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三國最可惜的名將:雖有練兵之才,卻未遇明主,可悲!可嘆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我的文章,大家如果有什麼感興趣的歷史話題,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私信我,共同交流。

東漢末年,諸侯混戰,這期間湧現出一大批武藝超群、文武雙全的名將。

遇到伯樂者,可以一展所長,名垂千古;相反,未遇明主者,不僅無法施展平生所學,而且,還會因此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在三國眾多名將中,最為可悲的要屬陷陣營統領——高順。

三國最可惜的名將:雖有練兵之才,卻未遇明主,可悲!可嘆

初掌陷陣營,展現曠世練兵之法

高順,早年就跟隨呂布征戰四方,對呂布可謂忠心耿耿。由於呂布早期在幷州,經常要跟來去如風的遊牧民族作戰,所以,高順針對遊牧民族的特點訓練出了一支人數在七百左右的步兵,名曰“陷陣營”。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會疑惑,步兵怎麼能夠對付得了騎兵呢?

高順的訓練的這支步兵可不是一般的步兵,而是一支重甲步兵。

三國最可惜的名將:雖有練兵之才,卻未遇明主,可悲!可嘆

據王粲《英雄記》中記載: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所以說,在面對草原騎兵的攻擊時,高順可以利用士卒身身上的重甲和盾牌進行防禦,然後,再結合長槍,組成刺蝟一般的軍陣,讓草原騎兵“無處下嘴”,只能眼睜睜看著騎兵一個個慢慢的倒在高順率領的步兵陣中。

由於高順不好飲酒,再加上與士兵同甘共苦,所以,陷陣營的士兵都擁戴高順,於是乎,在他的率領之下,“陷陣營”可謂是戰必勝,攻比取,打出了赫赫威名。

機智平叛卻被奪兵權

公元196年,呂布手下一個名叫郝萌的將領被袁術策反,進而發動叛亂,偷襲呂布鎮守的下邳城。

由於是夜裡,雖然呂布殺退了叛亂,但卻不知道是誰背叛他,這時,機智的高順站了出來,問道:“不知主公在混戰中可曾聽到什麼異常嗎?”

呂布想了一下道:“我聽到了一個河內人口音!”

三國最可惜的名將:雖有練兵之才,卻未遇明主,可悲!可嘆

高順立馬想到了郝萌這個河內人,於是,在獲得呂布允許下,他率領陷陣營趁著黑夜對郝萌的駐地發其進攻,僅用了一夜的時間就全殲了郝萌叛軍。

看著天亮歸來的高順,呂布高興之餘,對高順手下的陷陣營忌憚不已,聯想到昨晚的反叛之事,竟然命令高順將陷陣營的指揮權交給他的小舅子魏續,戰時再行歸還。

於是乎,原本平叛有功的高順反而被奪了兵權,這著實讓人大跌眼鏡,為高順感到不值。

無悔恨,破曹劉,顯陷陣之威

公元198年,呂布反叛朝廷,依附袁術,準備進攻劉關張三兄弟鎮守的小沛,這時,呂布想到了高順,因為只有他能夠將陷陣營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於是,呂布命令高順、張遼進攻劉關張三人鎮守的小沛,再次獲得陷陣營指揮權的高順,內心非但沒有絲毫恨意,還坦然接受命令,率軍前往小沛。

曹操知道後,命令夏侯惇派兵增援劉備,不料,遭到高順的埋伏,被高順部將曹性射瞎左眼,部隊也被高順的陷陣營給擊敗了。

三國最可惜的名將:雖有練兵之才,卻未遇明主,可悲!可嘆

解決完援軍,高順可以專心進攻小沛,面對關張這兩位“萬人敵”鎮守的小沛,按理來說,應該是個比較難啃的“骨頭”,但是,高順絲毫不懼,身先士卒的他率領陷陣營迅速攻上了城頭,一舉攻下了小沛,殺得劉備落荒而逃。

此役,高順憑藉手上這支不足千人的“陷陣營”先後擊敗曹劉名將關張和夏侯惇,著實讓天下諸侯震驚不已!

遭猜忌,兵敗身死

公元198年九月,曹操兵圍下邳城,陳宮向呂布建議,讓呂布率軍善於野戰的幷州鐵騎出城紮營,高順率領陷陣營守城,互為犄角。

但是,呂布卻聽信老婆的話,懷疑高順的忠心,擔心自己一出城就會腹背受敵,無處容身。

結果,正當呂布猶豫之際,曹操抓住戰機,水淹下邳,呂布自己也被他自認為的親信魏續、侯成、宋憲三人捆綁起來,交給了曹操。

三國最可惜的名將:雖有練兵之才,卻未遇明主,可悲!可嘆

呂布被殺之後,高順誓死不降,曹操雖佩服高順的忠心,但是對高順和他的陷陣營忌憚萬分,所以,無奈之下,只能狠心處死高順,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高順的一生對呂布可謂是忠心耿耿,然而,屢立戰功的他卻屢遭猜忌。

縱使如此,高順和他的陷陣營也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所謂,空有曠世奇才卻未得其主,惜哉!痛哉!

感謝大家的支持,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不妨在留言區分享或是私信給我,共同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