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店區公園街道:戰“疫”“小人物”凝聚“大能量”

記者 趙志斌 高陽 通訊員 孫曉傑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店區公園街道轄區內的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夜以繼日堅守在防疫一線,黨員、群眾代表全員出動,萬眾一心,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戰“疫”中,每一名“小人物”的力量都不容忽視,正是他們的點滴力量,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大能量”。

張貼防疫宣傳知識公告、每天上門排查情況、深夜裡堅守勸返點……他們的默默奉獻在這場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鬥爭中,張店公園街道湧現出許多舍小家為大家的“無名英雄”。他們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他們的言行讓無數人感動。

懷孕20周 她堅守工作崗位

“我們經常叮囑劉瑜琪,身體如果不舒服一定回家休息,但是她從正月初三開始堅持按時按點上班。”公園街道齊賽園社區書記張麗說:“前期人手不足的時候,她還自願在勸返點值班。”劉瑜琪是齊賽園社區的一名“90後”工作人員,同時也是一名懷孕20周的“準媽媽”。

從正月初三開始,每天劉瑜琪都要獨自在張店區和高新區間往返,這也讓她的家人牽掛起來。“每天都要給我打電話詢問身體情況,領導同事也都很關照我,考慮到我現在的身體情況,安排的工作量不大。”劉瑜琪介紹,疫情期間,同事們都投入工作中,自己作為社區工作人員,也應該做好本職工作。“不能因為身體原因就‘特殊對待’,認真對待工作是我的職責。”劉瑜琪說。

事無鉅細 獨居老人有了“愛心口罩”

“王大爺,我們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給您送口罩來了。”2月5日上午10時13分,公園街道小西湖社區工作人員逯曉曉手裡攥著一隻裝著口罩的塑料袋和一張記著家庭住址的紙條,來到了一戶居民家門前。原來,前幾日,社區居委會接到社區內一名老人的求助電話,老人稱自己處於手術恢復期,家中沒有口罩,也不敢外出購買,希望社區能為自己送幾隻應急口罩。

“求助的老人是名獨居老人,今年70多歲,他女兒每日為他送食品、生活物資。”逯曉曉說:“我們也是考慮到老人的情況,有困難一定盡所能幫助。不過現在口罩供應告急,昨天我去藥店也沒有買到,今天問幾個同事,才湊了幾隻口罩。”

作書畫寫感謝信 居民送上暖心慰問

“她拿著宣傳材料跑遍了社區每個角落,她像家人一樣對居民關心照顧,我們在這裡住的安心放心……”2月2日,一封感謝公園街道沁園社區物業經理孫愛玲的信被送到了社區居委會。

“從過年前,孫愛玲就沒有休息,連軸轉了十幾天,每天早晨不到7點就去勸返點處搬桌子、拉橫幅,還兼顧社區內的衛生、消殺工作。”沁園社區書記徐志華介紹:“孫愛玲既是社區物業經理,又是黨員志願者,平日裡還是我們社區的金牌調解員,社區居民基本上都認識她。疫情期間,她感冒、上火,連著吃了十幾天藥,也沒有好轉。有些居民路過勸返點時,經常勸她去休息,她依舊堅持在崗。”

作為1995年定居在沁園社區的“老牌居民”,孫愛玲對社區的感情深厚。她說:“我已經在這個社區當了7年物業經理,社區的一草一木、每一戶居民我記在心裡。女兒過年也沒有回來,只有晚上通過視頻聊會天。社區有的工作人員家裡孩子還小,需要人照顧,所以我應該多出一份力。”

除了感謝信外,2月5日,沁園社區的幾位熱心居民還在“宅”在家裡揮毫潑墨,為抗“疫”工作者們送上書畫表達感謝。

张店区公园街道:战“疫”“小人物”凝聚“大能量”

2月5日,沁園社區的熱心居民還在為抗“疫”工作者們送上書法作品表達感謝。

张店区公园街道:战“疫”“小人物”凝聚“大能量”

2月5日,沁園社區的熱心居民還為抗“疫”工作者們送上國畫作品表達感謝。

张店区公园街道:战“疫”“小人物”凝聚“大能量”

公園街道沁園社區物業經理孫愛玲收到了一封感謝信。

张店区公园街道:战“疫”“小人物”凝聚“大能量”

公園街道小西湖社區工作人員逯曉曉為社區獨居老人送上口罩。

张店区公园街道:战“疫”“小人物”凝聚“大能量”

公園街道小西湖社區工作人員逯曉曉手裡攥著一隻裝著口罩的塑料袋和一張記著家庭住址的紙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