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嘆!她們天生麗質而且花容月貌,可還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三國演義被譽為是描寫男人戰爭的書籍,書中出場的女性極少。即便有提到,也著墨不多。貂蟬就是這其中為數不多之一。同時她也是我國四大美女之一,有著閉月之容。和其他三位美女一樣,她們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要麼成為了權力集團相互鬥爭的犧牲品,要麼成為族與族間利益的交換品,或者乾脆就是君王個人的附屬品。

雖然有著羞花閉月,落雁沉魚的容貌,這是上天賜給的資本。然而作為女性,她們根本無法把控自己的命運,在封建的舊時代完全聽人擺佈,讓人不禁感嘆紅顏命薄。

可嘆!她們天生麗質而且花容月貌,可還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貂蟬

西施是一小村莊的浣紗女,她是春秋後期的越國人。在溪邊浣紗,空閒時間會對著溪水整理容顏。連水中的魚兒看到都自愧不如,所以都悄悄藏了起來,因此有了“沉魚”的美稱。如果不發生吳越間的戰爭,相信她在小村莊中一定能快樂逍遙的過上一輩子平靜的生活。

然而一切都在越國大夫范蠡的一次出行中被改變了。此時越國已在吳越之爭中敗北。越王還以人質的身份在吳國做馬伕。范蠡採納了文種的建議,效法西周時期,姜子牙用妲己迷惑紂王之舉,施美人計來迷惑吳王。也許是冥冥中自有註定,范蠡與西施不期而遇了。在驚為天人的同時,他也為西施感到不值。可是沒有辦法,為了復國,自己都可以把命丟掉,何況一名女子,還有什麼捨不得的。從此吳王真的很寵愛西施因此荒廢了朝政,最後越王復國成功。但西施在這場鬥爭只是一個犧牲品,後世又有誰會記住她的功勞?

可嘆!她們天生麗質而且花容月貌,可還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西施

同樣擁有閉月容貌是東漢末年的貂蟬。她原是王允的義女,王允與董卓不和,一直想法除掉政敵。可自己能力實在有限,只能暗自嘆息。在一個月夜,懂事的貂蟬將這一切看在了眼裡,默默的來到後花園的亭子中替父親祈禱。因為她的容貌實在太美豔,所以天上的月亮也迫躲進了雲裡,“閉月”的名稱由此而來。

王允利用了卓和布都好色的特點,將貂蟬分別獻給了這二人。因此導致二者不和,再加上貂蟬在中間煽風點火,使二人的矛盾激化,最終布一怒之下殺了卓。王允的目的達到,但可憐了貂蟬,被後世人視為紅顏禍水,她同樣是王董集團爭鬥的犧牲品,可以說因為她的犧牲而成全了王允。

可嘆!她們天生麗質而且花容月貌,可還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王昭君

王昭君是西漢元帝時期的人,天生麗質,而且通曉琴棋書畫,成年後被選入皇宮待詔。西漢時期,最令人頭痛的就是邊疆的少數民族匈奴的問題。從漢朝初期,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匈奴不斷騷擾邊境,給百姓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朝廷解決這一問題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武力解決,不過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另外一種損耗較少的方法就是和親,派自家的公主或是掛名的公主,遠嫁匈奴等少數民族地方成為該地的皇后,從而達到安撫的目的。

可嘆!她們天生麗質而且花容月貌,可還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楊貴妃

很不幸她成為了漢族與匈奴之間的利益往來的交換品。就是利用王昭君遠嫁匈奴,換取邊疆的和平安定,這是代價最小也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一種方式。作為和親的對象,容貌方面肯定沒得說,一定是萬里挑一的。王昭君在去和親的路上,由於思念故鄉,悲從心來,情不自禁的撥動琴絃彈奏了一首悽婉的樂曲。途徑的大雁也因為優美的旋律停止了飛翔而從天上掉了下來。與其說是被琴聲打動,不如說是被昭君的美貌打動更為貼切。儘管擁有絕世容貌,當她依然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背井離鄉的遠嫁,終老異鄉。

相比前面三位,楊玉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幸運的,不用遠嫁,也不用被當成物品被人送來送去。但她又是不幸的,一生一世只能淪為唐玄宗的附屬品,甚至在唐玄宗落難的時候,還要出來替他擋槍,最後用上吊自殺才平息了禍亂。唐玄宗看重的無非是她的美貌,貪圖的無非是她的天生麗質,但無奈的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她也不例外。朝政治理不好,與她何干?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女性,她所能做的就是憑藉自身的資源和才華來博取君王歡心,獲得高人一等的地位,這又錯在何處?

可嘆!她們天生麗質而且花容月貌,可還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唐玄宗

楊貴妃是以肌膚靚麗而出名,這與她喜歡泡溫泉是分不開的。唐朝的很多大詩人都對她的容貌,沐浴,歌舞等有深入的描寫。如李白的名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佛偈露華濃”說的就是這麼一個場景。同時,也因為貴妃的容貌出眾,在初入皇宮的時候,有一次正好觸碰了含羞草這種植物,導致草的葉子捲起,她也因此獲得了羞花的美稱。

可嘆!她們天生麗質而且花容月貌,可還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四大美女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四大美女,如今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她們真正的模樣沒有人知道,是否真的美貌出眾也無從知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封建的舊時代,她們無一例外毫無地位可言。只能作為各種勢力手中的一枚棋子,任人擺佈,其命運著實令人嘆息。幸運的是我們當今的社會男女完全平等,女性們的命運完全由自己把握,再也不會成為誰的犧牲品,誰的交換品或是附屬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