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作常山趙子龍過五關斬六將,能像關羽那樣贏得生前身後名嗎?

遊客2176A


論名聲,關羽和趙雲兩個雖然都能名垂千古,但關羽之名顯然比趙雲之名高了幾個檔次不止,關羽到了現代已經成為一種信仰和崇拜,已經超過了關羽兩個字本身的意思,更成為華夏民族的一種文化,關羽已經成為與文聖孔子並列的武聖,而趙雲僅僅代表一個在三國時期小有名氣歷史人物,無法與關羽相提並論。

關羽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尤其是三國演義這本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作為劉備的結拜兄弟,在千軍萬馬中斬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為了忠義,降漢不降曹,立誓回到一無所有、屢戰屢敗的劉備身邊,忠、義、信、智、仁、勇都在關羽身上體現,這也是關羽能夠名垂千古的重要原因。

關羽

三國演義是小說,書中很多情節是作者主觀構造的,所以關羽身上有一些事也是虛構的,比如誅文丑,文丑在歷史上不是關羽殺的,是死於亂軍,真實歷史沒有記載是誰殺的,還有過五關斬六將,這事在歷史也是不存在,但關羽放棄曹操投奔一無所有的劉備卻是事實,除了這些,歷史上的關羽還有威震華夏的事蹟,敗曹仁、擒于禁、斬龐德、圍襄樊、威震華夏。

威震華夏的含金量非常高,三國任何一位武將都比上威震華夏的評價,關羽以一支偏軍打得最強大的曹魏節節敗退,于禁的七軍三萬人被俘虜,這在曹魏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有這麼大的損失,官渡之戰曹操都沒有這麼大的損失,赤壁之戰曹操損失的大部分都是荊州降軍,嫡系軍隊損失不超過一萬人,唯有襄樊之戰,讓曹操一生中頭一次有遷都念頭。

關羽

關羽在三國真實的歷史上被別人評價為“萬人敵”、“熊虎之將”、“為世虎臣”、“勇冠三軍”、“蜀小國耳,名將唯羽”,這些評價不僅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而是同時代關羽的敵人的評價,更顯得真實,所以對於三國演義來說,關羽並沒有增加多少神話的虛構,相比於真實的歷史,關羽在三國演義中是被矮化的武將,因為三國演義抬高了呂布。

相比於趙雲,則是被三國演義神話的一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最出名的莫過於長坂坡大戰83萬曹軍,赤膽孤心救出阿斗,以一人之力一佔斬殺曹軍五十多員將領,一戰成名,這一戰可以算是三國演義中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但在真實的歷史上卻是不存在的事。

趙雲

真實歷史上的情況是,趙雲是救了阿斗,不過沒有與曹軍發生激烈戰鬥,應該是屬於護送的性質,況且曹軍也沒有83萬之多,整個曹軍參與長坂之戰的軍隊總數只有5000個,沒有83萬,所以這一戰趙雲是被三國演義神化了。

如果除去這個神話的情節,來看真實歷史上的趙雲,那麼要遜色很多,真實歷史上的趙雲軍事能力一般,但人品和忠心非常好,真實歷史上趙雲最有名的是漢水一戰,孤軍誘敵深入,又使用空寨計智退曹軍,被劉備稱為一身是膽,除此之外趙雲沒有特別出色的戰績了,比較平庸,在蜀漢軍中的戰功不如後來居上的魏延。

趙子龍

趙雲在軍事能力上比關羽差了幾個檔次,但在對劉備的忠心上與關羽相差無幾,同時趙雲的人品是強於關羽的,趙雲非常仁義,一直是追隨仁義的劉備,數次勸諫劉備以百姓為重,而且還得罪了不少蜀漢權貴,比如劉備拿下成都後,準備拿錢財封賞臣下,但趙雲勸諫劉備不能這樣做,要像霍去病那樣大功未成要以百姓為重。

而關羽是看不起士大夫的,在蜀漢有些驕傲自大,就連與他一同為將軍的黃忠和馬超也有些看不起,所以讓關羽的人際關係非常不好,這是關羽的一個缺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所以對於整個人來說,有些缺點並不奇怪,也不影響關羽後來的地位。

趙雲救阿斗

關羽能被歷代百姓和統治者從下到上得到各個階層的崇拜,與關羽本身的特徵尤其相關,主要有兩點:

1、關羽在同時代的軍事能力超越,影響無人能及,這是真實歷史,不是三國演義。

2、關羽寧願放棄曹操現有的榮華富貴,而執意跟隨一無所有的劉備,注意那個一無所有的劉備,誰也不知道將來能不能成事,我們以上帝視角知道劉備後來建立了政權,但當時關羽離開曹操投靠劉備的時候,他怎麼會知道劉備將來能建立政權呢?沒錯,關羽不知道,他再次跟隨劉備就是忠心的體現。

趙雲與關羽

第一點是前提,因為關羽有著巨大的同時代的影響力,所以關羽受人敬仰,然後才是關羽的忠義,關羽的忠義為歷代的百姓和統治者所敬仰,百姓敬仰是因為關羽代表那個時代的忠義最高精神,統治者敬仰是因為統治者需要無數個你關羽一樣忠心不二的人來維護統治,不同的目的卻放在了同一個人身上,這就是關羽,成為後來的武聖關帝,看看現在的關帝廟遍佈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世界都是,已經成為戰神、財神、文神、農神,代表的是全方位的神,這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同樣也不是趙雲所能比得上的,即使趙雲能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而名垂千古,也達不到關羽的高度,因為趙雲沒有關羽那樣的軍事能力和影響力,也有關羽所經歷的離開曹操投靠一無所有的劉備的故事,關羽的故事幾千年只有這麼一個,是獨特而且唯一的,不是趙雲能夠替代的。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換作趙子龍過五關斬六將,能像關羽那樣贏得生前身後名。但是作者的立意就發生了極大變化。

一,趙子龍與關羽相比較,能明顯看出趙子龍的武功略勝一籌。

趙子龍保護諸葛亮弔孝,“周瑜部將皆欲殺孔明,因見趙雲帶劍相隨,不敢下手” ,是被趙子龍所震懾;關羽單刀赴會,是以魯肅為人質,使東吳眾將投鼠忌器,害怕傷害了魯肅,並非害怕關羽。

趙子龍穰山遇伏,獨力阻斷許諸、于禁、李典的聯合追殺,再槍挑高覽,擊敗張邰,全身而退。致使後來張郃、徐晃對其膽顫心驚;關羽在下邳雖殺退許諸、徐晃、夏侯惇,但無法脫身,被迫“降漢不降曹”,做了曹操的階下之囚。

二,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所斬殺的都是聲名不顯的一般將領,趙子龍誅殺那五個人並不困難。

關羽所誅殺的六將,分別是東嶺關孔秀、洛陽城韓福、孟坦、汜水關卞喜、滎陽王植、黃河渡口秦琪,這六個人都是無名之輩。與趙子龍單騎救主,長坂坡劫阿斗,萬馬軍中七進七出,斬殺曹魏五十餘員將領,不可同日而語。

假如讓趙子龍經過那五道關口,斬殺孔秀等五將,並非難事。

三,換作趙子龍過五關斬六將,《三國演義》塑造的“關聖人”的形象就發生了根本變化。

小說《三國演義》裡,關羽最出彩的事蹟分別是: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

其中,歷史上的華雄是孫堅所殺;文丑是死於亂軍之中;過五關斬六將純屬子虛烏有;僅僅水淹七軍和偷襲顏良可以認定是關羽所為。

小說《三國演義》用了許多文字就是為了塑造一個威震華夏的“義絕”、“關公”形象。羅貫中妙筆生花,使他筆下的這個人物成為了後代與文聖人孔子並列的“武聖人”。假如把過五關斬六將換成趙子龍,小說就不倫不類了。


初曉兒


趙子龍為救劉備的兒子阿斗(劉禪),從曹操的幾十萬大軍中殺個幾進幾齣。這難度要比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大的太多了,如果關羽換作趙子龍也能過五關斬六將!也可以美名遠楊,趙子龍隨然來到劉備陣營晚關羽幾年,但也是對劉備忠心耿耿。


隱者康司馬


一九五八年,毛澤東會見正定縣委書記楊敗魁時說:“正定是個好地方,那裡出了個趙子龍。”誰人不知趙子龍,他是有名的武神。為何這樣說呢?



一、忠比關羽

功高莫過於救主,趙雲長坂救鬥,截江奪主,兩次救劉禪於危難之際,可謂忠勇付漢室。

二、猛似張飛

當陽誰敢與爭鋒,趙雲單槍匹馬,直透曹營,砍到大旗兩面,奪槊三條,槍刺劍砍,殺死曹將五十餘員。

三、勇若張遼

漢中救出黃忠後,副將張著陷入困境,趙雲調轉馬頭,回身衝入敵陣,將張著救出。曹操不禁感嘆:“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

四、謀如張郃

也是這次漢中之戰,面對如潮曹軍,趙雲下令打開全部營門,以待攻擊。卻讓曹操以為蜀軍佈下埋伏,不敢進攻。劉備事後驚歎:“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五、義同太史慈

與劉備初遇公孫瓚處,便與劉備心意相通。不久之後,因奔兄長喪與劉備辭行。劉備執手垂淚,不忍相離,趙雲說:“吾定不負汝意!”幾年後,二人再次相遇鄴城。

六、謹堪于禁

馬謖失街亭,幾乎全軍覆沒。趙雲謹慎持重,親自斷後撤退,指揮若定,進退有度。曹軍不敢貿然攻擊,因此得以全軍而退。

七、貌有呂布

趙雲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一杆金槍舞的燦若梨花,再加上白袍白馬,絕對是個帥哥形象。

可以說,趙雲自加入劉備陣營,除了伐東吳,幾乎所有與蜀漢有關的戰役,他都參加。這一點不亞於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到為什麼不如關羽那樣有如此生前身後名呢?



首先是,與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評價有很多關係。

陳壽說趙雲強摯壯猛,是灌嬰、滕公之徒,著力突出了趙雲的“暴力”。而對關羽的評價則是有國士之風,還指出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這就一下子拉近了關羽與社會底層的距離,使關羽很接地氣。

其次是,與趙雲的兩次力諫劉備有關係。

一次是,劉備入蜀成功後,想賞賜諸將財物。趙雲堅決反對:“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復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

話說的好,但很讓劉備難堪:“好人怎麼能讓你趙雲做?我劉備是個壞蛋嗎?”

你看諸葛亮何時反對過劉備嗎?可見趙雲有違君臣之義。

還有一次是,趙雲裡諫劉備勿伐吳。包括諸葛亮都大氣不敢喘,趙雲又跳出來慷慨陳詞:“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宜先你滅魏,則吳自服。”

劉備剛剛稱帝,表明了漢賊不兩立的政治立場,趙雲這番話大掃劉備的興致。這給劉備火上澆油:“我劉備真是個壞蛋嗎?”

你看人家關羽,在劉備漢中大戰之際,悍然發動襄樊大戰,威震華夏,與大哥劉備花開兩朵,多有兄弟情深。

你趙雲呢,不懂政治,要不劉禪怎麼會在你死後追封你為“順平”侯呢,“順”就是柔賢慈惠,“平”就是執事有班。

總結:趙雲雖集所有武將優點於一身,堪稱典範,但是由於陳壽在《三國志》對趙雲關羽二人的評價側重點不同,再加上趙雲兩次力諫劉備,不免讓人產生了他有“沽名釣譽”之嫌。因此,趙雲就很難有關羽那樣的名聲。


閒將西話


過五關斬六將是演義中的情節,按照演義來說的話,趙雲的名氣已經不下關羽了,也不差過五關斬六將這一段。

衣帶詔事發以後,曹操殺了董承等人,又起兵東征在徐州的劉備。劉備被曹操擊敗逃走,關羽則不得不暫時依附曹操,直到得知劉備下落以後才離開曹操,過五關斬六將重新回到劉備麾下。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遇到的對手不強,最厲害的也就是洛陽太守韓福手下牙將孟坦,和關羽戰了三合還能詐敗而走。其他的孔秀、韓福、卞喜、王植、秦琪都是一合斃命,屬於雜魚中的雜魚。

單就對手而言,關羽斬殺過華雄、顏良、文丑等名將,擊敗過許褚、徐晃,相比之下殺這六人光從戰績來說並不算什麼值得一提的事情。帶著甘糜二位夫人過五關斬六將對於關羽最大的意義,是表明了他對劉備的忠誠,願意冒著極大的風險前去尋找,成就了他忠義的美名。

而趙雲在演義中也是頂尖高手,曾經殺死名將高覽,擊敗過張郃等人。至於死在他手下的雜魚就更多了,光長坂坡一戰趙雲就殺了五十多員曹將,從戰績來說他一樣不差這六個。

趙雲的忠心同樣也沒得說。劉備幾次兵敗趙雲都不離不棄。長坂坡一戰趙雲更是不畏困難,幾次殺入重圍終於救出了阿斗和甘夫人。

因此無論是從戰績還是忠誠角度來說,趙雲都不需要過五關斬六將來證明自己。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已經名氣不亞於關羽。


不沉的經遠


首先,即使在歷史上,趙雲的生前身後名已經非常高了。趙雲坂坡單騎救主、漢水救黃忠以少勝多、力諫劉備顧大義不要報私仇伐東吳這些事蹟,都不是三國志裡有的,而是裴松之注裡引用的一些野史資料。在劉備時期,趙雲主要擔負的是內勤、保衛之類的工作。

等到劉備入住成都之後,趙雲才開始擔任雜號將軍,至於他擔任中護軍等更高職務,是在劉禪繼位以後,這可能也說明,他確實做過救護後主的功勞,當然可能不會像演義裡那麼誇張而已。蜀漢時期,有諡號的官員很少。劉備時期,只有法正。後主時期,一開始也只有諸葛亮。等到蔣琬、費禕乃至來歸順的夏侯霸都有諡號之後,趙雲才和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一起被追諡。

從趙雲的歷史看,他在劉備時期,並沒有做太重要的工作,當然也沒有特別大的功勞,甚至很可能也沒有帶大兵團作戰的能力。趙雲升職主要是後主時期的事情,其中很可能也包含了劉禪念救命之恩的因素在。所以即使在當時,趙雲的身後名也已經不低了。

至於關羽的生前身後名,是歷代民間傳說加成,層層累積出來的,也並非真實歷史形成。所謂過五關斬六將,也不見三國志正史記載,屬於民間傳說的可能性大。

不過,中國的傳統歷史觀有一個特別大的優點,就是所謂“自古風雲多變幻,不以成敗論英雄”。所以關羽才能被後世不斷增加忠義、神勇的色彩,這是歷史的特殊機遇,倒不是某一兩場戰功可以得到的。

與關羽這樣的創始合夥人相比,趙雲是半路加入劉備陣營,和劉備的關係,遠不如關羽親密,重要性更是遠遠不如,自然也不會被作為忠義形象的首選來塑造。

不過,趙雲的形象經過演義塑造和民間打造,乃至包括電視、遊戲的改造,目前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是以英武的帥哥形象出現,也算是另一種生前身後名了。


閒聊三國


那必須是能的。

說給讀者

趙雲和關羽旗鼓相當,只是在集團中的位置不一樣,趙雲是庶系,關羽是嫡系,就這點區別。

下面我們從忠誠、勇猛和高義三個方面來說明常山趙子龍過五關斬六將為什麼也能贏得像關羽一樣的生前身後名。

論給讀者

1.忠誠無兩

長坂坡之戰時,趙雲率領部隊斷後,保護劉備的前軍先行。

但是因為帶著百姓,所以趙雲和劉備的夫人兒子落單了。

又趕上曹軍追殺,趙雲拼死相互,身上傷痕累累。劉備夫人見狀得知自己會成為趙雲的累贅,只好將劉禪託付給趙雲,自己投井自盡。

趙子龍身負重任,孤軍作戰仍不肯投降。單騎闖入曹操的萬軍大陣,絲毫沒有畏懼。

曹操感嘆,此將為何不能為我所用。

就這樣苦鬥數小時,子龍順利脫險,化險為夷。

拼死都要保證主公的兒子不受傷害,為了夫人的死內疚好久,這樣的臣子不能不說是忠誠無兩。

2.勇猛無雙

長坂坡當陽救主時, 趙雲可謂是勇猛無敵。

史料記載:子龍一身是膽!

子龍單槍匹馬挑落敵軍50多位將領,一戰威震天下。堪比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

筆者選出了其中比較有名的幾位,供大家參考一下。

張旭、“老槍王”韓榮、韓榮之侄韓瓊、同門師兄弟“槍王”張繡、曹操八大虎將之首許褚、典韋大哥典傑等。

個個在江湖上都是有頭有臉有名氣的武將,在子龍面前都是不堪一擊。

關羽護嫂,過五關斬六將,而且算是一對一單挑,中間也有時間休息。趙雲護主,單槍匹馬連續挑戰對方的群毆。兩相對比,數量上趙雲完勝。

3.高義沖天

子龍原在公孫瓚手下當差的時候,就事主至義。

在公孫瓚與袁紹的戰爭中,趙雲一人單挑文丑,槍刺鞠義,讓自己的主公公孫瓚安全撤退。

到了劉備手下,義氣絲毫不減,你既識得我這匹千里馬,我當義薄雲天對你伯樂。

長坂坡當陽救主,替劉備擋住後來追兵; 東吳裡伴劉娶親,幫劉備時刻認清自己; 平日時不離左右,護劉備安穩坐鎮帳中。

這樣的高義,贏來生前身後名是理所當然的。

評給讀者

子龍在忠、義、勇上對關羽是不遑多讓。

單是長坂坡當陽救主,就能抵得上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

兩人都是蓋世英豪,但是兩人在軍中的定位不同。

關羽是嫡系,理應成為封疆大吏,四處征戰。趙雲作為庶系,又不強求功名,所以被劉備諸葛亮當做心腹,常伴左右。

但是這並不影響兩人在歷史上的響噹噹的名頭。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既然上帝造人各有不同,我們何必糾結誰強誰弱,非要分個你高我低呢?!

對得起初心即好!!!


古今中外多少事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原本過五關斬六將就是作者羅貫中為了美化關羽而杜撰出來的,用來體現關羽的忠肝義膽。而子龍一生除了未被給予過重任。

關羽,字雲長,河東郡解縣,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武財神”。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其主要目的是封建統治者為了通過歌頌忠肝義膽,誓死效忠的關羽來教化被統治階級,以達到其統治需求。


青雲R


如果說過五關斬六將,就像獲得奧運金牌一樣,是能夠名利雙收,得到主角光環的,那換成常山趙子龍也是可以贏得生前身後名的。

所謂時事造英雄,任何一個人在當時當地做成了影響歷史進程的幾件大事,得到眾多人的一致認可,那這個英雄的主角光環就會落到他的頭上。

所以不管是關羽還是趙子龍,或者隨便換另外某個人,都沒有關係,主要還得看事件本身的影響力來定其生前身後名!

人生在世,機會來臨時,誰不想拼一把?拼成了光宗耀祖,身後留名;拼失敗了,也不妄來世走一遭,死時不留悔!








伊沭陽


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正可謂是一部經典之作。它以東漢末年為時代背景,當時官宦弄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而後以魏、蜀、吳三國為主。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天時,孫權憑藉長江天險,佔據地利;劉備仁德廣佈,佔據人和。三分天下,成鼎立之勢。在多年戰爭中,謀士鬥智,波瀾壯闊,悲壯慘烈,景象萬千。

在這部鉅著中,作者塑造了上百個性格各異的人物:劉備的仁德;曹操的奸詐;孫權的聰穎;董卓的殘暴;諸葛亮的智慧超群;周瑜的氣量狹小;呂布的反覆無常;劉表的無能;關羽、張飛、趙雲、許諸、典韋、張遼、孫策、甘寧……的勇猛,以及許許多多流星般劃過歷史天幕的謀臣武將,無不栩栩如生。

在這三方中我最偏愛蜀國一方,因為曹操陰險奸詐,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吳國孫權又太自私,只為自己著想,惟有劉備仁德廣佈。而在蜀國一方的人物中,我喜歡的並不是劉備,因為他心太軟,也不喜歡關羽,因為他太意氣用事,該斬不斬,華容道放走曹操最終鑄成大錯。更不喜歡張飛,因為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該想的不想。我最喜歡的是常山趙子龍,他英勇可比張飛,又像關羽那樣遇事鎮定冷靜,他千里尋明君,對劉備那可是忠心不二。自古城相會之後,便死心塌地的跟隨劉備打天下。他單騎救主就是最好的證明,在當陽縣與劉備失散,他尋來幼主,在曹軍重重包圍中,懷揣後主,殺退重圍,砍倒大旗面面,奪槊三條,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名。也賽過關羽那過五關斬六將。雖說劉備虎將眾多,但最終三國還是歸了晉,不免有些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