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說的哪句話最終使自己在政治上處於孤立無援的地位?可嘆

岳飛作為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悲情英雄,有很多經典的名言流傳,像“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是用來激勵人應該在年少時候發奮努力的,而像“靖康恥,何時雪,臣子恨,何時滅”則是用來激勵人們創建夢想的,還有“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說的則是人生寂寞的那一些時光。

岳飛說的哪句話最終使自己在政治上處於孤立無援的地位?可嘆

當然流傳最廣的還是那一句著名的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寧矣”,這是宋高宗在和岳飛閒聊時提及的話題,天下什麼時候可以太平的時候,岳飛擲地有聲的回答。

天下人聽後都為之振奮不已,認為岳飛確實是千古豪邁。但岳飛的這句話,透露出來了他為何之所以無法抗金成功,甚至於連自己都落得了一個冤死風波亭的慘烈下場。

岳飛說的哪句話最終使自己在政治上處於孤立無援的地位?可嘆

這句話擲地有聲,但當時的天下肯定說不上是太平的,遼國、金國、西夏、大理、吐蕃等等國家虎視眈眈,尤其是金國與遼國經常發動戰爭,這個時候岳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便將天下不太平的原因,直接歸咎到了文官集團與武官集團。

這也就意味著他直接得罪了文官集團與武官集團,引起了眾多文武官員的不滿,將自己陷入了徹底的孤立。

同時這也意味著岳飛無法長期穩定地統領下屬,為什麼呢?因為“大家出來打工,不就是為了賺錢嘛”,不管是到岳飛手下當兵還是到秦檜手下做事,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能夠賺到比較多的錢,能夠擁有比較好的生活。

但是岳飛說要“不愛財,不怕死”,在一開始的時候還可以為了理想而堅持,但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若要是長期下去的話,就肯定會有人的思想開小差。當然岳飛的要求絕對是對的,他的思想境界令人敬仰,然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就是這個道理。

岳飛說的哪句話最終使自己在政治上處於孤立無援的地位?可嘆

事實上秦檜與張俊在籌謀對付岳飛的時候,也確實是利用了這一點,他們誘導岳家軍中的都統制王貴與副統制王俊兩人,對岳飛的心腹愛將張憲進行誣告,隨後迅速波及到岳飛,可以說若是岳家軍中真正的鐵板一塊,縱然秦檜有著千百毒計,那也是無從下手的。

貪財怕死是人的本性,真正能夠做到不貪財不怕死的人很少,那都是具有非常深厚的精神道德修養,可以稱為賢人聖人一類的人物,岳飛自己固然是有著這個精神修養,但是他以此去要求自己的同事與下屬,自然就難免陷於孤立無援的困境,最終下場淒涼。

但不管怎樣說,岳飛依然是我們心中的民族英雄,值得我們敬仰與愛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