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频火了,背后的“昆明温度”超催泪

掌上春城讯滞留昆明,隔离了37天,李丽娜顺利回到湖北十堰。觉得有必要把自己感受到的“昆明温度”告诉世界,于是她看着之前在昆明每天拍摄的视频,写下了《致昆明的一封信》。

@昆明人,一定要细细看完她的视频和这封信,这段“完整的隔离生活”你将感同身受,更会为正生活在昆明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以下是李丽娜的信件内容:

致昆明的一封信——昆明温度

仅以此文,记录我因新冠肺炎疫情滞留在昆明的点滴感受。

昆明的温度——四季如春;

昆明的抗疫温度——36.5度;

昆明政府和人民——热情温暖。

感恩昆明政府统筹安排,感恩遇见的所有逆行者无私奉献,谢谢!

缅甸旅游第3天,国内疫情爆发,第6天准备返程的时候得知(湖北)全省封城。在地方政府、文旅和民航局的多方协调下,滞留了6个多小时的我们搭乘中国东方航空爱心航班由缅甸曼德勒飞抵昆明。

飞机落地后,昆明政府高度重视,在经过第一次体温测试之后,将所有旅客安置到临时留观点,期间多次测量体温。远在湖北的旅游公司也多方联系,在几个领队的配合下给游客提供餐食。大约晚上22点,昆明政府安排巴士分批次将所有游客安排至昆明维也纳酒店。走下巴士的那一刻,我感觉心里好踏实,不用流落街头了。

政府安排了执勤工作人员每天为我们服务。从测体温到整栋楼的消杀,再到针对中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等等,都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从小到大,我没经历过大病大灾,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心存侥幸,觉得病毒离我们很远。一直到2020年2月7日,缅甸包机的122人之中出现2人确诊。当时大家还在群里讨论关于确诊的那对母女的事情,回忆有没有与她们擦肩而过,谈论当时武汉民众的生活状态等等,我才意识到,病毒真的就在我们身边。

因为没有纸和笔,我用手机拍摄短视频来记录了我在昆明生活期间的点点滴滴,现在我已经回到了家乡,每每看着我拍摄的视频,每一段视频我都无比感动,昆明的气温四季如春,昆明的抗疫温度36.5度,昆明政府和人民的热情,让我终生难忘。所以,我给自己的隔离生活记录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它叫《昆明温度》。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感谢昆明政府,感谢所有执勤的工作人员,感谢昆明市民的爱心。

2月9日

每天我们喝到了昆明产的“雪兰”牛奶,我用房间的“普洱茶包”+“雪兰”纯牛奶制作了奶茶。

2月10日

每个房间都分发得有温度计,每天早上8点左右,我们会自报体温。我用中午收到的火龙果和酸奶搭配,制作了水果沙拉。

2月11日

我们中国人待客有句俗语:来这儿别客气,跟家一样。我觉得昆明把这句话诠释的淋漓尽致,工作不仅非常细致,细节也非常讲究。今天我用的是云南生产的“三七牙膏”。每个房间分发都有优氯净,每天早上洗漱完毕之后自行房间进行消杀。一系列工作弄完,执勤工作人员也差不多推着餐车到门口了。为了避免接触,每个房间门口都有一个塑料小筐子,每天的餐食都直接放在筐子里面。慢慢地形成了默契,如果门口没有放筐子,则表示不需要餐食。

2月12日

每天下午4点左右,执勤的工作人员会到每一个房间测试体温,询问身体状况。他们拿着测温枪的样子,像极了拥有绝世武功的大侠。这个新冠病毒最“爱”体质差的朋友,在此,我呼吁大家多锻炼身体,比如,打一打我们十堰的武当太极拳。

我承认,我想家了……

2月13日

说出来都觉得不好意思呢,住了7天又住了14天,床单一直没敢洗。抗疫期间,预防为重。执勤工作人员将所有房间的床上用品回收销毁并给我们换新了。一直到半夜,楼下还有大卡车的轰鸣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了。你想到的,他们都会为你考虑到,你想不到的,人家发自主人家待上宾的礼仪招待你。

所以,待着!不添乱,精彩地活好自己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

2月14日

滋滋滋……一听这个声音,我就知道今天楼层开始消毒了。穿着防护服的感觉我不知道,但是穿着雨衣的感觉我是体会过的。连续八层楼,里里外外的消毒,就算坐电梯也需要2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吧。

今天是情人节,仪式感还是要有的,行李箱里还有之前为旅途备的寿司材料,就着中午剩下的一点米饭,来个寿司安慰一下自己,纪念这个特别的情人节。

2月15日(上午)

早上接到通知要转移隔离点,每个房间发了一个二维码,扫开一看居然是新的隔离地点360度全景概况。感觉他们真的好细心~抗疫期间,我们一切听从安排,住哪里都没有关系,我们只怕影响到别人。感谢昆明政府和执勤工作人员,还有在关键时刻接待我们的维也纳酒店,怎么报答暂时想不出来,离开之前做好房间基础卫生,算是给主人家的回应吧。

2月15日(下午)

一系列的工作井然有序,中午负责转运的巴士来了,每个房间提前收拾好行李待命,接到通知后由工作人员带领下楼乘车。车程40分钟抵达昆明行政学院,经过工作人员的交接,分配房间,进门的时候扫二维码,有序分乘电梯,入住,体温测试。

2月16日

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新环境的第一天清晨,打开窗户,空气好清新,鸟儿叽叽喳喳。换了新环境,也换了执勤工作团队,除了医护,还配有警察、物业。这里一共10层楼,每一层楼都是分开隔离的,我们有三个微信群“医疗群”“服务群”“购物群”,这三个群的意思,我就不一一讲解了吧~应付少数留观人员(做到)井然有序不是大本事,同时应付几百个留观人员井然有序那才是真本领,不仅需要执行力,更需要团队的配合默契。

2月17日

上次剪头发好像是12月份,今天自己给自己来个洗剪吹服务,剪到一半呢,测体温的医护来了,看到我这个造型,乐了,能给别人带来欢乐,简直是神清气爽。

2月18日(早上)

早上去倒垃圾,发现清理楼层垃圾的工作人员连防护服都没有,十个楼层的垃圾鱼龙混杂,这种医学观察中心的垃圾是要特殊处理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楼层每天那么多垃圾。我无力改变别人,只能呼吁大家,尽量减少垃圾或者将垃圾处理一下再扔,减少他们的工作压力。

2月18日(晚上)

中午刷了一个视频,是韩国人丢垃圾的习惯,他们会将一次性餐盒洗过以后再扔,很好的习惯,之前也去韩国旅游过,他们的国民真的非常讲究卫生呢。我们领队也在微信群里呼吁大家,换位思考。晚餐后我去扔垃圾,发现在执勤工作人员的指示下,大家非常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了。我拍下了这一幕,一群人,一条路,坚持一直走下去,在一起,不容易……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们和他们也许此生不会相遇……

2月19日

在党校隔离的日子,我拍了很多的照片和视频,视野最开阔的地方除了楼道就是窗外的山坡。刚刚丢完垃圾准备回房间,就发现工作人员送午餐来了,我很想帮她开门,可是不能接触啊,我只能这样表达一下我的心情,不知道她看到我制作的视频里的五毛钱特效会不会很开心呢?

2月20日

来到党校五天了,翻看微信群里前几天发送的消息,我才知道为我们服务的是昆明第三人民医院和呈贡公安局还有佳颖酒店管理公司。每天一切留观流程照旧,随着《昆明温度》的持续更新,陆续刷到很多隔离在一栋楼的湖北老乡,还有执勤的工作人员。大家在网络上互动,彼此安慰,盼望着疫情快点结束。

2月21日

每天都会额外收到一块医用消毒湿巾,用于清洁。良好的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的,我的清洁工作不是每天都这么仔细,发出来也是呼吁大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2月22日

今天昆明的天气非常好,晴天,温度19度。群里的朋友发了一条爱心捐赠新闻,我们收到了爱心企业捐赠的饮用水。酒店管理的王经理给我发了搬运的场景,感觉好温暖。领取完毕,我和朋友一起整理了剩余的包装垃圾,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些简单的事情。

2月23日

下午的天空一片通红,分享一段唯美的天空视频,还有我拍摄的环境照片。背景音乐是:time will tell(时间代表一切)。关键时刻,祖国是你的后盾。

2月24日

为了表示感谢,我们五个旅游团队122人自发捐款购买锦旗,委托工作人员帮我们领取。我们也逐一收到了隔离后健康证明。然而湖北全省的疫情还比较紧张。我很想回家,可又觉得现在疫情最严峻,回去也只是添乱。所以我开始投递简历,找房子。打算在昆明先稳定一段时间。

2月25日

结束隔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锦旗和鲜花送给我们的抗疫英雄。由于不能聚集,我们每一层楼委托2个代表负责表达我们的意愿。但要行好事,莫要问前程。这段时间,真的、真的非常感谢,感谢你们舍小家为大家,时时刻刻守护者我们,最美逆行者。

隔离结束之后我厚着脸皮在昆明党校又待了一周,得知湖北除武汉之外疫情连续0新增,才返回湖北十堰。现在我已经安全抵达家乡,看着自己在昆明的点点滴滴,依然感动到泪流满面。昆明,谢谢!中国,我爱你!

记录人:李丽娜(湖北滞昆游客)

掌上春城记者:周晓雯

编审:周婷 吴晨萍

终审:李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