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汽势Auto-First|满江红

我们可以称赞或者歌颂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但是印象发明的背后不一定必须得有那么高尚的理由。丰田汽车就是。哪怕是陷入过全球的召回危机,也不可否认,丰田一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品牌之一。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行驶的丰田车。然而,丰田汽车里的母亲情节却并不为人所知。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丰田的历史1953年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3年以前的丰田与纺织著名。1953年至今的阶段以造车著名。纺织和汽车看上去丝毫不搭界,但是这两个阶段才是一个整体的丰田、完整的丰田。甚至可以说,正是当年的纺织才成就了丰田汽车。而现在的丰田汽车里,也还有着深深的纺织烙印。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当今,许多人都丰田的认识在于他的汽车。事实上,纺织才是丰田的基石。日本名古屋的丰田市,一个以丰田汽车命名的市,我多次访问过丰田的“产业技术纪念馆”,这里清晰地展示了如何从丰田的前身——丰田纺织起家,发展到现在丰田汽车的历程。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与欧洲汽车厂商的汽车博物馆大兴土木不同,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看上去并没那么“高大上”。我始终认为,欧洲的多家汽车博物馆是被供奉到类似于先祖的祠堂一般看待,而务实的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也就是纪念,远远未上升到供奉的高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在这个纪念馆里,第一件展品就是丰田纺织的一号纺织机,发明人是在日本被称为“日本发明之王”的丰田佐吉,丰田佐吉是丰田的第一任社长。纺织机是当时年轻的丰田佐吉在看到体弱的母亲辛苦劳动时,出于“用机械来帮助人”、“高效的生产好产品”的想法开发出来的。这台纺织机关键在于,当经线发生断裂时,就会自动停止机械运转,因此不会生产不良品。也不会把不良的产品流通到下一个环节。同时,丰田除了使用“自动化”来表示所谓的自动化(Automotion)外,还有人字旁的“自働化”这一词语。也就是说。在推进机械化的同时,还强调人的主导地位,以及高效生产高品质产品的思想。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如果说丰田佐吉打造了丰田的纺织帝国,那么,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则把丰田带入了汽车世界。如果丰田佐吉仅仅是为了减轻体弱的母亲的劳动强度而被称为日本发明之王的话,丰田喜一郎则带领丰田转型的开创者。而丰田喜一郎造汽车的理由也很简单。当时正值日本关东大地震前后,丰田喜一郎正在英国留学。那时的英国和日本如同两个世界,英国大街上已经是车来车往,刚刚经历过关东大地震的日本则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丰田喜一郎想,日本国民也应该开场自己的汽车。同时,他也意识到纺织将成为没落的产业。于是,留学英国的丰田喜一郎,把丰田的纺织技术专利以不菲的价格卖给了英国,并把所得的技术专利转让费用用在了战略转型上,由纺织进军汽车行业。今天看来,丰田喜一郎进入汽车行业的理由,和李书福进入汽车行业之初“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的道理一样简单。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事实上,丰田最初进入汽车行业也异常艰难。丰田取名AA的第一辆汽车也是模仿美国通用雪佛兰,后来丰田也曾经模仿过福特旗下的车型。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至今,在丰田的汽车生产线上,依然可以清晰听见可见丰田纺织模式的烙印,例如工厂生产线上设置了用于紧急停止的拉线开关“Andon”,在发现生产线发生异常的时候,工人可以通过它来停止生产线的运转。对于工厂,从经营角度来说,停止生产线意味着莫大的损失,但是在丰田工厂里的每一个人都彻底的贯彻“不生产次品”、“不让次品进入下一工序”的思想,因此当工人们发现问题时,会毫不犹豫的拉下开关,发现问题点,从而进行改善。按照日本企业的习惯,即使万一失败,也不会追究个人的责任。再加上深入丰田人心中的“改善”意识,营造了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鼓励不断挑战的工作环境,这就是丰田的品质驰名世界的重要因素。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尽管现在的丰田以制造汽车文明,但是丰田的纺织依然大有用途。现在丰田汽车里的织物面料就是由丰田纺织提供的。从1953年转型汽车行业,丰田的造车历史也不到70年时间,这与中国的一汽、东风的历史相差无几。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影像:丰田博物馆 半数纺织半数车

而当丰田已经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王者的时候。我们的一汽、东风,我们的国产汽车,仍然连本国市场的局面都难以打开。要知道,丰田创立之初,仅仅是为了减轻母亲的劳动强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