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每每提起袁世凱,國人都要大罵一句“竊國賊”,這是歷史賦予他的刻板印象。人生在世五十七載,政客也做了大半輩子,能從一個小官走上大總統的位置,絕不簡單。

起底袁世凱的履歷,你會發現,青史留名也好,遺臭萬年也好,袁世凱其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01

軍人袁世凱

袁世凱是個如假包換的軍人,在袁之前,中國其實沒有真正的職業軍人。幾千年來都是秀才帶兵打仗,明清的總督不單是地方政府行政首腦,還兼任軍區司令,公檢法一肩挑。

袁世凱沒進過軍校,但是業餘愛好軍事。據說做政府部門文員時,人家吟詩作畫,吟風弄月,他卻一個人在那裡捯飭兵家那些個事兒。同事們笑他,他卻死不悔改。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軍人袁世凱在彰德府秋操期間騎馬疾奔的照片

1895 年,袁世凱接下不大熟諳軍事的文官胡燏棻的練兵攤子,來到小站。剛乾了一年,監察御史胡景桂參奏袁世凱“嗜殺擅權”,“剋扣軍餉,誅戮無辜”,以及用人“論情面大小食鬼遺多寡”等多條罪狀。

袁得到被參劾的消息,感到十分懊惱:“兩旬來心神恍惚,志氣昏惰,所有夙志,竟至一冷如冰。軍事實無心詳述。”

不久兵部尚書榮祿邀其幕僚陳夔龍隨行,奉命前往查辦。親歷此事的陳夔龍在《夢蕉亭雜記》中稱:

“該軍僅七千人,勇丁身量一律四尺以上,整肅精壯,專練德國操。馬隊五營,各按方辨色,較之淮、練各營,壁壘一新。文忠(指榮祿)默識之。謂餘曰:‘君觀新軍與舊軍比較何如?’餘謂:‘素不知兵,何敢妄參末議,但觀表面,舊軍誠不免暮氣,新軍參用西法,生面獨開。’文忠曰:‘君言是也。此人必須保全,以策後效。’”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榮祿回京後指令陳起草覆奏稿。陳建議擬“請下部議”。榮說:“一經部議,至輕亦應撤差,此軍甫經成立,難易生手,不如乞恩,姑從寬議,仍嚴飭認真操練,以勵將來。”就這樣,為袁軍軍容所動的榮祿以所參各節“查明均無實據,應請勿庸置議”,將袁的各項控罪一筆抹掉,而且吹捧袁說:“查該道員血性耐勞,勇於任事……於將領中間為不可多得之員。”

榮祿沒看錯人,袁的確是練兵的裡手。袁練兵有理論:“治軍之道,首重訓兵,其次練兵,訓以開其智識,固其心性;練以增其技藝,增其材力。”

他開創了一個新時代,謂軍人理政。從袁始,職業軍人成為政壇的主角。其最響亮的口號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02

山東巡撫任上露一手

義和團是慈禧提倡的“愛國主義運動”。等吃足了苦頭的慈禧緩過氣來,發現整個北方就袁世凱管轄的山東局勢相對平靜,這才想到袁沒有跟著瞎起鬨的好處來。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山東巡撫任上的袁世凱

戰敗後漫長的外交活動期間,慈禧發現,整個北方就山東有完整的電報收發系統。所以朝廷的旨諭都以濟南為樞紐,經過袁之手,拍發到全國。北京、天津和直隸境內的電杆、電線、鐵路已被義和團全部搗毀。

如果說小站練兵讓袁世凱小有名氣,山東巡撫任上的700天,則使他亮相國際舞臺,走紅朝廷。

《紐約時報》說:“在義和團期間,憑藉訓練有素的軍隊,袁世凱幾乎是中國唯一能保護外國人安全和財產的總督。在其後任另外一些職位時,他增強了軍隊力量,計劃讓中國隊成為能被世界各國承認的軍隊。”

洋人第一次發現,“半野蠻人”中還有如此頭腦清醒的官員——禮遇教民,治下軍隊紀律嚴明,奉行和洋兵“井水不犯河水”的政策,甚至暗地裡還幫助臨近省份前來避難的中外人士。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清廷欽差大臣視察袁世凱小站練兵時情景

外國人的工商活動在山東沒有受到嚴重的侵害。而在袁世凱上任之前,山東的義和團是洋人最難對付的。魯人恨教民的欺凌,多同情於拳眾的排外思想,見袁氏竭力壓迫他們,全都大憤,而以“漢奸”“二毛子”詬罵袁氏。街巷間也時有大書咒罵袁的文句的,就像今天的貼標語呼口號一樣。等到京津的禍變釀成之後,大眾才一下子改變了論調,而歌頌袁撫臺不停口了。

在徐凌霄、徐一士所著的《凌霄一士隨筆》中這樣記述:

京津官紳避難者,麇集濟南,全都有到了樂土的感覺。濟南城的市面,繁榮氣象,倍於平日。說到袁撫臺,沒有不說他是山東的福星,中國的偉人的。

袁世凱自己也說:在山東巡撫任上,一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剿辦山東境內的所謂“拳匪”;另一件是在八國聯軍入侵時期“保境安民”。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袁世凱與八國聯軍將領在天津利順德大飯店合影

與此同時,袁世凱著手籌辦新政。1901年辦官立山東大學堂,是全國各省中最早興辦的官立大學堂。他推動設立了銀圓局,創辦商務總會,並親蒞膠東,力保膠濟鐵路的順利修建。

是年1901年,袁世凱42歲。


03

讓慈禧刮目相看

1901年,經榮祿、奕劻等推薦,袁世凱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袁到任,首重練兵,練兵就是練錢。袁世凱一上任就擴軍備戰,這錢從哪兒來?

《紐約時報》給出了答案:“北京,1 月26日。中國官員發現,皇室成員在逃出北京之前把價值超過一億兩白銀(大約7000萬美元)的金銀埋藏在皇宮內眷居住的地方。”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1902年,官 拜 直 隸 總 督 的袁世凱為了討好慈禧, 用一萬兩白銀購進一輛美國杜裡埃牌小轎車作為慈禧 68歲大壽的貢禮送給了慈禧太后。

朝廷已經批准從中每年撥給直隸總督袁世凱500萬兩白銀,用於在直隸地區維持一支10萬人的軍隊。

袁世凱得了每年500萬兩銀子後,便增募新軍,改良武器裝備。

1903年,袁世凱一次就從日本進口步槍、馬槍1.4萬杆,手槍650支,各種炮64尊,以及大批彈藥等,共值銀120萬兩。到1905年,袁手上已經有了北洋常備軍六鎮,精銳兵力八九萬人,逐步形成一個以其為首腦的北洋軍事政治集團。

治官,袁也有一手。便是沒收人家灰色收入和小金庫,考核官員,訪調官員政績。

他派遣官員出國考察學習,命令直隸州縣實缺官員必須赴日學習三個月,經考察確有所得後才能赴任。保定府派員訪日後,向袁提出:仿照日本稅法,改良直隸稅法一項。袁世凱批示“大致可採”。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1907年老袁還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普選制”選舉,這就是“天津議事會”的選舉。《劍橋中華民國史》中說:“1907 年,天津《大公報》的創始人英斂之,考察北京的立憲,發現多數報紙內容猥瑣,賭場生意興隆,飯館藏汙納垢,官員只知吃喝玩樂,處處靡靡之音。這讓他大失所望。但他所在的天津,卻是一派新氣象。沒有一個晚清官吏能在同樣短暫的時間內比袁世凱取得更多的改革成就。”


04

袁大總統演的三場“老戲”

亦新亦舊的袁世凱,登上大總統位後演了三場“老戲”。

第一場戲,1913年,他動過念頭,棄共和而行立憲。

為此他想推出孔子的後代,孔子七十六代嫡孫、衍聖公孔令貽(1872—1919)。1913年9月7日《紐約時報》寫道:“他深知這位孔子的後裔可以使中國的各個政黨團結起來並使世界接受,這些政黨以前相互爭鬥致使立法等根本無法進行。……袁世凱把孔令貽推上皇位後,打算辭去總統一職並結束他的獨裁統治,成為首相兼皇帝的助理,成為政權的領導者和建議者。總之,他就是皇背後的皇。”

第二場戲,袁大總統提出祭天尊孔議案。

《紐約時報》報道了袁世凱天壇祭天的活動:“北京,12月23日——袁世凱大總統今天在日出時出現在了天壇,並恢復了在冬至日進行祭天的活動,這一傳統自從1911年清朝滅亡後就被忽略了。昨天的祭天是對這一提案的執行。大總統接受了關於這些宗教場合相關知識的指導,其中之一是穿著公元前1022年周朝時的袍子。這意味著中國古代的儀式被恢復了,同時儒教也成了國家的宗教。”

對袁世凱的這種仿古行為,《每日電訊》記者說:“恢復所有的舊禮教,立孔教為國教,使歷史的鐘擺回到1911年之前的狀態等做法可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最令人驚異的一點是,人們在這次爭論中嚴肅地引用了許多在三四千年前佔統治地位的典章,相形之下,最古老的歐洲文明也恍如剛剛誕生於昨日。”

晚清實力派強人袁世凱:是非功過,自待後人評說

1911年上海出版的外文報紙《中國公論西報》 封面

袁世凱演的第三場戲,就是登基。什麼時候新什麼時候舊,哪個場合新哪個場合舊,袁世凱拿捏得很好。這就是袁世凱,一路像泥鰍一樣滑過來的官場老手,終於走到了他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