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瓶颈真的存在吗?你觉得人类是否会突破它?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精品课《刘慈欣的思想实验室》


文明的瓶颈真的存在吗?你觉得人类是否会突破它?

你觉得人类会登上火星吗?肯定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不一样,我也不能确切的回答到底能还是不能,一切事物都有随机性,所以同理太空开发这个实践我们谁也无法特别准确的认为它会怎样!

太空的两种可能性

如果让人类重新的大规模地推进太空探索和太空开发,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就是一种比较理想主义的可能性,那就是我们人类按照人类文明的最本源的那种精神,抱着开拓新世界的这种愿望去探索太空。

文明的瓶颈真的存在吗?你觉得人类是否会突破它?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目前的我们人类文明的文化,我们的这种重商主义市场经济的这种状态下,这种事情基本上不会发生。因为我们人类社会目前主要它就是一个经济社会,任何投入都要有回报,这个是肯定要有的。这个如果做不到,你把纳税人的钱,那么多的钱大规模地投入到一种完全没有回报的事业之中,我认为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在哪个国家都很难实现。

所以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说仅凭人类的这种精神、这种文化,来进行太空探索、太空开发,可能需要整个的人类文明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可能相当于第二次的文艺复兴、第二次的启蒙运动。它把整个人类社会的这种经济社会,这种经济驱动的这种状态都改变了。而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的话,那个确实是一个整个人类历史的一个转折,但是我在可以看得到的未来,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这是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我认为是最有可能的,就是把太空探索太空开发,作为一个市场启动起来,使经济驱动成为太空探索太空开发的主要驱动力。而在我们的时代,经济的驱动力是最强有力的一个驱动力。IT市场它的飞速发展,它的市场启动起来以后,爆发出来的那种力量,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一个例子。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看不到太空探索太空开发市场启动的这个启动的增长点在哪,在什么地方。现在所有的这个太空探索开发的经济上可能我们能看到的增长点,所以说真正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找到一个启动太空市场的增长点和启动点。虽然我们现在确实看不到这个启动点在哪,但是我们也应该借助IT发展的时候,也不是沿着我们当初设想的能看到的那个增长点来发展的。所以我认为太空开发市场的启动,它还是有可能的。

太空的开发理由

从长远的未来看,太空开发的理由它是很坚实的,很明显就是说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粒尘埃,我们守在这么一个小小的世界上,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它迟早会变得不适合于人类生存。

文明的瓶颈真的存在吗?你觉得人类是否会突破它?

所以说从长远来说,我们需要在太空中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使人类不止拥有一个能生存的世界,而是许多能生存的世界,这样的话就能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但是要说明这个是从很长远的未来来看的。

在我们能够看得到的未来,这个理由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现在已经真的能够承载我们的文明。即便是现在地球不能承载文明的话,外星同样承载不了。

不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满怀期待的看待太空开发这个实践,这对于长久的未来是一项有利的活动!

关于主播与课程:

刘慈欣,第一个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的亚洲人,连续12次获中国科幻文学创作最高奖“银河奖”,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其作品《三体》三部曲迈入世界科幻小说经典之列。

其影响力不局限于虚构作品中。2018年,刘慈欣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霍金、NASA、库布里克的技术顾问也曾获得克拉克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