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浪漫主义的诞生——《楚辞》

导语:

公元前278年,楚国原三闾大夫屈原,得知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大军攻破后,伤心欲绝,于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形势的奠基者——屈原,溘然长逝。这位伟大的政治家、诗人,用他的一腔热血,将一生都挥洒在楚国的土地上。离开郢都,一路向南,一步一步的丈量他热爱的祖国,最终为它而生,也为它而死。同时,作为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忧愤之际,创作出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楚辞》的搜集整理提供了大量优秀作品,为后世奠定了浪漫主义格调,《离骚》一部忧愤之作,《九歌》《九章》等数量众多的富于楚国特色的优秀作品。

从中领略到楚国的风物人情,山川秀美,以及对当时危害国家社稷小人的强烈控诉与批判。忠者、贤者流放于庙堂之外,奸者、佞者危害于朝廷之上,致使国将不国、君王臣子流散。而《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采集各个诸侯国地区的特写文化汇总而成,中国最早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风的开始,从风物到鬼神,楚地的风光尽展现于此,多姿多彩,独具魅力。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浪漫主义的诞生——《楚辞》

屈原画像

《楚辞》的产生

我国一直被冠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名,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交相辉映。而在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两大源头,前者是浪漫主义、后者是现实主义。

同时《楚辞》也造就了屈原——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西周分封之际,楚国虽然地处江南,但古时的江南可不必现在的繁华,而是南方荒芜之地,蛮夷所在,终年瘴气缭绕,被中原等自诩正统的封国嘲笑。

因而养成了楚地之风与中原之风不尽相同的特点,芈姓贵族占领了楚地,因为远离中原,所以楚国受到礼乐都影响比较小,导致楚国文学的文风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充满其特殊性。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浪漫主义的诞生——《楚辞》

楚国疆域

楚国地区文化受到夏商时期残留文化的影响,楚地民间巫风浓烈,好鬼神,多庙祠,百姓信奉巫鬼。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时的历代楚王也信奉鬼神,将民事,政务,甚至于战争的胜利寄托与鬼神的问卜之上。因此,使得当时有着大量的祭祀活动,在巫师的带领下开展。

巫师在当时是由智者担任的当时,神灵主宰天地的一切,而神灵通过巫师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授意,巫师逐渐成为了神的代言人。在祭祀的过程中,巫师要载歌载舞,并且吟诵祭词,来取悦神灵,祈求神灵降世。而这这些内容,也为屈原等人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浪漫主义的诞生——《楚辞》

《楚辞》书影

"楚辞"之名,出现于汉武帝之时,这个时候的"楚辞"已经成为与"六经"并列的一种专门的学问,为当世大家所研究。宋代黄伯思在《翼骚序》中认为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用的是楚地的方言,描写纪念的皆是楚地的人与事物,因此命名为"楚辞",《楚辞》的直接渊源是以《九歌》等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使得《楚辞》的作品中带有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最终在西汉末年,由刘向收录编辑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编成《楚辞》一书,之后东汉王逸作注,即成《楚辞章句》。《楚辞》共二十六篇,其中二十三篇是屈原的作品。

政治抒情长诗——《离骚》

《离骚》是《楚辞》收录屈原的代表作,少有的宏篇巨制,乃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政治抒情长诗。《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被罢官,离开郢都往汉北流放之时写作而成。这时的屈原,心情惆怅,在朝堂上受到排斥,奸佞的污蔑,最终连楚怀王都怀疑屈原。使得屈原怅然而去,于是一路上忧愤难解,始作《离骚》,乃成此鸿篇巨制。既是在抒发自己被流放之后复杂的情感,也有对楚国朝堂的失望,为楚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浪漫主义的诞生——《楚辞》

楚怀王

《离骚》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在屈原的自述下表达了自己坚贞的情操,不二的忠心,以及君王重用奸佞的痛心。而离骚所展现的最多的以及最真挚的便是屈原的忠君和爱国不二之心。屈原在《离骚》中向我们塑造了一个节操高尚,不懈追求理想,不甘同流合污的高洁傲岸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有屈原面对楚怀王昏庸以及朝堂政治黑暗的控诉,不满。

凸显了屈原不肯与群小同流合污,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品格,以及其傲岸人格和不屈斗争精神。而在创作过程中,大量采用各种意象做比喻,例如香草美人等,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范例。《离骚》这一鸿篇巨制可谓影响深远,深刻的对后世的创作产生影响,题材,章句等。《离骚》千百年来被推崇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辞藻之优美华贵,另一方面更在于从其中所见到都屈原的为国担忧之心,这位伟大诗人的呕心沥血,却遭排斥。

祭祀之歌——《九歌》

《九歌》是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祀之歌的基础上加以改定并保留下来的,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以及巫鬼元素。在《楚辞》中一共有十一篇。分别祭祀至尊之神、云神丰隆、湘水之神、寿命之神、子嗣之神、太阳神、河神、山神;以及 阵亡将士之魂,此乃人鬼。除去首尾两章,《东皇太一》和《礼魂》分别为迎神曲和送神曲,剩下的九章以诗歌的形势描绘称赞各种神,语言优美,颇具楚地词风。《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同时也表达对神灵的赞颂和祭者的虔敬。以及包括阵亡将士的祭奠。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浪漫主义的诞生——《楚辞》

《山鬼》

首先《九歌》作为祭祀之歌必然带有祭祀歌特有的特点,因为是用来给巫祭神所用,所以带有明显的表演性,具有一定的戏曲因素,既需要载歌载舞,又要与神沟通。因此歌乐舞三者合一,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

善于描写人物心理,并且细腻深入,总的来说,《九歌》语言自然清新,例如《山鬼》情景交融,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刻画的细腻丰富,富于感染力。实际上这些根据原始祭祀歌改变而来的,更重要的是寄托了屈原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在其中吊念为楚国牺牲的将士们,寄托自己的情感,并加以对政治黑暗的控诉与抨击。最重要的是面对怀王任用奸佞的痛心。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浪漫主义的诞生——《楚辞》

湘夫人——湘水之神

另外,屈原的其他作品,例如《九章》这一组抒情诗,大致内容与《离骚》相似,主要叙述屈原在楚国的身世遭遇。因此更具纪实性,相比于《离骚》更具有考察价值,可以用来研究屈原的生平以及其思想变化历程。还有著名的《天问》,屈原对天发问,探寻宇宙万物变化的原理,从天地的形成到国家兴衰最终归结与楚国令人大失所望的政治现实。同时也看到了屈原孜孜以求的精神。

总结

在屈原之后,出现了一批深受屈原创作风格影响的楚辞作家,例如,唐勒、景差宋玉等,然而只有宋玉的作品流传后世。一方面是限于媒介的稀缺,还有便是战争中遗失过多。

楚辞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善于用华美的辞赋描绘,为汉代赋体文学的创作提供了范本。同时也开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另外在屈原出现大量比喻,例如香草美人,代指君臣,这一创作习惯使得后世文人借用此比喻,屡见不鲜。香草美人意象结合着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从而更富有现实感,更加充实。屈原不仅仅是在作品上的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其坚持不懈,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的节操,以及面对楚国黑暗政治下奸佞小人的诽谤,敢于奋起反抗的精神。

这样的精神,使得后世有识之士,代代传承,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气概。


黄伯思《翼骚序》

王逸《楚辞章句》

《汉书》

《楚辞》

班固《离骚赞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