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被取過綽號,你們認為取綽號是校園霸凌還是開玩笑?

糖寶寶的七七



前段時間讀古龍先生的《七種武器》,霸王槍的故事中說到聰明的丁喜和憤怒的小馬,古龍先生說,人的名字或許有錯,外號卻錯不了,即外號最能準確地形容一個人。讀完那個故事,我打開手機便籤,記下了從記事起到現在朋友們給我起的外號。

因為遺傳,我是少白頭,小學時被班上同學稱為胡益老頭,高中則被現在最好的一位朋友稱為 Old Man;因為是班幹部,中學時被女同學稱作班長,被男同學稱為班副,我兩個職位都幹過;因為話癆,大學期間被宿舍損友喚作嗶胡。聽人說,隔壁班的同學都叫我正直哥。

想來想去,其他稱呼都是因為外在,大概只有正直哥是因為我的性格吧。一路走來,師長都勸我做人要“圓滑”點,爸媽則教導我不要那麼古板。對,我一直都是一個不知變通的人,說好點是堅守原則,不好聽的話是呆板木訥。我遇到的每個班主任都有識人之能,不論我擔任什麼職位,總讓我(分)管紀律。因此我一直和班上同學感情不好,甚至處於敵對情緒。大學時我吸取了教訓,競選團支書失敗,輔導員讓我當紀律委員,我果斷拒絕了。

後來我和班上多數同學關係仍然不好,這和大學本身有關,往深了想,原因還是在我身上,我已經習慣孤獨了。索性“高尚”地獨行,向內心拓展。所以,我又花時間泡圖書館,看書,寫作。

其實,你說我一定是一個正直(或者說高尚)、孤獨(或者說孤僻)的人嗎?我不是,儘管不少朋友說我古板,七大姑八大姨都勸我外向些,被隔壁班稱為正直哥,幾乎已經如包拯、海瑞一般在自己的圈子裡有了名聲,但是我自己覺得我是最狡猾、最能將就的人了。據理力爭這事兒從沒發生在我身上,因為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信什麼。我也不會花十分力氣將一件事做到最好,最多做到七分;對,還有不少人說我認真、踏實,他們看錯我了。以前倒覺得這是誇獎啦,現在終於明白是換個說法說我笨。

看名家傳記,那些偉大的人總有點怪癖,比如牛頓爵士終身未娶,黑格爾一生未離開自己生活的小鎮,喬布斯性格暴躁獨裁。當然,我若只看到他們身上的這些特點,那麼我就還沒有理解他們為什麼成功。不過一個沒有什麼特點的人,不會讓人因為某個特點記住你的人,沒有壞運氣的話是不會有什麼出色的成就的。突然覺得以前的自己很可笑,有抱怨過上天為什麼不讓我如愛因斯坦一樣得自閉症,如愛迪生一般耳朵失聰。

倒不是接受不了自己可能就是如此一個人了,只是想到自己不過如此覺得有點悲哀。一個人,我們且不說他能獲得多大成功,成就怎樣一番偉業,單說其能獲得周圍人的佩服這一點,一定是因為他有某種特點。僅說好的一面似乎也不對,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遺臭萬年的豪氣也是少有人能有的。能夠被人稱為鐵公雞的人,比總是被人以姓名相稱牛逼多了。

最近兩年對我影響最大的羅輯思維羅振宇,他每天早上發一段 60 秒的語音的堅持便讓我佩服不已。今晨(5月19日)的語音,他幫和菜頭做廣告,推廣一個應用“鑑鑑”,一個匿名應用,匹配通訊錄後,你可以點評通訊錄中任何一人,若是對方也安裝了這個應用,就能看到你的點評。或許是要匿名這個遊戲才玩得起來吧,在“黑影人”的面具下讓人性中的惡來發酵,推熱這個應用。不過,我們應該讓它實名的,還沒有因為性格得到一個響亮外號的朋友,面對面、打電話、發短信、聊微信,問你的朋友吧,他對你的評價是什麼,一圈問下去,若你是一個放在人群中無法辨識的人,那麼還是趕緊思考轉型吧。倒不是要你去譁眾取寵,只是你可能需要培養一個愛好了,掌握一門手藝了。

或者去做點平常沒做過的事吧,給自己一點改變,給身邊的人一點調劑,不要一成不變,否則豈不很無趣,你整個人很無趣,你的生活也很無趣。

共勉。

哦,他們的心態啊,就是覺得好玩,沒有惡意。可能的確會對當事人產生傷害,但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所以當事人又何必為他人沒有意識的行為跟耿於懷。

公務員之路


有,也是發生在小時候校園生活中。親歷者會認為受了欺負,叫綽號的人卻認為這沒什麼。在心理層面上,一切看感受,而不是論對錯了。

我小時候屬於文靜斯文的小男孩。我的名字有個衝,不知道從什麼具體時候開始,有班上同學叫我衝妹。我很不喜歡這個綽號。我害怕被我的家人朋友聽到別人這樣稱呼我,害怕傳到低年級的同學那裡。不過一切都發生了,害怕也害怕過了,抵制也抵制過了。一段特別在意經歷只留下了一段不痛不癢的回憶了。


English日本言吾


大家偶爾會看到校園欺凌的新聞

除了感到震驚外

更多的是告訴孩子

在學校被欺凌時該如何保護自己

但家長們可能不會注意到

孩子可能在學校被同學起了侮辱性綽號

甚至因此被全班同學嘲笑

其實

起侮辱性綽號

也屬於校園欺凌!

上傳被欺凌者受欺凌圖像

屬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

11月12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君莫依


你好,取綽號是好是壞,要分情況討論。

第一,能被人取綽號,說明你有個人的特色,好壞且不論,一定是有被人印象深刻的特殊特徵的。所以才會被取綽號。比如,小眼睛,大腦袋,紅領巾。綽號本身並沒有惡意。



第二,好朋友之間,為了更親近,也會稱呼彼此綽號。比如,長的瘦小又靈活的,外號猴子。長的高大壯碩的,人稱坦克。喜歡裝神弄鬼的,外號道長。稱呼起來並沒有鄙夷的成分,只是親近稱謂。



第三,班級裡某個經常出洋相的同學或者不合群的同學,大家經常取笑他,並且根據他被取笑的某個特徵,為他取了外號。未必多難聽,但是,目的是為了嘲笑。比如,經常考零分的,取外號鴨蛋。經常往袖子上抹鼻涕的,叫管燈。雖然聽起來不難聽,但是意思內涵卻很不好。經常被人這樣取綽號或者被集體孤立,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綜合以上,我認為綽號本身沒有好壞,主要是看取外號的目的是什麼。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舊雨軒小女子


單純的取綽號,還不能和霸凌畫等號。更多的可能只是開玩笑,甚至是一種密切關係的表現。只有那些,給同學取帶有侮辱性質的綽號,並且鼓動其他同學一定要這樣叫,不顧被取綽號的同學強烈反對,依此為樂。才有了霸凌的味道。

那些被取了很難聽,帶侮辱性質綽號的同學,往往是學校的弱者,老師們應該多加註意,關注一下是不是有實質性霸凌行為發生,及時制止。否則,長期被周邊的同學以不雅綽號稱呼,會對孩子心理產生很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因此引發惡性事件!這是有慘痛先例的!

所以,綽號問題,看上去很小,但值得學校關注,多引導同學們正常地和睦相處之道吧。


觀音山木頭人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有的綽號是讚揚,是褒義的,只有那些侮辱性的綽號是校園霸凌,那是不可取的,是需要老師阻止的。





百慕大BMD


開玩笑,好玩吧,對方也覺得很有意思。

我被取過綽號,相反的是我不排斥,本來平時校園生活除了讀書就是和同學玩耍,交流,取取綽號可以增加一些課餘時間樂趣,增進感情,你給我取綽號,我不也可以給你取,這沒什麼的,我覺得心態很重要。願意給你取綽號的人還是比較喜歡你,想和你一起玩有時候不知道如何和你相處,只能用這種方法來進入話題。


小學幫菠蘿老師


有外號,我的損友叫我短腿歐巴,還叫開了。

本人女,小巧玲瓏,但性格有些照顧對方,用她的話就是,有個男朋友的感覺。

在本人看來,要看取外號的初衷來判定是不是校園欺凌。


郭華華開心寫


當時認為是欺凌,現在看就是開玩笑。而且,當時也不是全班同學都叫他外號,只是幾個調皮的同學叫,絕大多數同學是不叫的。所以這件事就是命,你認為是欺凌就是欺凌,不是就不是。它確實影響你的心裡,所以是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