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正值全省公安機關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開展“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主題實踐之時,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為維護轄區社會治安穩定,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大麥地派出所迅速行動,按照《雲南公安機關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八條措施》《楚雄州公安機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服務企業服務群眾復工復產十八條措施》,全力投入到“治庸·便民”服務工作之中。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大麥地彝區共設有3個疫情防控卡點,分別是河門口岔路、普龍大橋橋頭、各莫大橋橋頭。考慮到派出所警力太少,鎮黨委提出卡點值守由鎮衛生院及政府機關人員負責,派出所以維穩為主。可卡點是防疫的第一道關口,責任重大,此時此刻,共產黨員必須上,人民警察必須衝鋒在前。面對疫情,全體黨員紛紛請戰,遞交請戰書,面對黨旗宣誓,強烈要求奔赴一線。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從河門口到普龍,來自陝西、山西、四川、重慶、浙江、安徽、昆明等地的客商一批批湧入,拉運西紅柿的大貨車及裝運工人隨處可見。每天,從這裡銷出的西紅柿達130多噸。派出所民警堅持“兩手抓”,抓疫情防控的同時,組織民警深入村社、企業走訪宣傳,瞭解復工情況及企業困難需求,開展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動員業主及從業人員100%安裝“雲南抗疫情”“雲南健康申報”,開闢服務企業“綠色通道”,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不鬆懈,共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從企業到村社,從防疫檢測點到田間地頭,四處是大麥地所民警忙碌的身影。白天,民警輪流深入村社路口要道巡迴檢查,向鄉村群眾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嚴肅查處影響企業復工復產和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警情案件;夜晚,大家圍聚在一起分析排查外來回鄉人員情況,並利用大數據系統追蹤易感人群,協助有關部門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隔離。

  “平時我們差不多每月能回一次家,有時所裡事多,一個半月甚至兩個月回一次家也是常有的事。疫情暴發以來,這裡就是我們的家。雖然有點辛苦,可為了保護群眾的生命安全,再苦再累我們也心甘情願。”在防疫卡點,副所長楊柳清信心十足地說。

  大麥地彝區地廣人稀,村子四散,許多彝族群眾不會講漢話,只會講彝話。作為基層民警,每時每刻都要與彝族群眾打交道,不會講彝話,就很難融入彝族這個群體,也不易開展工作。為此,所裡製作了一塊小黑板,把彝話寫在黑板上,請會講彝話的同事當教員,互幫互學。

  1月21日夜晚,民警在普龍街邊發現一個彝族老人倒在路邊,奄奄一息。民警立即上前用彝話詢問老人情況。原來,老人是大麥地峨足村人,大清早從峨足村走路來到普龍,準備到信用社取錢,走了一天路,又餓又累就昏倒了。隨後,民警立即將老人護送到派出所精心照料。待老人次日身體恢復後,又帶老人去取了錢,並親自開車送老人回家。看到老人平安回來,其家人滿心感謝。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大麥地派出所民警用彝語幫助老百姓的感人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群眾紛紛為“彝漢雙語”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做法點贊。

  2月18日,一個付姓承包商急匆匆來到大麥地派出所求助:“警察同志,現在很多城市急需蔬菜供應,我大棚裡的西紅柿熟了,但不少工人受疫情影響,復工有情緒,能否幫忙看看?”羅勇二話沒說,帶領民警即刻前往處理。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恰在此時,羅勇妻子打電話說小女兒得了急病,高燒不退,縣裡沒辦法醫治,需要辦理轉院手續前往楚雄住院治療,讓羅勇趕回家。考慮到所裡事急,羅勇邊上車邊打電話向妻子說明情況,解釋不能趕回去的原因,並請父母幫助辦理轉院手續,安慰妻子照顧救治小孩。最終,通過民警耐心細緻的工作,承包商提高了部份補助工資,工人同意復工,事情圓滿解決。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據統計,疫情期間,大麥地派出所已出動警車23輛次、警力69人次、檢查過往車輛4400餘輛、檢查過往人員7600餘人。目前,整個大麥地彝區保持新冠肺炎“零感染”,沒有一家企業因疫情延誤復工復產,沒有一個客商的貨物因疫情受到損失。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

  大山小警,小人物,小故事。背井離鄉,遠離親人,大麥地派出所全體民警,在大山深處的彝區長年堅守,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愛贏得了百姓的敬,讓警徽在彝家山寨熠熠生輝。

作者(雙柏縣公安局 尹世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