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歲妹妹一路成長為帝國皇后,最後竟落得如此結局,可嘆

漢武帝劉徹十六歲繼承皇位,年紀輕輕,身體強壯,常到姑媽館陶公主家裡做客,飲酒閒談,感情非同一般。

從三歲妹妹一路成長為帝國皇后,最後竟落得如此結局,可嘆


當漢武帝還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時,到姑媽家裡玩,帶著姑媽家三歲的妹妹阿嬌抓蟋蟀,過家家,起勁得很。姑媽看在眼裡,心裡甜滋滋的。一天,姑媽捧著小太子的臉蛋問:“徹兒,阿嬌給你做媳婦好不好?”徹兒望著阿嬌,再看看姑媽,拍手直笑說:“好啊,阿嬌做我媳婦,我要造個金屋子把她裝起來。”這就是有名的“金屋藏嬌”的故事。後來,阿嬌果然嫁給表哥,就是陳皇后。

成婚初期,漢武帝愛皇后,也常到姑媽兼岳母的家裡玩,招待的既親切又豐盛。可是陳皇后年紀漸長,漢武帝的妃子越來越多,失寵的日子到了。阿嬌越想越氣,竟聽信女巫楚服的唆使,做了一個木偶人,寫上皇帝的名字,埋在地下,天天詛咒,只望皇帝發瘋快些死。

從三歲妹妹一路成長為帝國皇后,最後竟落得如此結局,可嘆


陳皇后這種沒理性的小動作,終於被發現了。漢武帝大怒,派御史張湯追查。張御史是有名的酷吏,好用重刑,窮追猛打不放鬆,得勢不饒人。他從女巫身上突破,牽扯出三百多人,不分青紅皂白,一起誅死了。漢武帝再也不念什麼“金屋藏嬌”的孩子話,下令收回皇后的玉印和綬帶,送入長門宮冷落起來。

姑媽慌了,親自求情。漢武帝說:“阿嬌的行為太過分了,不得不廢,免得別人說閒話。不過一切待遇不變,長門宮和原來的上宮是差不多的。”

陳皇后每天哭泣愁苦,以淚洗面,又妒又恨,又怨又悔。她聽說司馬相如的文才極好,託人請進來,設宴招待,訴說自己的苦楚,希望他能幫助寫成文章,用來感動皇帝。司馬相如也著實同情陳皇后,便以他的生花妙筆和熱烈感情寫成一篇有名的《長門賦》,著力渲染皇后獨住冷宮的寂寞和思念。陳皇后看了,非常感激,認為寫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便送給司馬相如和他的妻子卓文君一百斤金。

從三歲妹妹一路成長為帝國皇后,最後竟落得如此結局,可嘆


漢武帝不久也看到《長門賦》,大受感動,就把陳皇后從冷宮裡接出來,和自己的妹妹也是自己的皇后重歸於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