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信基金時隔一年再曝“老鼠倉” 成立17年規模不及30億新基金難產

根據日前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信息,泰信基金原基金經理柳菁夥同上海雲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姜維君,從事相關證券交易活動,非法獲利4619萬餘元。目前此案當事雙方已被拘捕並獲刑


​泰信基金時隔一年再曝“老鼠倉”  成立17年規模不及30億新基金難產


《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


時隔不到一年,泰信基金再次曝出“老鼠倉”醜聞。


日前,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泰信基金原基金經理柳菁夥同私募基金公司——上海雲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雲騰投資)創始人姜維君,違反規定,共同利用柳菁擔任基金管理公司從業人員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息,從事相關證券交易活動,非法獲利4619萬餘元,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且系共同犯罪。


事實上,這已是泰信基金曝出的第二例“老鼠倉”事件。2019年9月,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泰信基金原金經理袁某夥同時任長城證券(002939.SZ)研究所原所長區志航,因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分別被判處2年、3年6個月有期徒刑,並分別被處以15萬元、320萬元罰金。


若不是“老鼠倉”衝擊人們的視線,這家成立已有17年的基金公司並沒有太多“存在感”。


《投資時報》研究員梳理發現,泰信基金在2007年管理規模達到峰值215.44億元,而如今已縮水至28.65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規模為22.13億元。與同期成立的廣發基金、興全基金等公司相比嚴重掉隊。


除此之外,自2018年5月份以來,泰信基金僅有一隻靈活配置型基金——泰信競爭優勢成立。在去年權益類基金髮行旺季,該公司並未借市場東風發行ETF、科創板等熱門產品。


側重權益投資的泰信基金,旗下主動權益類產品的業績卻表現平平,泰信藍籌精選的業績尤其欠佳。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該基金今年以來、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8.05%、-9.68%、-16.47%、-25.44%。


針對上述問題,《投資時報》向泰信基金髮送溝通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公私募聯手製造“老鼠倉”


一紙判決書,將名不見經傳的泰信基金暴露在聚光燈下。


據悉,在上述案件中,被告人柳菁2009年4月至2015年1月擔任泰信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管理泰信藍籌基金,負責該基金的運營和投資決策。


2010年12月,被告人姜維君設立雲騰投資。2011年3月,姜維君設立“雲騰一期”私募基金,並通過該私募基金從事證券交易。


上海高院刑事判決書顯示,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間,被告人姜維君頻繁與被告人柳菁交流股票投資信息。柳菁明知姜維君經營股票投資業務,仍將利用職務便利所獲取的泰信藍籌基金交易股票的未公開信息洩露給姜維君;或使用泰信藍籌基金的資金買賣姜向其推薦的股票,並繼續與姜交流所交易的特定股票,從而洩露相關股票交易的未公開信息。姜維君則利用上述從柳菁處獲取的未公開信息,使用所控制的證券賬戶進行股票交易。


上述時間段內,姜維君控制的“楊某某”、“金某”、“葉某”證券賬戶及“雲騰一期”私募基金證券賬戶與泰信藍籌基金賬戶趨同買入且趨同賣出股票76只,趨同買入金額人民幣7.99億餘元,趨同賣出金額6.08億餘元,獲利4619萬餘元。


2015年11月,被告人柳菁在接受證券監管部門調查時如實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實。被告人姜維君在一審庭審後認罪。姜維君、柳菁在一審期間分別退繳違法所得300萬元和150萬元。


在一審判決後,姜維君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並處罰金四千萬元;柳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六百二十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然而,二者均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其中,姜維君在二審期間檢舉揭發他人犯罪依法構成立功,且親屬代為退出違法所得200萬元,柳菁親屬代為退出違法所得150萬元,可依法對二者在原判基礎上從輕處罰。二審判決將姜維君的有期徒刑由六年六個月降至五年九個月;將柳某的有期徒刑由四年六個月降至四年。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不是泰信基金第一次爆出“老鼠倉”事件。2019年9月,長城證券研究所原所長區志航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獲利324萬元,而與他共同犯罪的是泰信基金原基金經理袁園。自2012年3月袁園擔任泰信先行策略基金經理。


投研能力欠佳


儘管泰信基金長期偏重權益投資,不過投研水平和產品業績在業內並不突出。根據海通證券《基金公司權益及固定收益類資產業績排行榜》,2019年泰信基金的權益類基金淨值增長率為36.64%,在12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為60;固收類基金業績更不理想,淨值增長率為3.44%,在117家基金公司中排名101。


目前泰信基金共管理13只主動權益類產品,其中泰信藍籌精選表現尤其不佳。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該基金今年以來、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8.05%、-9.68%、-16.47%、-25.44%,同類排名分別為812/995、742/763、584/610、504/515。


據瞭解,泰信藍籌精選由車光路單獨管理近4年時間(2015年9月25日至2019年8月7日),期間任職回報率為-27.82%。該基金自2019年8月8日由投資部總監助理董青山接手,不過業績依舊未見起色。


基金季報顯示,2019年四季度末泰信藍籌精選十大重倉股為全志科技(300458.SZ)、中信證券(600030.SH)、華泰證券(601688.SH)、正邦科技(002157.SZ)、同仁堂(600080.SH)、海通證券(600837.SH)、國泰君安(601211.SH)、觸發動力(600893.SH)、思創醫惠(300078.SZ)、華策影視(300133.SZ)十隻股票。截至3月18日收盤,上述股票今年以來的漲跌幅分別為-0.9%、-3.05%、-2.54%、4.3%、-1.04%、-1.94%、-2.19%、-2.98%、-2.16%、-0.27%。


對於持倉股票選擇的原因,基金經理在基金季報中給出解釋:“由於我們對股市一直長期看好,因此將長期維持高倉位,預計淨值波動可能較大。近期外部環境有所改善,有助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我們只需繼續堅定持股,持有能夠穿越週期的公司,市場自然會給我們回報。”


除此之外,由投資總監朱志權自成立之初便參與管理的泰信智選成長,業績也是驚大於喜。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該基金今年以來、近一年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5%、5.31%,同類產品排名分別是209/1899、1229/1879;近兩年、近三年的收益分別是-18.08%、-25.39%,同類排名分別是1591/1633、1308/1321;成立以來其淨值增長率依舊飄綠,為-24.62%。


另外,泰信增強收益C的業績也並不甚理想,今年以來、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0.53%、1.88%、5.83%、7.04%,同類排名分別是126/156、131/148、132/147、133/144,處在下游水平。


規模下滑產品佈局滯後


作為國內首家“信託系”公募基金公司,泰信基金2003年成立以來發展並不盡如人意,不僅管理規模萎縮,新基金髮行也是龜速前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泰信基金管理規模僅為28.65億元,甚至低於2004年末的37.06億元,經過17年的發展規模卻出現縮水。


其實,泰信基金也曾有過高光時刻。2007年末,泰信先行策略單隻產品的規模暴增超百億,帶動公司管理規模升至215.44億元,成為迄今為止的巔峰。然而此後,該公司的管理規模進入下坡路。


就在其他基金公司憑藉貨幣型基金大幅擴充管理規模時,泰信基金旗下貨幣型基金規模卻由雙位數下滑至2019年末的4.01億元,債券型基金更是僅為1.51億元。


該公司旗下混合型基金管理規模變動最大,截至2019年末僅為22.13億元,而在2015年二季度末,該數值為177.83億元。


事實上,泰信基金管理規模不佳,除了市場波動、投資能力欠佳、存量基金規模縮水等原因外,新基金髮行緩慢也是重要因素。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2018年以來,泰信基金僅成立了一隻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泰信競爭優勢,並未在ETF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科創板基金以及短債基金方面有所佈局。


此外,在證監會發布的最新一期基金募集申請表中,截至今年3月6日,泰信基金也沒有任何新基金的申報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泰信基金旗下多數產品規模低於1億元,部分甚至低於5000萬元紅線,譬如泰信增長收益A/C、泰信智選成長、泰信基本面400分級、泰信鑫利A/C、泰信雙息雙利。


泰信基金暗淡的表現也曾讓其大股東有些“坐不住”。2017年7月19日,山東產權交易所發佈公告稱,山東國際信託將合計持有的泰信基金45%股權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轉讓底價為4.7億元。同年8月27日,山東產權交易所再發公告稱,在掛牌期間,有三家意向受讓方提交了受讓申請。其中,有一家意向受讓方交納了交易保證金,中心辦理了受讓登記手續,擬採取協議轉讓方式組織交易。


但之後泰信基金的股權變動遲遲未有新進展,直至2019年3月15日,山東產權所發佈公告稱,該項目終止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