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中國人將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將中國稱作是龍的故鄉,龍文化的發源地,生活在古老的東方大地上。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給龍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那麼神秘的龍,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始於想象

在神秘又具有魅力的原始社會,一切都是未知的,洪荒與矇昧的時代,我們的先祖對自己生活的世界既恐懼又充滿探索精神。

於是人們將神靈作為一種精神寄託,旨在於對一切未知又不可破解的神秘性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他們相信超自然的神靈的存在,祈求神靈的庇護,於是乎產生了宗教信仰,其中也包括圖騰崇拜。這便有了龍圖騰的出現。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我國古代神話中,也經常出現關於神龍的傳說。

他們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有可無上的神威,可以掌控風雨,如神蹟般。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在封建時代,人們把龍當成了是神威和力量的象徵,對其加以崇拜,又由於吉祥觀念的驅使,人們把龍奉為吉祥神物,加以信仰、禮奉,並給與各種形式的表現。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這種神話傳說中的生靈, 在歷史的長河中騰雲駕霧,飛往了遙遠的神州大地,於是,我們的龍,便出現了。

新石器時代

距今約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是中國的古代經濟和文化向前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這個歷史發展階段,中國的原始社會氏族發展經歷了它的全盛期。文化的發展也在遼闊的地域上如漫天繁星,各自閃耀。所以,龍的原始形象也不是單一的。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查海遺址

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石堆塑龍,用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礫岩擺塑,全長19.7米,龍頭部最寬處約2米,其造型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被認為是目前發現時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約8000年前)。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西水坡遺址

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的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龍,遺址45號墓葬中埋了一個男性,身高約1.84米 ,仰臥,頭南足北。人骨的右邊用蚌殼擺塑了一條龍,頭朝北面朝東,昂首弓背,尾巴作擺動狀。人骨的左邊用蚌殼擺塑了一隻老虎,頭朝北面朝西,二眼圓睜,張口齜牙。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紅山文化遺址

墨綠色,高26釐米,完整無缺,體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稜形,有鬣。龍背有對稱的單孔,經試驗此孔用於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玉豬龍,一般為豬首龍身,龍身蜷曲,首尾相連。豬首大眼闊嘴,吻部前突,口微張,露出獠牙,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背部有一可穿繩系掛的小孔。


青銅時代

此階段,隨著國家政權的形成,龍也被賦予了特定象徵,逐漸與國家權力相結合,龍的形象也逐漸走向統一。


夏文化時期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的綠松石龍形器由2000餘片各種形狀的綠松石片組合而成,龍身略呈波狀曲伏,中部出脊。

由綠松石片組成的菱形主紋象徵鱗紋,連續分佈於全身。龍身近尾部漸變為圓弧隆起,尾尖內蜷,若遊動狀。龍首隆起於託座上,略呈淺浮雕狀,為扁圓形巨首,吻部略微突出。以三節實心半圓形的青、白玉柱組成額面中脊和鼻樑,綠松石質蒜頭狀鼻端碩大醒目。兩側弧切出對稱的眼眶輪廓,梭形眼,輪廓線富於動感,以頂面弧凸的圓餅形白玉為睛。


商周時期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殷商時期,"龍"這種貌似虛構的生物,已經發展成形象多變,地位尊崇,能力強大,性格鮮明 ,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的神奇生物。

殷商先民認為,"龍"首先是一種變化莫測的祥瑞生物,蛇身獸頭,上天入地,行雲布雨,惠澤萬民,所以他們所創造的龍紋千變萬化,並無常態。

此時龍紋大多造型豐富,樸拙有神 ,總有一種威嚴凌厲的氣勢和嚴肅冷峻的氛圍,讓人由然而心生恭敬。自此,龍在外形上也脫離了原始動物,變成了能溝通天地的神獸。


春秋戰國時期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這個時候的中華大地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時期的文學藝術,也已經擺脫了商周時期的拘謹和單一的格局。裝飾於青銅器上的龍紋造型也逐漸變得輕巧和精緻。

戰國時期的龍唯美多變,線條圓潤舒展且有力量,極具生命力。


漢唐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戰國(曾國)透雕龍紋玉璜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唐 赤金走龍


西漢時期

龍正式成為專制皇權的象徵,當龍文化與帝王掛鉤時,其所展現的形象逐漸趨向於氣勢和神態的重點表達,旨在展現皇帝的魅力。這個時代的龍,造型優美,生氣勃勃,極具魅力。


宋元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宋代汝窯龍紋碗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元代青花龍紋梅瓶一對

它從戰國時期以前的蛇狀條形,經歷了秦漢時期的走獸形,到宋代又恢復到戰國時期以前的形狀,頭部增添了附加物,龍體更加修長灑脫,並在矯健奔躍中透露出清秀的美感,奠定了龍世俗形象的寫實風格。

北宋哲宗年間,朝廷第一次頒佈禁令,不允許民眾隨便使用龍的圖案。到了元代,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將龍變成了皇家的專屬物,徹底壟斷的龍的使用權。

於是乎,在民間我們看到了三爪"龍"和四爪"龍",作為反抗的象徵出現在了文人墨客的畫作裡。


明清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明代皇帝龍冠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皇帝龍袍

明清時期,君主集權達到頂峰,龍形象在最高封建權威象徵的思想更加突出。封律帝王彷彿生活在龍的世界裡,他們穿"龍袍"、帶"龍冠"、坐"龍位"、住"龍庭",用"龍器",從屋裡到屋外,從房頂到廊柱,到處都有龍的蹤跡。


近現代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龍衣服

“龍”的傳人背後:龍的起源與演變

龍動畫

龍的形象已經無處不在,當龍飛下神壇,它原本的象徵意義逐漸模糊甚至於讓我們審美疲勞了。

那麼,你還喜歡龍嗎?你心中的龍是什麼樣的形象呢?讓我們一起在評論區交流一下吧!


-E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