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给毕业生的好消息?

很多同学都在后台咨询高校毕业生是指应届毕业生还是往届毕业生?什么是“未落实工作单位”?“择业期”是几年?今天小编统一回答下:

什么是应届毕业生: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这是不是给毕业生的好消息?

“延长二年择业期”是指什么?

延长二年择业期是指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两年时间内,保留国家对毕业生就业所规定的有关资格(如档案管理、户口迁移、调整改派等特殊政策)毕业生若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仍没有联系到具体接收单位,原则上应派遣回原籍。二年内联系到接收单位后,单位在原籍省区的可向本省区主管毕业生调配的部门申请办理调整派遣手续;单位不在本省区的,可向毕业学校申请办理调整派遣手续。

“择业期”是几年?

◆ 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两年内。

◆ 博士研究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五年内。

◆ 择业期从毕业证书落款日期起算。

什么是“未落实工作单位”?

尚未落实工作单位就是还没有正式工作,没有与任何单位签订正式工作合同。若毕业后曾就业但目前已经离职的,则属于待业人员了。

为什么要推出“择业期“概念:

在就业市场,与“应届毕业生”的概念相对的是“往届毕业生”,二者的差异集中体现在求职和升学的层面上。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为应届生求职提供了诸多实际支持,在各地落户条件上,应届生能享受更多的政策便利;许多企业会设置校园招聘的通道,并为应届生打造专属的职场提升通道,比如“管培生”岗位;而在诸如公务员招考、部分地方人才引进政策中,应届生身份也是一个重要的筛选条件。

而这些优势条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作机会,却是毕业两三年的往届生难以触及的。广东省着手将“应届毕业生”的待遇条件拓展到毕业不久的往届生中,揭开了加固在“应届毕业生”身份的标签,并改善了该标签掩盖的不公平问题。

去年很多省市推行毕业择业期政策,有利于为“慢就业”扫除政策障碍,引导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在职业方向上多加尝试,允许毕业生进行多元择业。

这是不是给毕业生的好消息?

校对:woaifay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