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課上像書法家,寫作業卻似“狗爬”,孩子家長先別急……

疫情期間

多數孩子在家上網課

家長不得不親身陪學
有不少家長髮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孩子練字時明明寫得不錯

為什麼一檢查作業

孩子的字就龍飛鳳舞、慘不忍睹

於是家長開始思考

到底是字帖練得不對

還是孩子寫作業時不夠認真


書法課上像書法家,寫作業卻似“狗爬”,孩子家長先別急……


其實

這是學生在初學練字階段出現的

“練字”與“寫字”分離問題

簡單說,就是

寫歸寫,練歸練


書法課上像書法家,寫作業卻似“狗爬”,孩子家長先別急……


寫字是學生的日常習慣性活動,課堂練習要寫字,課餘練習要寫字。練字一般卻是長期班每週一次課,一次也就2個小時,假期班也就是三個周,對於兩種書寫習慣的“拔河”,明顯“寫字”習慣勝於“練字”習慣。


作業負擔過重, 寫字求快不求美。現在的小學生基本上只要上了二年級就會比一年級加大一倍的書寫量,練習的生字難度也大大提高。“練字”與“寫字”的分岔用學生的話說,如果像練字那樣認認真真工工整整寫的話,作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不完成作業麻煩可就大了。


書法課上像書法家,寫作業卻似“狗爬”,孩子家長先別急……


難怪常有家長感慨:練練字有什麼用?速度這麼慢,就是練起來看看的,真正寫作業的時候,一點也派不上用場。這種“練字無用論”的形成,是對孩子書寫練字和平時作業之間未取得有效實用價值的無奈嘆息。


其實家長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的寫字問題,慢慢地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其實是一直在進步的,有些解不開的疑問也會迎刃而解。


書法課上像書法家,寫作業卻似“狗爬”,孩子家長先別急……


孩子的寫字問題是一個長遠的問題,一般經過培訓後,孩子基本能把漢字的筆畫、結構規律掌握了,只是動手能力跟不上去,這就已經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起碼不會走彎路,不會盲目練字。


對於作業的負擔,家長切勿過急地給孩子的字定一個好壞,揠苗助長,成長是一定需要時間和經歷來完成的,耐心等待是家長最需要做的。


書法課上像書法家,寫作業卻似“狗爬”,孩子家長先別急……


書寫是磨鍊性格,陶冶情操,增加個人文化底蘊的過程。一個書寫認真的學生,他的思維能力肯定嚴謹有序,做事也踏實有效,成績相應平穩優秀。


另外,家長一定要認識到的是學生在考場上的書寫,尤其是最後的作文是最需要放寬心對待的,因為學生在考場中這樣的應急情況下大部分腦力都用於作文構思,要做到跟平時寫作業一樣的水平也是比較不太可能的。所以對於練習時寫的字,平時寫作業時的字,考試時寫的字,家長對待這三種情境下的書寫質量要有遞減的思想準備。


書法課上像書法家,寫作業卻似“狗爬”,孩子家長先別急……


作業寫得又好又快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家長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要正確看待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具備寫好楷書的基礎上之後,學生可能會學習到楷書快寫的過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內在規律性,楷書快寫過程中一時的“倒退”,是必然的,但這是前進中的倒退,是為了質的飛躍而積蓄力量,如果能堅持走過這一段比較困難的歷程,離成功就不遠了。否則會前功盡棄。


也許小學階段的書寫都未能達到實用型快寫的效果,但是隻要打好了基礎,就為初中、高中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我們不應該為此放棄力量的儲備,要堅持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最終實現讓學生受益終身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