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剩女。


是中國特色詞彙,在如今的社會環境裡,它默認專指年紀大了卻還沒有結婚的女性群體。

沒有哪個女孩會喜歡自己被貼上這個標籤,無可否認,這不是個褒義詞。

在女性婚戀問題上,社會的偏見依舊根深蒂固。


至今,仍然有很多女孩無法自由選擇戀愛機會,結婚時間,甚至生育與否,仍要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指責。

最近,有這樣一部名叫《剩女》的紀錄片,向我們剖開了這些被冠上標籤的女孩的真實經歷。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難以想象,這樣一個記錄中國剩女現象的紀錄片,導演和編劇卻都是以色列人。

他們去到北京,用鏡頭記載了三個中國女孩的故事。


0 1


徐敏,28歲,北京人。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她是獨生女,家庭條件不錯,為了能讓她順利結婚,父母早就給她備好了房和車。

工作方面,她在中國傳媒大學畢業以後,在做廣播電臺主持人。

就是這樣一個各方面看起來都不錯的姑娘,找起結婚對象來卻費了老勁。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尋找結婚對象的過程中,徐敏甚至去參加過那種多人聯誼大會。


過程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還是會稍感羞恥的。


數個等待相親的女孩要一起站在臺上,挨個介紹自己,最後再等著被男生挑選的那種。

徐敏放下心防,突破心理防線站了上去,也成功被一個小夥子選中,可最後她卻還是沒能繼續和這個小夥子聊下去。


徐敏認為,最大的原因是自己的媽媽。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家庭條件不好的,工作不穩定的,還有外地戶口的,她媽媽基本都看不上。

從小聽慣了母親話的徐敏,為此拒絕了一個又一個男生。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長時間的持久戰,多次的打擊,讓徐敏漸漸有些暴躁。


她嘗試反抗媽媽的獨裁,甚至委屈到眼淚直流。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情緒醞釀到激動的時候,她還對自己的媽媽說出了非常傷人的話語:


你就是不尊重我們。


有時候我覺得我爸憑什麼找你呢?


徐敏的媽媽愣了,自己對孩子付出這麼多年最後卻換來這些埋怨。


母女倆最後只得不歡而散,問題卻依然擺在那裡。


年近三十,徐敏卻依然單身,結婚這件事對她來說依舊遙遙無期。


0 2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邱華梅。


她是整片裡最出彩的女孩。

她努力學習在北京上了大學,畢業後憑實力當了律師,事業順風順水。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但就是因為結婚問題,邱華梅經常跟家裡人吵得眼淚直流。

她的老家在山東濱州,一個叫做無棣的小縣城。

邱華梅的父母當年為了生個兒子,家裡連著生了五個女孩,不過最後還是放棄了。

在這種思想相對比較封建的地方長大,如今都34歲的未婚未育的邱華梅的處境可想而知。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在家人甚至鄰居村民的眼裡,她就是個大齡剩女。

每次一回家,邱華梅都能看見自己家案板臺上的角落裡放著幾大包彈好的棉花,那是媽媽幾年前就準備好的,就等著邱華梅出嫁的時候給她做幾床新被子。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但是這種溫暖對於邱華梅來說,卻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讓她有點恐懼。

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時候,總要談到邱華梅的結婚問題。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在父母的眼裡,這麼大了還不結婚的女兒讓他們有點丟人,每每別人問起來,自己都不知道說啥好。

看著別人都結婚了,自己的女兒這麼就一直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尤其是想到邱華梅當年上學家裡沒錢,做父母的再難也要幹活供她上學的時候。

再看看如今不聽話的女兒,簡直都愁的睡不著。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就連邱華梅在老家帶娃的親姐姐,都說她自私,不正常。

甚至還放言說——


不結婚,再幸福都不叫幸福,不結婚就是判刑!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更過分的,邱華梅的小外甥都被大人教著喊她叫,光棍姨。


親戚說她不結婚的想法如此強烈,就像入了邪教。

邱華梅很委屈,她的眼淚撲簌簌往下掉,伴隨著一家人的怒火與無奈。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其實邱華梅並不是故意要和家人唱反調。


她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想隨便結婚,把自己的餘生和一個不喜歡的人捆綁在一起。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如果自己要結婚,她希望對方是個尊重自己的人,不要太大男子主義,也能主動分擔家務事。

在北京工作的閒暇之餘,她嘗試去相親了很多次,但結果都不怎麼樣。

她去過北京公園的相親角溜達。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在那裡,常常有成堆的老大爺老大媽們把自家孩子的相親條件寫在紙上,攤在地上,等待有緣人挑撿。

但滑稽的是,大學畢業、精神獨立、事業穩定的邱華梅在那裡卻並沒有市場。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有個大媽乾脆表態,自己接受不了邱華梅。

因為她的律師職業可太厲害了,要是動不動鬧矛盾就講民法刑法,自己可受不了。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然後,邱華梅去一對一相親。

對方有的嫌她是外地人,交往起來壓力會比較大。

還有的,就在邱華梅的追問下攤牌自己還是有些大男子主義,希望婚後女的能順從自己。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邱華梅還去婚介會所諮詢,對方在聽了華梅的情況後,給出了一堆建議。

可萬萬沒想到,中心思想竟然是——

你要是結婚了,就不能選擇不生孩子。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你長得不太好看,性格又太硬了,年齡也很大了,就不要太挑了。

要是這種條件還以為自己狀態很好,那就是自欺欺人。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更恐怖的是,給出建議的這位紅娘本身就是個女人。

在邱華梅這樣的女人正在面臨封建困境的時候,竟然還有同為女性的同胞親手給她再上一道枷鎖,當面進行剩女羞辱,這場面驚悚得讓人窒息。

就這樣掙扎了一大圈,邱華梅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愈演愈烈。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她感覺任何人都可以抓住這一點來嘲笑自己。

那種感覺難受地好像自己溺進了大海,孤立無援隨時都可能淹死。

如果自己一直戰鬥卻還上不了岸的話,她只好選擇放棄,撤退離開。

於是,後來邱華梅決定遠走,她申請去法國留學,繼續深造學業。


0 3


蓋琪,36歲,大學老師。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在年齡即將接近四十大關的時刻,她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自己的之前許多年都沒有做到的事。


她談了戀愛、結了婚、生了孩子,並且還從北京舉家搬遷到了生活壓力相對較小的深圳定居。

這一系列人生大事發展得即迅速又果斷。說到底,只源於蓋琪自己狠狠下了一次決心。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年輕的時候,蓋琪的家境很好,書香門第出身。


再加上自身條件也不錯,因此對結婚對象的要求蠻高,於是結婚的事也就耽擱了下來。

後來不料父親生病,家裡積蓄驟降,自己的年齡也越來越大,她覺得自己可選擇的餘地越來越小。

於是被貼上剩女標籤後幾年,蓋琪做出了選擇,她要結婚。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蓋琪的老公比她的年齡小,在確定對方不介意自己的年齡後,她很快就把這件事提上了日程。

出嫁那天,蓋琪對自己的老公說,就想跟對方去擁有和創造最世俗的幸福。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她明白自己的選擇意味著什麼,會帶來什麼。

蓋琪婚後,曾經主持過一個交流會。


在會上,她坦誠承認自己的生活明顯沒有之前有趣,但是卻多了一份幸福。

那種幸福,源於老公和孩子帶給她的平凡的滿足感。

婚姻不一定是一個成功的結局,但是它可以讓人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走上新的開始。


0 4


對於女性來說,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給出的壓力是正相關的,這會給女性自身帶來恐懼感。


只要你不結婚成為別人的妻子,不生孩子成為別人的媽媽,好像就異於常人,大概率要遭人閒話。

但可悲的是,那些被催婚後潦草結婚的人,後半生過得不幸福的話,卻沒有人會拿著催婚時的勁頭去負責。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紀錄片裡的這些故事,其實一直試圖在向我們提出一個問題——


在狂熱的催婚催育潮中,你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不要結婚了麼?


結婚這件事的本質,是兩個人心甘情願的結合。


它的浪漫在於一個人願意通過這場儀式,下定決心和自己鍾愛的另一半在今後的日子裡攜手同行。


這是對愛情的約定,也是對親情的加冕。

而萬萬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滿足旁人的期望,從而找一個異性來組成組合,生孩子傳宗接代。


如果是為了這個目的——


那人就像機器,沒有感情。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可嘆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本心,抵抗住來自家人、親戚、朋友的壓力,抑或是到了最後選擇對婚姻妥協。


正如邱華梅在片子中所說的一句話,讓我回味很久。

大意是——


就算她最後堅持和世俗抗爭,守住了自己的本心不濫嫁,可也不見得會有多開心。

因為,這是她一個人孤零零的勝利。


到底有多少人能經受得住這種孤獨呢?


0 5


這部紀錄片拍攝於2015年到2017年間,距今也有好幾年時間了。


就在前不久,前去法國留學的邱華梅在社交平臺上公佈了自己的好消息。


她在法國深造後順利畢業,繼續著自己的律師職業,並且在國外求學的日子裡,她遇到了自己的德國老公,如今已經在德國定居。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這消息非常振奮人心。


尤其是回想起幾年前時時因為不結婚而被催到流淚,在婚戀市場受盡打擊的她,這像是一種成功的諷刺,暢快人心。


她用自己的能力證明了自己的選擇,向曾經逼問過她的那些人提出了反問。


難道過了二十多歲還沒有結婚,也沒有生孩子的人,就該被貼上剩女標籤嗎?

她們活到現在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奮力追求的學業和辛苦打拼的事業,以及自身養成的氣場,就相應的要遭貶值了嗎?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個聲音。


它在說,不。


不妥協,也不隨波逐流。


不放棄,也不要被束縛。


中國式「剩女羞辱」,我聽夠了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圖片均從網絡轉載,對文中陳述內容和觀點均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或不實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