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每每提起袁世凯,国人都要大骂一句“窃国贼”,这是历史赋予他的刻板印象。人生在世五十七载,政客也做了大半辈子,能从一个小官走上大总统的位置,绝不简单。

起底袁世凯的履历,你会发现,青史留名也好,遗臭万年也好,袁世凯其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01

军人袁世凯

袁世凯是个如假包换的军人,在袁之前,中国其实没有真正的职业军人。几千年来都是秀才带兵打仗,明清的总督不单是地方政府行政首脑,还兼任军区司令,公检法一肩挑。

袁世凯没进过军校,但是业余爱好军事。据说做政府部门文员时,人家吟诗作画,吟风弄月,他却一个人在那里捯饬兵家那些个事儿。同事们笑他,他却死不悔改。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军人袁世凯在彰德府秋操期间骑马疾奔的照片

1895 年,袁世凯接下不大熟谙军事的文官胡燏棻的练兵摊子,来到小站。刚干了一年,监察御史胡景桂参奏袁世凯“嗜杀擅权”,“克扣军饷,诛戮无辜”,以及用人“论情面大小食鬼遗多寡”等多条罪状。

袁得到被参劾的消息,感到十分懊恼:“两旬来心神恍惚,志气昏惰,所有夙志,竟至一冷如冰。军事实无心详述。”

不久兵部尚书荣禄邀其幕僚陈夔龙随行,奉命前往查办。亲历此事的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称:

“该军仅七千人,勇丁身量一律四尺以上,整肃精壮,专练德国操。马队五营,各按方辨色,较之淮、练各营,壁垒一新。文忠(指荣禄)默识之。谓余曰:‘君观新军与旧军比较何如?’余谓:‘素不知兵,何敢妄参末议,但观表面,旧军诚不免暮气,新军参用西法,生面独开。’文忠曰:‘君言是也。此人必须保全,以策后效。’”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荣禄回京后指令陈起草覆奏稿。陈建议拟“请下部议”。荣说:“一经部议,至轻亦应撤差,此军甫经成立,难易生手,不如乞恩,姑从宽议,仍严饬认真操练,以励将来。”就这样,为袁军军容所动的荣禄以所参各节“查明均无实据,应请勿庸置议”,将袁的各项控罪一笔抹掉,而且吹捧袁说:“查该道员血性耐劳,勇于任事……于将领中间为不可多得之员。”

荣禄没看错人,袁的确是练兵的里手。袁练兵有理论:“治军之道,首重训兵,其次练兵,训以开其智识,固其心性;练以增其技艺,增其材力。”

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谓军人理政。从袁始,职业军人成为政坛的主角。其最响亮的口号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02

山东巡抚任上露一手

义和团是慈禧提倡的“爱国主义运动”。等吃足了苦头的慈禧缓过气来,发现整个北方就袁世凯管辖的山东局势相对平静,这才想到袁没有跟着瞎起哄的好处来。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山东巡抚任上的袁世凯

战败后漫长的外交活动期间,慈禧发现,整个北方就山东有完整的电报收发系统。所以朝廷的旨谕都以济南为枢纽,经过袁之手,拍发到全国。北京、天津和直隶境内的电杆、电线、铁路已被义和团全部捣毁。

如果说小站练兵让袁世凯小有名气,山东巡抚任上的700天,则使他亮相国际舞台,走红朝廷。

《纽约时报》说:“在义和团期间,凭借训练有素的军队,袁世凯几乎是中国唯一能保护外国人安全和财产的总督。在其后任另外一些职位时,他增强了军队力量,计划让中国队成为能被世界各国承认的军队。”

洋人第一次发现,“半野蛮人”中还有如此头脑清醒的官员——礼遇教民,治下军队纪律严明,奉行和洋兵“井水不犯河水”的政策,甚至暗地里还帮助临近省份前来避难的中外人士。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清廷钦差大臣视察袁世凯小站练兵时情景

外国人的工商活动在山东没有受到严重的侵害。而在袁世凯上任之前,山东的义和团是洋人最难对付的。鲁人恨教民的欺凌,多同情于拳众的排外思想,见袁氏竭力压迫他们,全都大愤,而以“汉奸”“二毛子”诟骂袁氏。街巷间也时有大书咒骂袁的文句的,就像今天的贴标语呼口号一样。等到京津的祸变酿成之后,大众才一下子改变了论调,而歌颂袁抚台不停口了。

在徐凌霄、徐一士所著的《凌霄一士随笔》中这样记述:

京津官绅避难者,麇集济南,全都有到了乐土的感觉。济南城的市面,繁荣气象,倍于平日。说到袁抚台,没有不说他是山东的福星,中国的伟人的。

袁世凯自己也说:在山东巡抚任上,一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剿办山东境内的所谓“拳匪”;另一件是在八国联军入侵时期“保境安民”。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袁世凯与八国联军将领在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合影

与此同时,袁世凯着手筹办新政。1901年办官立山东大学堂,是全国各省中最早兴办的官立大学堂。他推动设立了银圆局,创办商务总会,并亲莅胶东,力保胶济铁路的顺利修建。

是年1901年,袁世凯42岁。


03

让慈禧刮目相看

1901年,经荣禄、奕劻等推荐,袁世凯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袁到任,首重练兵,练兵就是练钱。袁世凯一上任就扩军备战,这钱从哪儿来?

《纽约时报》给出了答案:“北京,1 月26日。中国官员发现,皇室成员在逃出北京之前把价值超过一亿两白银(大约7000万美元)的金银埋藏在皇宫内眷居住的地方。”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1902年,官 拜 直 隶 总 督 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 用一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美国杜里埃牌小轿车作为慈禧 68岁大寿的贡礼送给了慈禧太后。

朝廷已经批准从中每年拨给直隶总督袁世凯500万两白银,用于在直隶地区维持一支10万人的军队。

袁世凯得了每年500万两银子后,便增募新军,改良武器装备。

1903年,袁世凯一次就从日本进口步枪、马枪1.4万杆,手枪650支,各种炮64尊,以及大批弹药等,共值银120万两。到1905年,袁手上已经有了北洋常备军六镇,精锐兵力八九万人,逐步形成一个以其为首脑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治官,袁也有一手。便是没收人家灰色收入和小金库,考核官员,访调官员政绩。

他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命令直隶州县实缺官员必须赴日学习三个月,经考察确有所得后才能赴任。保定府派员访日后,向袁提出:仿照日本税法,改良直隶税法一项。袁世凯批示“大致可采”。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1907年老袁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普选制”选举,这就是“天津议事会”的选举。《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1907 年,天津《大公报》的创始人英敛之,考察北京的立宪,发现多数报纸内容猥琐,赌场生意兴隆,饭馆藏污纳垢,官员只知吃喝玩乐,处处靡靡之音。这让他大失所望。但他所在的天津,却是一派新气象。没有一个晚清官吏能在同样短暂的时间内比袁世凯取得更多的改革成就。”


04

袁大总统演的三场“老戏”

亦新亦旧的袁世凯,登上大总统位后演了三场“老戏”。

第一场戏,1913年,他动过念头,弃共和而行立宪。

为此他想推出孔子的后代,孔子七十六代嫡孙、衍圣公孔令贻(1872—1919)。1913年9月7日《纽约时报》写道:“他深知这位孔子的后裔可以使中国的各个政党团结起来并使世界接受,这些政党以前相互争斗致使立法等根本无法进行。……袁世凯把孔令贻推上皇位后,打算辞去总统一职并结束他的独裁统治,成为首相兼皇帝的助理,成为政权的领导者和建议者。总之,他就是皇背后的皇。”

第二场戏,袁大总统提出祭天尊孔议案。

《纽约时报》报道了袁世凯天坛祭天的活动:“北京,12月23日——袁世凯大总统今天在日出时出现在了天坛,并恢复了在冬至日进行祭天的活动,这一传统自从1911年清朝灭亡后就被忽略了。昨天的祭天是对这一提案的执行。大总统接受了关于这些宗教场合相关知识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穿着公元前1022年周朝时的袍子。这意味着中国古代的仪式被恢复了,同时儒教也成了国家的宗教。”

对袁世凯的这种仿古行为,《每日电讯》记者说:“恢复所有的旧礼教,立孔教为国教,使历史的钟摆回到1911年之前的状态等做法可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最令人惊异的一点是,人们在这次争论中严肃地引用了许多在三四千年前占统治地位的典章,相形之下,最古老的欧洲文明也恍如刚刚诞生于昨日。”

晚清实力派强人袁世凯: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

1911年上海出版的外文报纸《中国公论西报》 封面

袁世凯演的第三场戏,就是登基。什么时候新什么时候旧,哪个场合新哪个场合旧,袁世凯拿捏得很好。这就是袁世凯,一路像泥鳅一样滑过来的官场老手,终于走到了他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