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從傳統文化角度講,其歷史遺存具有不可再生性,即歷史古蹟具有了解歷史並服務未來的重要意義。特別地,我們對其中不可移動文物實施分級保護和管理,包括了,從國家級到省市縣區級以及文物保護點等六個級別。就最高級別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說,第一批至第七批的總數量接近四千三百處,文物大省山西高居首位超過四百五十處,省會城市太原基本處於中游水平。下面,對太原市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其以降的代表性不可移動文物進行補遺,如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等。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大學堂即山西大學堂,這樣的近代高校建築舊址全國不少見,山西大學堂舊址有幸地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源於其初創歷史重要性和中西結合代表性。

因為,創立於二十世紀初期的山西大學堂即今日山西大學,和創立於十九世紀末期的京師大學堂即今日北京大學以及北洋大學堂即今日天津大學,合稱中國近代三大學堂,曾經共同譜寫中國近代高等教育新篇章。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作為清朝末年的內陸省份山西,能夠和沿海地區京津兩地同樣產生中國近代真正意義的大學,與當時的英國來華浸信會傳教士李提摩太關係密切。

原本被派往山東傳教,在光緒年間特大旱災中得知山西災情要比山東更加嚴重以後,立即趕往山西投身賑災當中,並從海外募集白銀二十萬兩用於賑濟山西災民,獲得山西百姓感激和山西巡撫認可。

由於此舉和日後傳教的雙重影響,包括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期間李提摩太被官聘為山西顧問,在庚子事變中最為嚴重的山西教案發生後,李提摩太利用清政府以及李鴻章對於其協調和處理事變與教案的看重,適時地提出劃撥部分賠款興辦山西教育的主張和建議,合計白銀五十萬兩,並獲得清政府以及李鴻章的同意。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李提摩太獲全權負責的新式教育為中西大學堂,不過,山西巡撫岑春煊在清政府訓令下已經成立山西大學堂,校址設於現在太原市兒童公園南湖的明清時期太原貢院,由現太原市公安局院內的明代晉陽書院和現山西省省政府西側的清代令德書院兩處合併形成。

隨後,李提摩太主議,將中西大學堂和山西大學堂合辦,仍舊稱為山西大學堂,但是,先辦的山西大學堂為中學專齋而後辦的中西大學堂為西學專齋。就山西大學堂所屬各部舊址看,基本上集中在清太原城的東南方向即文運所在。

中西大學堂最初也在距離太原貢院不遠處的皇華館即古代主副考官居所,待到山西大學堂確定了新校址即現在的侯家巷以後,華人負責中學專齋和李氏負責西學專齋一起遷入,開始了舊學改革與新學探索。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作為中國近代三大學堂之一的山西大學堂,因為是英國人李提摩太傾力創辦,不僅教學模式包括建築風格,都具有明顯的英國特點,這不同於日式的京師大學堂和美式的北洋大學堂。

現存的山西大學堂主建築,無論整體外觀還是局部設計包括裝飾顏色都較為突出地展現英式情調,並借鑑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和特點。

主樓居於中央和頂部設置鐘樓以及兩層翼樓分列左右的對稱佈局,就有濃郁的中西合璧建築理念,主樓的拱券門和圓形窗以及翼樓的券窗和直窗等,樓頂的女兒牆尤其狹窄的窗間牆包括牆體的暗灰色等,更屬中西融合且偏重英式面貌,直線條以及弧線條包括斜線條等相融合,簡潔生動當中甚至略帶教堂建築的嚴肅穩重。

可以說,西方古典建築元素在這裡多見同時也隨處可見中國傳統建築形制,例如,主建築正牆的方形壁柱和院牆的圓形列柱等或仿科林斯式柱頭或仿托斯卡納式柱頭,又如,主建築山牆的變異鑊耳形和院牆的簡易束腰須彌座等。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督軍府即山西督軍府,這樣的近代官府建築舊址各地也留存,山西督軍府舊址可以說已成為歷史延續最為長久之一,距今超過千年時間。

北宋初期,宋太宗趙光義攻滅北漢都城晉陽以後,火燒外加水淹對其進行懲罰,並命大將潘美在被毀晉陽西北的唐明鎮重建太原新城,這個時候,潘美已將帥府安置在原來的晉文公重耳廟的裡面,往後歷代,成為山西地方政權治所。

山西督軍府舊址為坐北朝南和中軸佈局以及左右對稱,其建築群主要包括了傳統重簷歇山式門樓和中西風格相融的淵誼堂以及梅山會議廳與梅山新鐘樓等配屬建築。

明清風格明顯不過清代風格為主兼有西方文化特點,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都具一定的建築歷史和建築藝術的可讀性與欣賞性。例如,門樓簷下仍舊保留斗拱設計而配屬建築多用額枋不施斗拱且彩繪繁複以及雀替精美等,又如,淵誼堂的西式券窗和直窗以及頂部三角門楣包括中式雙簷前廊和黃綠琉璃裝飾等。

從北宋開始到解放以前,現存山西督軍府建築,屢經修繕擴建而兼具中西風格,包括山西省省政府搬遷以後的當代修復和整體新建。它的經歷與變化,同宋元明清及其以降的山西曆史榮辱興衰堪稱同步。

例如,宋代的幷州治所在和金代的河東路治所在以及元代的行中書省治所在,又如,明代和清代的山西巡撫衙門所在以及太原辛亥革命以後的山西督軍府所在,再如,抗戰初期的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所在和日偽時期的山西省行政公署所在以及解放後期的太原軍事管制委員會所在,包括,新中國成立後山西省省政府所在等。

如今,山西督軍府舊址正在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並在不久將來呈現嶄新風姿。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古城牆拱極門也就是明城牆小北門,屬於被複建的擁有六百多年曆史的土木磚石建築舊址,代表和折射了明清時期太原城宏偉風貌。

拱極門是標準名稱而小北門是民間叫法,約略可以窺見太原城最為錦繡一面和最為輝煌一頁,雖然,如今只是一段城牆和一座門樓,然而,透過這段城牆和這座門樓,會讓我們穿越時光並回到過去而一睹明代的太原城之壯麗景色。

明代立朝以後就非常重視邊防,為此,明太祖朱元璋將三子朱棡分封為晉王並就藩太原府,為明朝初期九大塞王之一,同樣著名的還有就藩北平府的四子燕王朱棣。

朱棡於洪武九年對北宋後太原城實施除西邊汾河外的東南北三面擴建,主持者為永平候謝成即朱棡岳父也是明朝開國功臣之一。

擴建以後的太原城,周長二十四里,牆高三丈五尺,共開有每邊兩座合計八座城門並立有每門一座合計八座門樓還建有每隅一座合計四座角樓,這在當時北部邊塞城市當中可謂首屈一指,還被嘉靖年間著名儒吏王世貞讚歎為神京所不如也。

現存的拱極門只是其中一座城門外加翻新門樓以及重砌城牆,其餘的隨著時間流逝幾乎都已蕩然無存。

拱極門及其附屬建築能夠唯一倖存下來,也是因為太原解放戰役中此處被部隊最先攻佔和太原解放戰役後位於部隊軍事靶場內,併為慶祝太原建城兩千五百週年依照明代形制整體復建。

就如今的拱極門和門樓以及城牆看,明代建築風格和特點較為突出,例如,門樓的重簷歇山頂和簷下的多攢平身科以及城牆的磨磚對縫包括彩繪的圖案甚至色調等,既有明代自身特點也有前後傳承風格,不似唐風簡樸更沒有清式浮豔,顯得雄渾而整肅且巍峨而莊重。

除此以外,與上述建築遺存例如明代拱極門尤其明代太原城具有密切關係的,還有太原皇廟和晉王府以及朱棡墓等,包括,一度成為太原城中心的已消失鼓樓與各地各城必建的尚留存城隍廟等,其中,歇山式四滴水的太原鼓樓可比歇山式三滴水的北京鼓樓與西安鼓樓等。若有時間和有興趣以及有條件情況下,或可觀覽。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注:本文部分圖片引用自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大學堂和督軍府以及古城牆拱極門--太原地區傳統文化巡禮補遺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