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0年代的普通人照片有股英气,眼睛有神?

leonides


因为80年代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在美好未来的憧憬中,一切都充满勃勃生机。那时的人们青涩而又健康,眼里自然是有股英气。几十年过去后,很多人都被快速变化的社会转晕了头,无休无止的加班应酬累白了头,学费、房贷、车贷、医药费压弯了腰,手机、电脑晃花了眼,各种尔虞我诈的套路掏空了心,冷酷的现实和无奈的结局耗尽了神…只剩下麻木和世故,再难有神有英气。


圣谷凡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要说男人,当年女人也有一股阳刚气。

原因大概这几个:

第一,以前人很少照相。

不要说80年代,90年代初照相也是大事。

在80年代,普通人几乎不照相,最多照个结婚照、满月照、周岁照、全家福。

偶尔个人照相,都是希望放在家里做类似于今天的相框这张摆设。

所以,照相的时候摄影师也是很慎重,会让你反复的摆姿势。

因为当时没有数码相机,胶卷照一张就是一张,不存在照很多张给你选择。

所以,一般摄影师都要一张拍到最好。

当年拍张照片花费半小时是寻常事,今天大家的数码照片还不是随手一拍。

第二,以前人的审美观不同。

以前的人喜欢阳刚男人,有男子气,只有很少的女人喜欢小白脸、奶油小生。

以前小白脸演员很少,在电影电视上也不容易站住脚,甚至会被当做娘娘腔。

民风如此,当时男人还是比较阳刚的,很少有今天那种不男不女的男人。

第三,当过兵的人很多。

文革特殊年代,学校都取消了,很多年轻人都去参军,并且引以为荣。

当时参军的人数量比今天要大得多。

即便没有参过军的,往往也当过民兵,接受过训练。

所以,如果是退伍没几年的人照相,自然而然有一股阳刚气。


萨沙


作为80年代的青年,我来谈谈体会。

80年代初(1981)我高中毕业,高考差2分没上分数线,回家当农民,2年后又参军,上军校,提干!这是我的简要经历,下面3图是88,89拍的。图3是我和老主任,我们既是上下级又是忘年交。

回正题。那个年代无论我落榜当农民,还是当兵提干,我们都是任劳任怨,心里充满阳光。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二:

1,社会相对公平,人比较单纯。当时劳动致富,实干创未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人们认准了只要苦干实干,老天不会亏待你。当年的农村万元户多是养殖能手,城里是勤奋的个体户。在部队,官兵关系简单,干的好就可重用,组织领导就信任你。有信念寄托,精神状态是亢奋的。

2,压力相对不大。80年代,教育,医疗,住房这方面的压力基本没有,或很小,像教育,基本是国家托底,大学毕业包分配。医疗开支不大,商品房压根儿没想过。当时人们日子虽不富裕,但压力也小,人无太大压力幸福指数相对就高,人的精神流露也会不一样。

相由心生,这是我的看法。

牛义顺





牛义顺义牛


这是我和老公在80华代末,我下海创业第二年,补照的结婚像,主题是:寻找从前的影子,留给未来的回忆,那时我38岁,老公42岁,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我68岁,他72岁,最后一张是去年夏旅游时,女儿为我们拍的,主题是:未来己来,此刻留给未来的未来。





幸福的人吧


我父亲他们一辈人就是眼里神采奕奕,特别精神,比现在的人有气质多了!当年可没有化妆品和美颜相机……这是我父亲年轻时和我的对比照




窈窕淑女nice


1.80年代的人大多数都比较自信,有调查显示:“比较自信”的有63.2%,“十分自信”的有23.8%,“不自信”的只有13%。

2.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以及在海上与越南的三•一四海战等一系列胜利,加之军人形象的人性化回归,“当兵”也一度成为农村青年争先恐后改变命运的机会,人们普遍愿意当兵。

3.80年代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全面进行改革开放,此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人们的思想虽逐步开放,但很不成熟,加之未受到帝国主义的文化侵袭和“和平演变”,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有力领导下,人们普遍信心满满!

4.80年代的社会大趋势:这时改革开放初的春风逐渐吹遍大江南北,这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读小学、大学免费,彩电,洗衣机等电器慢慢走入了寻常人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更加期盼,以及更坚定的相信党和国家的领导!

这第一点是个人的自信,第二点是军人带给人们的自信,第三点是国家指导思想带给人们的自信,第四点是社会大趋势带给人们的自信!

这“四点”自信就使得80年代的普通人照片有股英气,眼睛有神。


碧溪远客


时代是会留下痕迹的。

关于时代面貌的精气神,上世纪八十年代不算最有英气的,人们眼睛也不算最有神的。

五六十年代的普通人更有精气神,眼睛更囧囧有神!

伟人曾经赋诗: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

至于为什么?

个人观点!

就是一股精气神罢了。

那时候,穷是穷,生活用品固然稀少,起码不欠债呀!

无债一身轻,欠钱难得爽。

既没有历史包袱,也没有社会包袱,还没有金钱包袱,上街走亲戚,你穷也没人敢瞧不起你呀!

到了80年代,虽然也有万元户了。

但是,穷人依然是不会受鄙视的。

穷人不受鄙视很重要!

反而是那些搞“歪门邪道”挣钱的个体户受社会鄙视呢!

你细品是什么概念!

如果人穷就要受鄙视,就要被视为没本事,素质低下,试问谁不是穷人?

有相声演员在公开的舞台上宣传“富生良心,穷生奸计”,其实那是穷人生奸计呢?是人穷没办法而已,挣扎着不让人家瞧不起而已。

你也许是百万富翁,但是千万富翁鄙视你。

怎么办?

能怎么办?

愁呗!胆怯呗!

愁还可以轻易掩饰,胆怯是掩饰不住的,人众稠密之处胆怯的神色是掩饰不住的,所以照相出来就缺乏精气神。

贴几张普通人的普通照片吧!


葭明通半瓶历史


那时候我正花红叶美十七岁,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呆刚走进社会,参加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精神面貌很好心想着国家,实干着为家,加上大姑娘又漂亮又苗条。

那时穿衣追求时尚是的确良上衣,颜色一下子从单色黑蓝白灰军绿中变幻成大红大绿大紫了,喇叭裤烫发头高跟鞋。

工作后第一次拿工资经济独立了,那种放飞的自由天高地阔,有许多异性追求,开始谈情说爱,从记事起没和家以外男性交往,桌子中间三八线。

那时对异性的爱特别真诚,相识想爱结婚四十年了,我们一直积极向上,精气神很高,如今六十几岁了,还一天走三十里地,下午放风筝玩。



太阳出来暖洋洋张爱琴


因为现在的眉毛都是韩式雾眉,

现在的都是玻年酸

填充物 额头填充,医美改造了他们。

变成了一个模样。

一个外壳配上不同的模板。

已经确实了灵魂的味道。



AlighieriXavier


主要有三个原因吧。

第一就是当时照相并不普及,普通人并很少会有机会拍照,因此每次照相都是特别有仪式感的,人们为了一次照相可能会准备很久,争取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在相片上,与现在的结婚照类似。

第二就是当时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农相当一部分人都从事或从事过体力劳动,身体素质比较好,因此看上去就比较精壮且有精气神。

第三就是审美的变化,近些年来审美越来越多样化,其中一部分审美便是朝着阴柔发展。而在八十年代大部分生产活动都是需要体力劳动的,因此人们是普遍喜欢这种英气、有力量的形象的,有人喜爱,人们的形象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