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造反的时候,总是打着清君侧的幌子,推翻一个旧政权?


为什么古人造反的时候,总是打着清君侧的幌子,推翻一个旧政权?


纵观历史上的造反派们,且不论他们最初造反的目的是好还是坏,是为了拯救黎明,还是为一己之力。他们都会在造反前期,慎重地策划一番,好能做到事半功倍,引起共鸣。


他们造反的第一步往往就是要想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好一呼百应,让广大人民群众跟着他们死心塌地义无反顾跟旧的政权做出生死择决。一般情况下,他们就会提出清君侧的口号,以便让民众的热情点燃起来。他们这样做的好处,容易出师有名,顺理成章。所谓的清君侧就是,一定要除掉皇帝身边的奸诈小人,才能促使皇帝爱民如子。但是这也得分情况,有的皇帝确实受身边的小人蒙蔽,在治国方面有所欠缺,有的完全出于这个皇帝本人的性格脾气所致,他打骨子里就想祸害天下百姓遭殃。无论什么情况,一旦造反派们的目的一旦实现。便会将清君侧的言论,扔到九霄云外。他们便会大摇大摆地登上九五之尊。

人都是这样,做什么事情,必先寻个理由。有了这个理由,才能鞭策他们所向披靡,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为什么古人造反的时候,总是打着清君侧的幌子,推翻一个旧政权?

就像商朝的纣王在妲己美色的诱惑之下,整日醉生梦死,无心治理国家,让好好的一个大商帝国,每况愈下,人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度日如年,生不如死。这一切都是在妲己的迷惑之下,纣王才是这样自甘堕落的。想当年纣王没有跟妲己遇见之前,他也是个响当当的风云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在沙场上为了边疆上的百姓安居乐业,他与入侵者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毫无怨言。如今的纣王变了,变得无情地残害百姓,还时不时为了取乐竟拿百姓的生命如同儿戏。尤其是在妲己的授意之下,他将爱国之臣比干的心掏出来,导致比干死亡。纣王的所作所为,冷了天下百姓的心。

在民间一股想要推翻商纣王朝的力量已经慢慢集结蠢蠢欲动,颇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显然这一切被还在整天吃喝玩乐,沉湎女色的纣王没有任何警惕。

远在西周的姬发迅速抓住这个难得机会,号令群雄,准备推翻商纣王朝的黑暗统治。但是商朝的军事实力明显地在那摆着,要想打倒纣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姬发面对这种情况及时改变策略,便想出一个提议,那就是希望纣王远离妲己,好好执政为民。纣王断然拒绝这一让他难以接受的提议。既然谈不成,那只有打了。姬发告诫各处的义军,纣王的所作所为,皆是受了妲己迷惑所致。如今纣王不肯离开妲己。那我们只能逼宫了。各路义军都觉得姬发言之有理深表赞同。于是乎,几十万大军在没有人抵抗的前提下,迅速浩浩荡荡地杀奔到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自焚而亡。姬发顺利建立周朝。

为什么古人造反的时候,总是打着清君侧的幌子,推翻一个旧政权?

到了明朝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这样的做法,引起了一番老朱家同室操戈的惨景。

话说就在朱允炆登基没有几年,他驻守在北京四叔朱棣便开始着手准备造反。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有个谋士及时告诉朱棣,如今国泰民安,朱允炆当政期间也没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吗?我们如今贸然出兵,得不到民心啊。凡事都讲究个出师有名。朱棣恍然大悟道:言之有理。这个谋士道:清君侧。朱棣一听,欣然接受。等到拿下南京城的时候。朱棣再也不提清君侧这个事了。他的心好比当年司马昭的心,路人皆知。

清君侧,我认为这是史上最大的谎言。当权者一定不会相信。骗的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造反者希望用这个朴实的口号,换起劳苦大众的实际行动。帮助自己推翻一个旧的王朝,以便成立起一个新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