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率先生產出疫苗,會對世界的政治與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小荷才露尖尖角anna


我們已經率先研製出中藥來了預防新型肺炎病毒沖劑趕快送給世界各國患者 解救他們 ,為中國中醫藥揚眉吐氣


笑談新聞真假


據美聯社報道,3月16日,美國開始了首例預防新冠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一位43歲的志願者,接種了該疫苗的第一針。但美國公共衛生的官員稱:任何疫苗的驗證,都需要1年到1年半的時間,才能全部完成並投入使用。所以說,美國的這種試驗,並不能證明新冠病毒疫苗,被美國完全攻破。而就在同一天,由我們


的醫學院院士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也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我們從美國和我們的研製速度上看,爭分奪秒的開發新冠疫苗,是關乎一個國家醫療科研水平的榮譽,是關乎億萬民眾的生命和健康。但對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的影響,根本就沒有必然的聯繫。況且,現在美國和我們的疫苗研製,還只是在“初級階段”。
而關於新冠病毒疫苗

的研製問題,今天下午(18日),我們的鐘南山院士就給出了詳細的答覆,鍾老稱:疫苗是根本的問題,我們在疫苗方面,有5個方向正在進行研究,1,全病毒疫苗,2,核酸疫苗,3,腺病毒做載體的疫苗,4,基因工程的蛋白疫苗,5,流感做為載體的疫苗。而美國所試驗的只是核酸疫苗。而我們在5個疫苗的發展上,並不比美國差多少,所以,美國說的在今年9月份就可以用在人身上,我們也在和時間賽跑,估計前後不會差的太多。
但不管哪個國家先研製出來新冠疫苗,肯定無法同時供應全世界,而只有時間各國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借鑑,才能造福全人類。所以說,我們總說的疫情無國界,就是這個的道理。


海之波濤3


不得不說美國現在的研製速度非常的快,已經進行了人的實驗,大家都很好奇他為什麼能夠製造的這麼快。除了是因為他們的技術先進,還有可能就是他們此前在研究美國流感的時候可能就已經發現了部分有流感的人感染了病毒,然後隨即順便對這種病毒進行了研究,所以進展速度比較快。現在美國由於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以後,根據他們的規定將可以動用500億的資金用來防控,所以研製疫苗更有了充足的物質條件,我認為美國如果率先研製出來會有以下影響:



美國很有可能不會向世界提供疫苗,因為最近美國向德國一家公司提供十億美金,希望對方未來如果研製出該病毒的疫苗以後要供美國專門使用。意思就是說美國要買斷這個的生產發行權,到時候解藥在他們的手裡,他們要對一些想買疫苗的國家進行一些條件上的限制,到時候如果有一些國家為了拿到疫苗不得不聽從美國在其他方面的安排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好在目前德國這家機構已經說不會單賣給美國,而是會向世界各國公開,所以美國如果自己研製出了疫苗,很有可能會進行有條件者開放。


所以我個人認為美國率先研製出來以後,疫苗就會成為他們手裡威脅他國的重要工具,或者是成為一個斂財的工具,他們把疫苗價格如果開得非常高的話其他國家也不得不買。但是好在其他國家也在加緊研製當中,浙大已經獲批進行試驗,我相信能夠打破他國可能進行的壟斷。但是美國的這個疫苗要到一年以後才能決定是否進行治療,這中間的一年時間美國怎麼辦呢?所以他們真正擔心的還不是疫苗研製的慢,而應該擔心這一年的時間裡怎麼救人。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拙見,有不對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


迷彩營地


其實,我們這裡一定要分析一下美國人在這次疫情防控上的策略,那就是為什麼美國政府會在疫情爆發之際,由總統特郎普親自在抗擊疫情報告會上宣佈:美國已經研製出新冠疫苗,而且已經開始了人體注射試驗。

美國早不宣佈,晚不宣佈,偏偏在國內外對美國的疫情快速蔓延和勢頭迅猛發展之之時,突然宣佈研製岀了新冠疫苗,這本身就是想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搶佔先機,就是為了穩定國內民心,穩定股市,穩定經濟發展,穩定國際貿易等。

需要知道的是,為什麼在昨天(3月17日)上午美國宣佈已成功研製出新冠疫苗的消息,而我國當天的下午也就對外宣佈了由軍事醫學科學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已經成功研製出了重組新冠疫苗,並獲批展開臨床試驗。難道這兩個消息的發佈是巧合呢,還是由於某種特殊原因的需要而在同一天發佈了這條“重磅”新聞。我們從中是不是可以琢磨出一些有意思的問題?



潤友


美國率先研製出預防冠狀病毒的疫苗。這是一個非常令全世界防疫專家震驚的消息。如果屬實,那麼問題來了:據全世界防疫專家達成的共識,研製冠狀病毒疫苗,需要經過三個階段,用火箭速度,最起碼也需要6個月!而且必須得到病毒的毒株才能開始研製!6個月以前中國還沒有發生疫情!這個病毒的毒株美國是從哪裡來的?這才是美國在全世界發生冠狀病毒流行時,對中國嘲笑、抹黑、落井下石的根本原因!這引起全世界防疫專家對冠狀病毒來自何方帶來深度懷疑。


牧馬人1720


現在並不是美國率先生產出疫苗,我國的疫苗也早生產出來。現在美國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最早的進入到人體實驗階段,因為美國之前已經通過了對小鼠的實驗,證明這種疫苗對哺乳動物沒有多大副作用,所以現在美國開始招募志願者,已經有45個志願者決定接種這種疫苗。當然這些志願者肯定是會收到豐厚的錢。

總的來說疫苗的投入臨床實驗就證明人類是可以戰勝這種病毒的,而不用和這種病毒長期共存,這種病毒也不會在每個季節都復發,所以英國的群體免疫法是沒有用的,也導致了許多歐洲國家直接採取了更嚴格的政策,現在意大利的情況非常嚴重,幾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西班牙很有可能會成為第2個意大利,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不可能實行群體免疫法,因為這個國家如果決定和這種病毒長期共存的話,美國和我國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等美國和我國徹底清除了這種病毒,而其他國家還有這種病毒,那麼整個歐洲可能會受到貿易的影響,美國可能繼續切斷和歐洲的旅行往來。

在這種背景之下,整個歐洲就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擺脫了往日的佛系形態,法國甚至推出了戰爭狀態,大多數國家都推出了緊急措施。可以說疫苗的出現讓所有人變得更加積極,目的是戰勝新型冠狀病毒。不讓這種疾病長期伴隨人類。

當然疫苗的產生對世界經濟有託底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疫苗開發進展快的國家,可能最先受到資本的青睞,因為任何資本都是逐利的,這個國家沒有病毒,經濟自然會發展的比較好,所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如果戰勝了新冠肺炎,那麼美國的經濟會大幅度回升。


害羞鬼鬼



3月15日,美國Moderna公司與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聯合宣佈:已經研製出新冠狀肺炎疫苗,並從3月16日開始進入臨床實驗階段。果不其然,第一支新冠狀肺炎疫苗注入了45名志願者之一的詹妮弗·哈勒女士體內。當天晚間,中國軍事科學院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疫苗也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首先,不管是美國疫苗還是中國疫苗,亦或是其他國家的疫苗,如果能夠研製成功,都是對人類的貢獻。起碼可以使世界人們減輕恐慌心理。

其次,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所以,在此次新冠狀病毒出現後,很多國家的數千個研究團隊都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不管是研究工作進展快的,還是慢的,其付出都應該被肯定。

再者,不管是藥物還是疫苗,其“治病救人”的“特性”永遠是第一位的。疫苗的研製成功,肯定有其政治和經濟效用,但卻不宜過分誇大。


如果美國率先成功研製出疫苗,肯定會有政治效應,也肯定會有經濟利益。但是,疫苗的種類並非一種,研究疫苗的團體有數千個,隨著美中兩國的疫苗進入臨床階段,此後,肯定還有其他國家的新冠狀肺炎疫苗陸續進入臨床。所以說,即便是美國率先研製出了疫苗,其政治和經濟效應也肯定會被陸續上市的其他疫苗所稀釋。所以,沒必要“糾結”於政治和經濟效應。畢竟,“救人”才是疫苗的第一特性。

疫苗的原理是通過某種“方式”使人體具有對“特定病毒”的免疫力,使之能夠“抑制或殺死”病毒。而“殺死病毒”的方法有很多種。因此,疫苗的種類也有很多種。比如,有滅活疫苗,基因重組疫苗,核酸疫苗等。也已經獲准進入臨床的陳薇將軍團隊研發的疫苗應該屬於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而據有關專家解讀,美國Moderna公司進入臨床的疫苗原理是通過對人體細胞中蛋白質進行“干預”,使之具有破壞病毒的功能。殊途同歸!不管是哪種疫苗,衡量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並無“硬性”的優劣之分。有的只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有機結合。有的疫苗“安全性”更強一些,有的疫苗“有效性”更明顯一些。當然,重點是“安全性”。這也是人們對美國疫苗“率先”進入臨床試驗的疑慮之一。

對於美國“率先”進入疫苗臨床階段,人們有疑慮,自然也就有質疑的聲音。甚至有超越疫苗本身的想象。疫苗從研發到臨床再到上市,有其嚴格的程序。而美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進入了臨床試驗,自然引發了見仁見智的議論。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1),疫苗的安全性如何?(2),疫苗的研發需要有“病毒珠”,美國為什麼能這麼快的獲取?(3),美國政府為了選舉而“跳躍”了研發程序?(4),美國為了“救市”?


對於以上幾個“疑慮”,也有相關的醫療,政治和經濟專家進行了“回應式”解讀。對於美國“能夠”或者“匆忙”將疫苗投入臨床的問題,首先,不排除美國政府為了儘快降低人們“恐慌度”之意。其次,不排除穩定經濟的目的。在美國宣佈疫苗臨床後,股市便應聲“回漲”便足以說明。而股市的止跌,經濟的穩定,自然有利於選舉。這也是顯而易見的。再者,依據美國的生命醫學前沿科技水平,確實也具有“率先”臨床的“基礎”。當然,在程序上,美國政府顯然有“特事特辦”之嫌。

對於流行性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有必須“公開和共享”信息的規定。所以,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獲取了新冠狀病毒的相關資料。直白的說,世界各大病毒研發機構幾乎都是在相近的時間段開始研發疫苗的。而以美國被公認的生命學水平,“率先”進入臨床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再者,隨著科技的發達,“模擬”的科技水平明顯在大幅提高中,“機器人”越來越先進便是例證。所以說,疫苗所需的“病毒株”也完全可以通過“模擬”製造出來。況且,不管是誰先研發了疫苗,只要對人類戰勝病毒有利,那就應該“理解”。

對於美國的新冠狀肺炎疫苗“率先”進入臨床階段問題,毫無疑問,美國在“程序”上“抄近路”了!“抄近路”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美國“急了”。二是為了經濟和選舉。三是政治因素。


直白的說,在疫情蔓延之初,美國政府並沒有將其“當回事”。它們對新冠狀肺炎的重視程度甚至還不如流感。大家知道,美國在去年曾爆發過大規模的流感。根據美國自己公佈的數據,曾有3200萬美國人被感染,有18000人死於流感或流感引起的併發症。但是,流感並沒有引發社會恐慌,沒有對股市造成衝擊,沒有對美國政府的支持率產生負面影響。所以,美國政府以為“新冠”也不過如此。然而,“新冠狀肺炎”的發展趨勢卻凸顯了美國政府的“應對失誤”,無異於“被打臉”。

美國政府顯然“低估”了新冠狀肺炎對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性影響。如果與美國流感對比的話,不難發現,(1)美國流感並沒有造成全球性蔓延。而新冠狀肺炎卻蔓延至159個國家。截止18日,境外確診病例已經達到124099例。而美國全部50個州也都有了確診病例。短短几天內,美國的確診病例已經增至6536例,死亡116例。(2),流感時,美國媒體沒有質疑政府,美國民眾沒有抱怨政府,但是,因為新冠狀肺炎問題,美國政府已經遭到了“討伐式”的詬病。(3),流感時,美國未禁航,未採取隔離措施,也就沒有影響經濟。而現在,美國宣佈了進入緊急狀態,宣佈了停止歐洲的赴美旅行,就連冷戰結束後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捍衛歐洲2020”都被迫暫停了!想想看,美國政府能不急嗎?


自從疫情在美國爆發後,三大股指齊刷刷的暴跌,已經觸發了四次熔斷機制,共和黨政府上任以來的股市“紅利”幾乎是在“瞬間”跌沒了!而美國共和黨政府的連任希望也隨之變得渺茫了!與流感相比,新冠狀肺炎的死亡率也並不是很高,可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除了新冠狀肺炎疫情蔓延的“全球性”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的“恐懼”造成的“恐慌”。而“恐懼”的原因是新冠狀肺炎的“無藥可救”。也就是說,如果有了“疫苗”,人們就不會再恐懼,社會就不會再恐慌,對經濟和政治的影響就會減少。在此情況下,“抄近路”就成為了美國政府的“必然”選項。這才是美國政府批准疫苗迅速進入臨床階段的根本原因。

美國和中國的疫苗相繼進入臨床階段的消息發佈後,美國股市“止跌”了!再加之美聯儲將投入1萬億美元“救市”的消息,對美國經濟可能會起到穩定作用。以目前的現狀而論,由於美元體系的“特殊性”,如果美國經濟垮掉了,對世界經濟也未必就是福音。而單純就疫情來說,不管是中國疫苗,還是美國疫苗,只要能夠成功上市,都會有益於人類社會這個大家庭。


卞競婉


如果美國率先生產出疫苗,那麼美國的世界第一的位置會再一次被穩固,而且美國會藉此大賺一筆。

現在對全世界來說疫情就是一場戰爭。而疫苗就是戰爭裡最重要的武器,可以說是必勝的武器。而現在有能力研究出疫苗的只有中國和美國。

再看現代各國應對疫情的情況,除了中國已經在打掃戰場之外,其他國家可能都不是很樂觀,尤其歐洲現在是戰場的中心。如果這些國家一直控制不住疫情的擴散,那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通過疫苗免疫才能真正的贏得這場勝利。

那麼也就是說,能夠讓戰爭勝利的武器只有中國和美國有條件生產,有條件賣。如果美國先生產出來了,那麼美國將是獨家可以賣致勝武器的國家。那朋友們想一下這是一種什麼場景,是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要聽從美國的召喚,是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必須掏空家底去買美國的疫苗?

只要這個國家想徹底打敗新冠病毒,那一定必須採取這種方法。所以如果到那時候美國的地位一定被再次穩固,雖然現在美國的疫情也比較嚴重。美國為了應對疫情付出了很多,但是如果美國真的研發出疫苗,那很快,他就可以從別的國家手中拿到更多的錢,獲取更高的國際地位。

如果中國這提前拿出疫苗,也是一樣可以獲得很多收益。所以,這個時候中國一定要加油,趕緊加快疫苗研究進度。鍾南山院士說最快也要九月份研製出疫苗,現在只能盼著美國不要作弊。


莫水宏觀經濟


拋開任何的偏見來看,如果美國率先生產出疫苗一定是好事。

畢竟對於此次的疫情來看,最好的防止方法就是通過疫苗進行控制,所以無論哪一個國家研發出了疫苗,都是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貢獻。

但是,從美國以往的作風,以及特朗普的性格來看。

一旦美國率先生產出了疫苗,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1、特朗普一定會利用所謂的疫苗大肆渲染美國的科技研發能力,以及自己的功績。對於2020年總統選舉這個特殊的日子來說,特朗普太需要這個所謂的“疫苗研發成果”來力王狂瀾了;

2、美國可能會利用所謂的“疫苗成果”進行一個所謂的“不平等交易”,就好比,我給你疫苗,你給我什麼或者你達到什麼條件,等等;

3、美國一定會利用疫苗來大幅賺錢,並且刺激經濟,畢竟現在的情況也看到了,美國的經濟下滑,股市走熊,太需要一個重大利好,或者一個“籌碼”來換取成功了,疫苗就是最好的“籌碼”;

因此!

綜合來看的話,我認為我還是特別希望中國能夠率先研發出疫苗的。

畢竟從中國以往的“性格”來看,疫苗的研發成功會給世界造福。不僅可能“免費”贈與許多國家,也可能有一個“平等”的交易進行。

所以,我還是特別希望中國的疫苗可以快點研發出來,這樣全球的疫情才有希望快點結束!!


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記得給個點贊和關注哦,謝謝!


琅琊榜首張大仙


如果美國率先生產出疫苗,會對世界的政治與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題主想多了,當今世界格局下,像COVID-19疫苗開發生產這類技術不可能由任何一個國家壟斷。

原因在於,一方面,疫苗開發生產這類高新生物技術基本上都被掌握在商業公司手裡,商業資本首要的動機是逐利,很多都是跨國公司,或者都有很多國際合作夥伴,通常不會被任何一國政府操控;

另一方面,世界上有很多生物技術公司都掌握各種疫苗開發技術,儘管技術存在一定的差異,有一些公司要領先一些,但是,也不至於只有一家獨領風騷。

因此,美國或者其他任何一國都不可能獨家壟斷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開發競賽

從COVID-19疫情爆發開始,針對性治療藥物和疫苗的競賽的發令槍幾乎同時打響。

雖然開始階段,抗病毒藥領域顯得更熱鬧,但是,這種熱鬧炒作成分更大,最終會證明絕大多數藥物都沒有真正療效,這包含目前被“證明”有效的藥物。

針對COVID-19真正的競賽是疫苗開發,可能是有史以來競爭最為白熾化的一次。

早在1月份我國科學家向世界公開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後,疫苗開發的競爭就已經開始。

這是因為,利用傳統技術開發疫苗需要獲得病毒樣本,進行培養,然後通過不同路徑獲取病毒抗原進行疫苗生產。

疫苗的開發動輒幾年甚至十幾年。

目前,科學家可以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不需要獲得病毒樣本,只需要知道病毒基因序列就可以直接進行疫苗設計。

具體的技術路線主要包括兩種:

DNA疫苗,使用生物技術將2019-nCoV遺傳密碼,即RNA片段轉換成DNA的互補片段。然後,將這些片段引入皮膚細胞,皮膚細胞會將這些DNA序列轉變為病毒特異性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就可以來“教導”宿主免疫系統來識別2019-nCoV,併產生保護性抗體。

這其中的關鍵是選擇哪一個RNA片段才會刺激產生安全而又有保護效果的疫苗,這需要反覆進行實驗室實驗,動物實驗,以及臨床1、2、3期試驗,才有可能被批准用於臨床。

目前,法國的賽諾菲,美國的Inovio公司都在致力於DNA疫苗的開發,只是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mRNA疫苗,我們知道,基因表達成蛋白質需要先轉譯稱mRNA,而mRNA才是產生蛋白質的模板。

mRNA疫苗技術就是把選定的2019-nCoV病毒RNA片段預先在實驗室做成相應的mRNA,這些mRNA片段只要進入細胞就可以直接指導翻譯成蛋白質,就可以直接作為疫苗來“教導”免疫系統產生應答。

因此,mRNA疫苗技術更直接一些,開發速度也會更快。

目前,在美國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3月16日)的COVID-19疫苗就是Moderna公司受美國國立衛生院研究院資助的一種被稱為mRNA-1273的新冠疫苗。

而引人注目的德國BioNTech開發的COVID-19疫苗也是一種mRNA疫苗。

而德國這家公司已經與我國的一家醫藥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已經不存在讓美國獨家壟斷的可能。

mRNA技術疫苗最快捷,一般12到18個月就有可能走完程序而上市。 在急迫的情況下,可能會更快。

重組疫苗,我國的重組2019-COV疫苗也已經於3月17日進入臨床試驗。

由我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製的2019-COV疫苗採用的是生物工程技術中相對以上兩種較為落後的重組技術,使用的是腺病毒作為載體將2019-nCoV基因導入產生的生物工程重組疫苗。

這種技術開發的時間週期可能稍微長於mRNA技術路線,上市可能稍晚一些。

畢竟,高端生物技術上我們還是後人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