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下寨鎮黨員幹部帶頭深入“一線”,爭先發揮先鋒作用;廣大群眾主動參與,保障疫情“後線”供應。聯防聯控,群防群控,萬眾一心,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細微之處洞察人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為我們做的一件件小事情,讓我們在平凡之處,體會到了最溫暖的關懷。

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只是做幾頓飯,小事而已,不值一提。”——鄭家村田麗

為阻斷疫情輸入,108國道入荔口設置疫情聯防聯控檢查卡點嚴格值守,值守人員每天24小時輪流值班,從不懈怠。但由於疫情,周邊的飯店全部關閉,駐守初期值守同志每日只能以泡麵、餅乾、麵包等速食品充飢。鄭家村婦聯主席田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大過年的,大家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心疼啊!於是自發為“一線”人員每天提供兩餐,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當問及此事時,田麗一邊為值守人員準備著飯食,一邊回道:“只是做幾頓飯,小事而已,不值一提。”

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我沒有大本事,但現在我要儘自己的能力,回報國家和村上對我的照顧。”——清池村 畢正印

自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始,清池村四組村民畢正印就自願協助鎮、村幹部在路口排查,每天按時到崗,對工作認真負責,從不缺崗。用他自己的話:“國家對我們低保戶照顧得這麼好,我沒有大本事,但現在我要儘自己的能力,回報國家和村上對我的照顧。”

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黨和國家對我的幫助太多了,我沒有什麼可回報的,就儘量多給村上幫一些忙。”——朱家村 孫建信

大年初二,朱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孫建信看到村兩委幹部佈置疫情防控工作,便立即請戰,希望能為村裡做出一點貢獻。自那天起,他每天就穿梭在村裡的大小巷道中,宣傳政策、發放倡議書、張貼“留觀點”標誌、協助排查返鄉人員……只要是他能幫得上忙的,他都義不容辭。2月1日,他向村上捐助100元,用於疫情防控工作,並表示:“黨和國家對我的幫助太多了,我沒有什麼可回報的,就儘量多給村上幫一些忙。”

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團結一心,共面時艱!”——新建村 黨員幹部

為保證村級防控工作的高質量,新建村各卡點嚴格值守,值守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不敢懈怠。吝桐山、馬慶利、吝安民等黨員每天堅持給武漢返鄉人員家中及全村消毒;“113”鄉村振興人才吝少茹為武漢返鄉人員提供需求品,幫忙送至家中,每天監測他們的體溫;鎮包村領導幹部堅守職責,駐守期間以泡麵充飢;黨員先鋒隊做好各卡點工作,不辭辛苦,不畏嚴寒,沒有任何怨言。“團結一心,共面時艱!”這是新建村的口號,更是他們的行動。

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人民靠你們,你們辛苦了!”——沙窪村 廣大群眾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萬眾一心定能勝利。沙窪村黨員幹部衝在一線的身影鼓舞了不少熱心、愛心人士。村口需要設立檢查點,村民馬社民便提供了桌椅、熱水;需要有人上路執勤,村民馬建國便開著自己的車奔前跑後;缺少消毒水,馬建峰、王福建、趙金龍、王鵬等群眾便想方設法運來了消毒水;檢查點值班人員辛勞,沙窪村群眾何榮利便為一線卡點送上兩箱方便麵、兩箱牛奶,絲毫沒有停留……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但他們絲毫未覺得需要回報,只有一句話:“人民靠你們,你們辛苦了!”

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大荔縣下寨鎮:平凡之處最溫暖——戰“疫”中的“小人物”

“他們為我們駐守‘一線’,我為他們保障‘後線’。”——下寨鎮 所有“小人物”

“我有渠道,給咱‘一線’人員買些口罩。”“我給咱們拉回來一些消毒水。”“用我家的農機來給村上噴灑消毒液。”“把我的也算上!”“我沒啥物資,捐500元幫助村上吧。”“我也捐!”“我也捐!”……一聲聲援助匯成愛的暖洋,大“疫”面前,沒有旁觀者,下寨鎮人民群眾也不是旁觀者。愛心企業、熱心人士、黨員幹部、普通群眾,紛紛慷慨解囊,出錢出物出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賀亮、朱永法、鮑旭亮、梁愛國、馬哲、袁天平、溫保餘、朱輝、李變麗……一個個名字雖然陌生,但熠熠閃光,他們不要回報,不要感謝,他們都是平凡人、都是“小人物”,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都是最英勇的“戰士”。“他們為我們駐守‘一線’,我為他們保障‘後線’。”這就是下寨所有“小人物”的心聲。(趙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