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多种途径开创“就业扶贫”新局面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为减轻疫情对贫困户就业的影响,舒城县“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贫”,加强人社局、扶贫局等多部门协同,战“疫”战“贫”相结合,打出一系列就业扶贫的“组合拳”。

“公益岗位”安置就业一批

清晨,吴自传穿着黄马夹,带着清洁工具,来到村主干道,开始清理清除村民生活垃圾。“今年防疫时期,虽然大家出门少,我们坚持每天都定期清理生活垃圾,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好,大家看得舒心,*得也很开心。”吴自传是棠树乡寒塘村贫困户,因妻子有残疾,常年需要照顾出不了远门,村里安排公益岗保洁员,让他不仅多了份收入,也多了份脱贫致富的信心。

“根据贫困户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开发出保洁员、道路养护员、生态护林员等扶贫公益性岗位,既保护和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也使贫困户获得了一定的报酬,实现了双赢。”棠树乡副书记陈自发介绍,目前,全乡为397户贫困户共设立扶贫公益岗近300多个。

同时,该县人社部门对新开发就业扶贫公益岗位按300元/人/月标准,发放就业补贴。据了解,很多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与乡村干部一道,在疫情防疫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批

春节后防“疫”期间复工复产已有10多天了,苏金凤骑电瓶车约20分钟左右,来到北隅村就业扶贫车间-艾萌婴儿用品有限公司上班。经过体温检测、消毒、台账登记等系列程序,在宽敞明亮的扶贫车间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苏金凤是舒城县经济开发区北隅村墩西村民组村民,妻子多重残疾二级,家庭负担重,2014年经“两评议一公示”程序,被评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脱贫了贫。“接到扶贫车间复工的通知,我第一时间就回来上班了。”苏金凤说。

为方便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舒城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工作。目前,该县扶贫车间57家,已经全部复工复产,就业人数919人,其中贫困群众256人,湖北返乡少数需帮扶贫困劳动者都已经推荐到扶贫车间(基地)就业。

“重点企业”解决就业一批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1米以上间距,依次排好队,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舒城县山七镇的重点企业招工就业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该镇党委书记武立胜亲自挂帅,携分管副镇长、人武部长等带领51名返乡务工人员和贫困劳动者前往县重点招商企业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检测、面试、签订劳务合同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防疫形势逐渐好转,返乡务工人员和贫困劳动者都希望能早一点走出家门,回到企业(车间)正常上班。”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县内重点企业的招工,一方面解决了返乡务工人员和贫困劳动者的就业,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大型企业用工荒的情况。

据悉,该县各乡镇与胜利精密、欧菲光和英力电子等重点招商企业,通过举办“点对点”“送您上岗”招工活动,推进企业复产复工,促进贫困劳动者就业。目前,三家重点企业就入职1850多人,其中胜利精密入职828人,贫困户达102人。

据统计,该县贫困劳动力63341人,截止目前,外出就业40931人(其中县内就业15716人,县外省内就业6897人),本地重点企业、扶贫车间和公益岗等就业14950人,对未就业且需帮扶的贫困劳动者,已结合实际制定了逐一帮扶就业计划。(胡圣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