们这长年种植中药材,重茬严重,导致药材产量和质量双双下降。一些药材加工户就组团,出去包地种植中药材。

我哥和几个朋友去的是任丘。哪里工厂多,许多人都不种地,在工厂打工,把土地租给了种地大户。我哥他们租的地其实是别人租的,又转租出来的。租金每亩200元。猛一听,地租真不贵。我们这地租都是七八百,好地块有一千多的。我哥屁颠屁颠的就入了股,生怕晚了被拒之门外。


谁知到哪一看,才知上当。任丘那是盐碱地,而且水利条件不好。人家种地大户都种的树,可以套取国家补贴,我哥他们租的那地就是人家刚种上树,让他们在树当里套种药材,人家省浇水施肥。

我哥他们去了5个人,每一个人先交了1万元股金。其中一个人当场就不干了。股金也不要了。因为都买好了化肥药材种子及农机设备。我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种。因为水利条件不好,药材出苗不好,长了好多杂草,大家都没了信心。


后来又改种豆子,雇佣当地人打药除草。总之到了秋天,我哥他们的收获物都卖了每个人还亏了2万元,这就是包地的血泪史。我哥说包地种地这段时间,就是给人家打工也能挣个两三万。包地出的力不小还赔了钱,你说何苦。

还有我表弟看别人种白术发了财,也蠢蠢欲动,去安平哪里包了二十多亩地种白术。结果是白术种子品种不好,产量极低,忙活了半年多,秋后一算账,赔了一万多。

包地种植赔钱的多,赚钱的少。究其原因很多,比如地租、人工费、化肥、农药、种子、电费、采收费,都高涨。农产品价格却低迷不起,有时还难以销售。

总之这些年土地退包,原因就是种地挣不到钱!


安国依恋


这也是我的承包土地搞种植的一个真实的反映。我是在2014年~2017年承包了将近30亩地在农村老家搞种植大蒜,小麦,花生,玉米,朝天椒和红薯的。(现在种植5亩地左右)主要考虑的是当时想通过种植大蒜进行创业的,毕竟大蒜是属于经济农作物如果说价格行情好的时候,每亩地的收益还是比较高的。

为什么会选择在2017年的时候退租土地呢?

真实的原因就是在2017年的时候大蒜的价格行情不是太好,况且在承包土地种地的这几年大蒜的价格行情一直比较好,特别是2016年的时候价格行情达到了这几年的最高点。这一年也是出现了一个名词“蒜你狠”。所以那一年我种植了将近8亩地大蒜,也是我们这里三里五村种植大蒜的大户。当年每亩地大蒜的纯收益在7000元左右。所以第一年靠种地创业取得了开门红!


在2016年种植大蒜的时候我也是继续的扩大了大蒜种植的规模,达到了将近20亩地。可以在2017年的时候大蒜的价格却下降了很多,在大蒜收获的时候每斤只有0.8--.1.0元每斤,当时也是把我给难住了。20亩地的大蒜我们虽然雇人刨大蒜但是我们夫妻两个还是忙了将近一个半月,幸好的是在阳历6月底的时候价格涨到了2.3元每斤,当时我也是赶紧把大蒜给出售了。每亩地卖了将近6000块钱,也没有亏本。所以在秋收以后我就直接把土地都退了。


豫东小农


前几年我一直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确实出现了好多人流转承包土地,小的百十亩,大的甚至出现了流转上万亩,一下子流转了几个村子的土地。土地的租金也被炒作提高了,有的连片地块,租金能够达到一千元一亩地,收的粮食都不够租金的。

农村人口的减少,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到城市里工作,种地出现人口不足,出现了落荒的局面发生。国际前几年为了粮食的安全,也在大力的倡导土地流转,有些个人和公司感觉发展了商机,大量的出现了土地流转的局面。

这里面有一些是真正的种植户,为了扩大生产,一个人可以包个几百亩地耕种,这是真正种地的,也懂怎么种植,这几年坚持下来,每年的收入也有盈利。

还有一些,只是看到国家的政策,以为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一下子流转了几千亩到上万亩的土地。真正流转过来,才发现人工管理成本,机械成本,生产资料成本,地租综合算下来根本不盈利。地多了管理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比很大的开支。导致很多流转很多土地的出现里面的亏损。

市场最终会慢慢筛选一些真正用心种植土地的大户,这些人将会成为未来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们懂得种植技术,懂得各个方面减少层本的支出,最终也能够保持一定的盈利空间。在农业上面想要出现暴利很难,需要一点点用心的经营。虽然粮食价格不高,也能够有盈利。











乡村文旅


现在种地的成本越来越大了,给你们例个清单看看呗,犁地(种之前或秋后成熟),化肥(还有农家肥的拉运),种子,播种,农药,水电费(有些地方是靠水库的雨水),水资源费,收割(如果是自己种人工费可以不算,如果大面积承包或租地种这些也是要花钱的)等这些都是要花钱的,现在的水是限制使用的,尤其是用水库里的水的地方,成本比井水只高不低,那些水管所的就是现实版的龙王爷,以前是吃拿卡要,现在虽然说这种现象少了,但人家的眼光也高了,还有生产队队长,虽然说现在政府给发工资,也是程度不同的挖空心思算计,真正为村民着想的没有几个。就以每亩小麦产量一千斤计算(旱劳保收)今年也就是一千二百元多到一千三百元吧,除去化肥约三百元,农药约一百多元,种子二百多元,播种约一百元,水电费约一百元,犁地约一百元,收割约一百元,粗略一算也就是说成本约九百到一千不等,所以说呢,花这么多成本也就是为了不饿肚子而已,如果想发家致富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你地里种出金豆豆或者银豆豆,这也正如古人的诗中所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如果你家中有多余劳动力还好一点,留着老人种地带孩子,年轻人出去挣点钱补贴家里各项开支,也节省了粮食。到头也就是粮仓里比没劳动力的稍微好点罢了,如此算来,就是大面积承包也就最多每亩赚二百元到三百元。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就混了个饿不死。虽然说有粮食补贴,但那点也就是杯水车薪,现在也不交公粮了,不然荒置的土地会更多。有些承包商也是为那点补贴来的,如果天年好一点,第二年还勉强能种,如果收支差距太大,肯定不会再做这赔钱的营生。


凉州区互联网服务


在农村,为什么前几年有人抢着包地,现在有些却退包?

出现租地退包的现象,并不是现在的事儿,而是最近几年在不少粮食产区不断出现的情况,特别是华北黄淮地区,出现的比较多。和东北地区粮价上涨、种地效益预期增加从而提振租地积极性不同,华北黄淮一些地区退租之后再包地的情况出现的并不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和种地收益偏低甚至下降有着直接关系。大家知道,随着粮食“两区”建设的推进,流转土地种粮是主要方向,非粮化是控制比较严的。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粮价水平的下跌,而种植成本却不降反增,农民种粮的收益出现下降,一些种粮大户因为难以承受亏损的压力,出现了退包、甚至“跑路”的情况。

对比来看,最近粮食各品种的价格水平总体都呈现下降态势,无论是口粮的小麦和稻谷,还是玉米、大豆等品种,相比着2015年度以前的年份,大多品种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小麦和稻谷的托市收购价格为例,2019年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1.12元/斤,国标三等早籼稻1.20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而2015年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1.18元/斤,国标三等早籼稻1.35元/斤、中晚籼稻1.38元/斤、粳稻1.55元/斤。而从种植成本来看,其实农民都有一本很清晰的帐,现在农药、化肥、种子、柴油等的价格都高出前几年不少,再加上人工成本也明显增加,更加大了种粮大户的成本压力。

另外,针对种粮大户的转向补贴,这几年也取消了;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针对玉米、大豆和水稻的生产者补贴,但,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只针对东北三省一区,水稻也是范围有限,华北黄淮地区除了有托市收购(力度在减弱)之外,生产者补贴尚未实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粮大户的收益。


粮小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之前“包地”种钱,可是现在“包地”不种钱甚至赔钱了。所以很多人选择“退地退包”,哪怕是自己当年提前付过的租金不要,也会选择全身而退,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主要还是有两点原因,

第一,最近几年我国的几大粮食作物市场价格纷纷下调,直接导致土地流转者的慢量收入直接下降。

就拿东北地区的土地流产过程中的大痘,或者是玉米种植而言,在2014年前后,国家对东北大豆实施4800元每吨标准的国储收购,农民每亩大豆收入能够达到七八百元左右,但是,随着国家取消大豆国储,在最近几年,东北地区的大豆平均亩产值都在500块钱而已。与此同时,玉米难逃这一魔咒,在2015年前后,东北地区玉米亩产值可以达到1300元甚至更高,而子近几年大多都会徘徊在1000元左右。



第二,在粮食价格下降的同时,土地实际种植的种植成本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减少,反而有进一步的提高。

虽然这几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确实下降了,但是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以及种植效益,还是为他们发放了生产着补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补贴并没有真正落到他们手中,这也就导致很多土地的实际种植者的真正收入大打折扣。 所以整体来说,在粮食价格日渐低迷且种植成本日益高企,且且种植成本日益高企且种植成本没有得到国家给予的实际应该有实际种植者蓝领取的粮食生产者补贴也没有真正发放到位。这也是他们这些年全国很多地区出现土地弃耕或者是抛荒或者是撕毁合同的最主要原因。




你所谓的包地,其实就是前些年在农村地区比较火的一个词汇“土地流转”。在最近几年土地流转就是农村地区比较活跃的一个词汇,但是整体来说热度没有之前那么高了,而且全国很多地区也确实出现了退包或者是退地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最近几年,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热度明显不及以往,甚至在不少种粮生产大县还出现了土地轮包者弃耕,或者种粮大户撕毁流转合同的情况出现,不少农民朋友向我反映,自家的耕地,明明被别人签署了长达五年甚至更长的转包或者伦宝协议,但是还没有到期限,土地的实际种植者也就是轮包者就已经跑路了……

而据来自全国媒体的报道发现,这种情况在全国来说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而出现这种情况的背后,主要还是由于这几年我国土地流转以及进行粮食生产过程中种植收益不及预期所造成的,比如说在20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前包一亩土地,即便是剔除包成本之后,每亩地还能赚取五六百块钱,但是最近几年不但没有之前那么赚钱,甚至还会,出现赔钱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原本指望土地轮包或者流转来赚钱或者获取比较可观收益的土地种植户而言,进行这样的土地流转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钟情三农


在农村前几年有人抢着包地,是因为农药化肥,地膜,机耕费,人工费稍微低点,农民还承受的起。城市就业岗位少。外出务工人员相对较少,在家务农的人多,所以抢着包地。

然而现在呢?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剧,社会大发展,人人期盼进城,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医疗,交通,生活,就业样样占优势。农村年轻男女都逐年进城务工,餐饮,建筑,家政,工厂,各种各样,各行各业大量需要农民工,而且收入都比种地,包地强多了。谁还愿意包地种?另外现在化肥农药农资,机耕人工,啥啥都每年上涨,包地种是给别人打工,弄不好还得赔钱,出力不讨好的事谁愿意干。

再看看农村,你找媳妇人家先问你城里有房吗?银行有钱吗?有小车吗?问你包地了吗?还包地呢?自己家那点地也是跑不出去,跑不动的人没办法才种,收多收少就那样了,何谈包地呢?





心系农村538873358716


流转土地的人经过几年的拼搏,大多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论是种植瓜菜、粮食还是其它农产品的,除去成本人工费,大部份都亏了本,都没坚持到流转期限,半途而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它人就不敢再上了。部份拿到国家政策补贴的还有些在坚持,特别是流转山林的,承包期基本都是在10年至30年之间,赚不赚钱现在还是未知数。

其实,土地并没那么可怕,也不见得处处有陷井。不论要发展什么,都要先多考察一下市场,并且要多预判几年的市场风险。不要抱着几年就能富起来的心态去做,因为中国的农民已经做了几千年了,现在也没见几个富起来的。象有些铺天盖地宣传种植中药材的,最好不要去碰,高价的买来种子,种不成功的注定亏了本,种成功的也不见得就赚钱。供应商卖完了种子,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回收的事也基本忘了,有些甚至巳人去楼空。市场上的商机是捕捉到的,不是大张旗鼓吹来的,物以稀为贵,产能过剩就会滞销、停销。

再过几年,等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搞完了,我相信国家一定会把发展的重心偏向农业的,农业的经济效益虽然很慢,但它是踏实的、稳定的,到那时,土地上肯定又是一翻新气象。





农民长弓


1、有补贴

前些年,在乡村不少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放弃在家务农,剩下一些老人小孩,这部分人没有多大的劳动能力,就导致了农村大部分的土地搁置丢荒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国家开始大面积鼓励流转土地,把农民的手中的零散土地集中承包给大户种植,而且承包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还会获得国家发放的补贴。合理种植化,科学化,规模化种植,提高经济效益。农民不但能够拿到土地的租金,还能够给这些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打工,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还能在家干活,能够获得两份收入,比自己种地还收入还高。

2、农村的发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物价上涨,农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也就意味着农民种地的成本会增加,但农民收入还是“靠天吃饭”。尽管一年四季在忙,结果带来的收入低,要是遇上自然灾害甚至还亏不少。亏了伤心难过,但还要生活。除了日常生活开销外,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也不少,单靠种地真的很难维持。因此许多人宁愿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谋取生活来源

3、乱投资

一些承包者对农业市场环境的不熟悉,导致盲目投资。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无钱可赚甚至赔本。还有一些承包者,觉得自己小规模种植时效益还行,然则大模规种植时,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治理经验,没有找到合适的销售道路,最后赚不到钱,导致会中途违约退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