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如何成功的

因為疫情的原因最近一直在家宅著,就把《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又重新翻出來看了一遍。雖然是影視作品,但對司馬懿性格描述有一點極為準確——能忍,忍常人之不能忍,那麼司馬懿成功僅僅是靠能忍麼?今天我們從多個角度分析一下司馬懿如何為司馬家奠定基礎,一統三國。

司馬懿是如何成功的

司馬滅孫吳形勢

研究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對三國有一個深入的認識,什麼是三國?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不就是魏蜀吳三國爭奪天下,最後被晉國竊取了勝利果實麼。在我看來三國還有深一層次的理解,由於漢末世家對於人口土地等生產資料的兼併引發的社會矛盾(當時世家藏匿大量的人口進行生產但不繳納賦稅,國家為了維持運轉只能對百姓增加賦稅,也是黃巾起義的直接原因)與階級長期固化,領導層昏庸的現狀相遇,引發了一場席捲天下的變革。而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三國其實就是重新分配蛋糕的過程,而司馬懿所代表的司馬家就是當時世家的代表,司馬懿的勝利其實是世家的勝利。

一、外部因素

司馬懿的成功中外部因素佔有很大成分。有一句古話“時也,命也”,司馬徽對諸葛亮的評價也有一句“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司馬家能夠取得天下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從年齡上看,曹操生於155年,司馬懿生於179年,諸葛亮生於181年,曹操比後兩者其實早了一代人。歷史上曹操是有機會統一天下的,滅掉袁紹之後曹操一統北方,以席捲天下之勢發動了南征,可惜赤壁之戰成全了周瑜與諸葛亮,也葬掉的曹操的雄心壯志,確立了三足鼎立的天下大勢。對於諸葛亮而言,其實一直在行逆天之舉,除了明朝,我國從未有過自南向北的統一,既是是劉備巔峰的時候不過是隻有巴蜀和荊州。夷陵之戰劉備不僅沒有奪回荊州,還失去了蜀國的精兵和家底,後面的六出祁山只能是有心無力。曹操年齡使得他在赤壁失敗後沒有時間再謀求統一,此乃時也;劉備夷陵之戰的失敗葬送了諸葛亮唯一的機會,此乃命也。

司馬懿是如何成功的

赤壁之戰

從司馬懿的角度,他的身後有一個很龐大的,當時社會上的精英階層,這個階層對曹操的政策是有牴觸的,他們不可能放棄統治地位,更不會允許寒門百姓站起來壓他們一頭,這股勢力就是世家。曹操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一員,漢相國曹參的後人,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在前期曹操是和世家站在一起的,與袁紹為友,誅殺張讓,這也讓他得到了世家的支持,荀彧、荀攸都是世家頂級的人才。但曹操也發現了漢末亂象的根源也在於世家,同時世家的存在也威脅到君主的權力,所以大勢已成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壓制世家,任用的戲志才、郭嘉都是寒門子弟,後期還有招賢令,唯才是舉,破壞了世家對於官員的推舉制度,他的兒子曹丕也繼承了他的政治意圖,推行的九品中正制,這也是為什麼司馬家能得到世家擁護,竊取魏國勝利果實的原因了。另一方面在於人性,被曹操任用的寒門子弟會支持曹家,但他們的後臺不再是寒門的出身,得到好處後,感覺自己所處階層發生了變化也站在了以司馬氏為代表的舊勢力這邊。比如西晉重臣賈充,他的父親賈逹出身寒門,是曹魏時期的官員,和曹操的政治主張相一致,可他卻站在了司馬家這邊,無外乎兩個字——利益。可以說,司馬家的成功既是命運的眷顧,也是世家階級對寒門反撲的成功。

司馬懿是如何成功的

曹孟德

二、內在因素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能僅靠外部因素,漢末的世家這麼多,有志於天下的也不在少數,袁氏兄弟四世三公,司馬家成功還在於司馬懿本身的特質。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隱忍、謹慎。曹操任司空時,聞司馬懿名聲,想招其為官。按理來說,這對司馬懿是一種機遇,但他卻稱病不出,為了迷惑多疑的曹操,他真的在家裝瘋。司馬懿拒絕入朝為官,乃是因為他察覺到漢室將傾這一點,認為給漢朝效命沒有前途,故而不願就職。諸葛贈女服刺激司馬,欲逼其決戰,不想司馬懿不僅不惱怒,反而當眾穿上。並且,他還抓住機會向使者打聽軍情,詢問諸葛飲食起居,將蜀軍最高統帥的身體狀況摸得透透徹徹。從這裡可以看出,司馬懿為人謹慎且冷靜,善於抓住機會為之,才可大用。凡成大氣者不拘小節,忍辱負重,堅定自己的信念,給周圍的人以鼓舞和繼續戰鬥下去的動力,這是司馬懿成功的核心點。

司馬懿是如何成功的

司馬懿

2、能力。司馬懿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三國時期有稱號的謀士有幾個呢。臥龍、鳳雛、毒士、鬼才...,司馬懿是其中之一,“冢虎”的稱號也絕非浪得虛名。面對諸葛亮的北伐,司馬懿採取急者緩之的戰略決策,於以逸待勞的戰略戰術跟相持。一方面司馬懿要在長期的戰爭中籠絡人心、掌握魏國的軍權;另一方面以蜀國的國力也不足以支持連年的北伐,相持是一種更加穩妥的方式。所以,不論是從戰略戰術上,司馬懿的文韜武略不比諸葛亮遜色多少。

3、為人處世的情商。曹丕手下有個重臣叫吳質,在曹丕奪位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次曹操出征時,曹丕曹植都來送行,曹植頻頻稱頌父親,曹丕卻不知所措,吳質告知他哭就行,用真感情感動了這個領導曹操(電視劇裡這一段安在司馬懿身上了)。顯然吳質是又才能和謀略的,但是他本人卻恃才傲物,瞧不起人,所以當時有很多人不服,結局是他並沒有進入托孤大臣的陣中。但是吳質對司馬懿卻是讚賞有加,說司馬懿是忠智之公、社稷之臣,很顯然司馬懿的人際關係還是不錯的,他低調處事,對人謙和,這就是他比吳質高明之處。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司馬懿的成功是個人的奮鬥,也是歷史的造就。曹操、諸葛亮、都是一世人傑,雖然沒能完成一統,但也在歷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筆,不言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