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灸頭,艾灸百會穴緩解日常頭疼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出現頭疼,或疼痛連及頸部、肩膀,遇寒加重;或疼痛綿綿不絕,時輕時重,反覆發作;或頭疼且頭重,如頭上裹著重物一般。頭疼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困擾,此時在排除顱腦病變之後,我們可以選擇用艾灸灸百會穴緩解疼痛症狀。


頭疼灸頭,艾灸百會穴緩解日常頭疼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從前髮際正中線直上5寸。取穴時應採用端坐姿勢,將兩耳尖過頭頂連一條線,取連線中點即為本穴。

百會穴為人體重要腧穴,屬於奇經八脈之一的督脈。類似於文學作品經常將打通任督二脈作為練武起點,中醫上把督脈也看做重要的經絡——陽脈之海,總督一身陽氣。

人體共有十二經脈,分為六條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六條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百會穴位於六條陽經與督脈的交匯點,是“三陽五會”,百脈交匯之所。

且百會穴位於人之頭頂最高處,頭頂又被稱為“諸陽之匯”,人體全身陽氣匯聚的地,故百會穴具有良好的提神醒腦、開竅醒神、昇陽舉陷、鎮肝熄風的作用。


頭疼灸頭,艾灸百會穴緩解日常頭疼


中醫認為百會穴可以主治巔頂痛、眩暈、中風、胃下垂、脫肛、不寐、健忘等症。現代臨床多將此穴用於治療神經性頭疼,高血壓引起的頭暈頭疼,視物旋轉、腦血管疾病,失眠,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胃下垂,子宮脫垂,直腸脫垂等。

百會穴位置最高,若灸15~20分鐘一個人操作多不便,因此艾灸百會穴一般需要藉助工具——艾灸盒。艾灸盒又稱溫灸盒,有不同材質,生活中常見的多為竹製和實木,按其孔數可分為單孔、雙孔、三孔、六孔。灸百會穴時多選用單孔艾灸盒。

頭疼灸頭,艾灸百會穴緩解日常頭疼


使用時將點燃的艾條一端插入艾灸盒灸孔裡,然後將灸盒固定在頭頂,灸條正對百會穴,以施灸部位感到溫熱為度。艾灸的溫度可通過調節艾條高度控制,如若感覺稍燙,可將艾灸條往上拔出一點,反之若覺得溫度不夠,可將艾條適當往下插一點。

艾灸百會穴時應注意避免燃燒的灸條距頭頂過近,灼傷頭髮和頭頂皮膚,同時空腹、過飽或者極度疲勞時也要避免施灸。

頭疼原因複雜,艾灸只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如頭疼反覆發作不能緩解,或伴有一側肢體乏力,或兼有劇烈的噁心嘔吐,應及時排除顱腦病變,查明原因,以免延誤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