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確診抑鬱症休學在家幾個月沒有學習,不想面對高考,不想面對學校,想去自考可行嗎?

yy--wei


我也是高三學生,我也有些抑鬱和焦慮,現在我每次考試都很痛苦。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那種腎上腺素濃度降不下來的感覺,那種呼吸困難的感覺,那種無人訴說的痛苦。。。他們沒有抑鬱症的,也許只是一句鼓勵就完事了。。但是我想對你說,一定要用生活擊敗抑鬱,一定要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一定要相信自己現在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撐過高考,哪怕是在抑鬱中堅持,那也要撐過高考。高考沒考好只會讓你更加抑鬱。


願永不分散


都可以,沒必要把孩子折磨到這份上,我家兒子高三真的是頭髮掉了好多,高考結束分數還可以,但是96年高考志願改革,滑檔的特別多,他就沒能考到他想去的那所學校,不想去上,我說今年掏錢都得把你送走,我經不起,孩子和我們一樣,樓下重讀到高考前孩子吃飯就吐,整晚失眠,開始說胡話,媽媽爸爸只能輪流看著,怕出意外,我家上學之後一年多孩子掛科一塌糊塗,到去年生日前一天突然找我聊天,那天我才知道孩子從高考開始到去年心理的那種掙扎,說當時就像去死,卻沒有勇氣,或許我們只知道自己的感受,不清楚孩子所承受的壓力,那之後,孩子開始好好學習,也不掛了,掛科補考過了就行,再沒逼過他,明年大四,他的人生規劃他自己規劃,很多時候大人很顧及面子,他家的考的多好,我也有過,後來想想怎麼都能養活自己,不管送快遞送外賣,都是人生經歷,經歷過了他會為自己重新規劃,現在開朗多了,看家長怎麼想了。


紫雨花殤66833037


希望你能儘快調整好,為什麼?!因為我二十年前也和你情況差不多。抑鬱症又休學,最後敷衍的考了個大專,但是入社會後處處碰壁,身邊的同學漸行漸遠,因為別人活的不一樣,接觸的人也不同聊的話題也不一樣。兜了一大圈又重新考了個本科,但是找工作,好一點的單位好一點的職位,都要統招全日制而且好多都是隻要重點大學。這是現實,希望你能這樣想,既然都要學都要考,那還不如衝一下,不受學習的苦,就要受生活的苦。不說了我要去看考研資料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好瑪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我現在從事小學教育工作。你的經歷讓我想起我的高中生活,整天學習,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因為家裡條件一般,而且姐弟三人,所以認為高考是我唯一的出路。那時候壓力大到,家人提“高考”兩個字就很煩躁,發脾氣,真的好怕考不上。最後,在每一個日日夜夜的努力下,勉強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名族師範學院,並且是大專。不過,好的一點是,老家的教師緊缺,所以通過努力考上了在編教師。今年已經工作快七年了。實現了初中就立下的志願吧。

孩子,我深深的理解你是有多大的壓力。這麼小就患了抑鬱症,壓力對你而言真的挺大的。確診抑鬱症是因為高考壓力的原因,還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如果是高考壓力的原因,那麼你可以先選擇去治療,畢竟比起高考身心健康最重要。如果不光光是高考的原因,那麼你可以嘗試著去了解一下,看自己是不是能找到原因,解決好之後,看是不是可以面對高考。

  • 聽你說,你已經休學幾個月了。那麼你不想面對高考、學校的原因可能是你現在一直在家,然後你不願意在家的這種狀態被打破。你不願意走出來。這種狀態我曾經也經歷過。產假在家半年,不願意去上班,捨不得孩子。在非常排斥的情況下去了單位,進去學校,當不得不面對時,慢慢發現,是自己不願意從一個整天在家的狀態中走出來而已。上了兩天班一切就恢復正常。反倒覺得上班是對的。
  • 高考是你人生重要的一次選擇,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明確的目標和規劃,高考是你實現你規劃的一條路。通過專業的系統的學習幫你在大學裡去完成你規劃。
  • 自考和高考可是有不同的。高考屬於統招,畢業證是含金量最高的。自考是繼續教育。含金量沒有高考重。你之所以想自考是因為想待在家裡自己學嗎?不喜歡見外面的人、事嗎?我覺得你可以好好想想。
  • 雖然通過自考也可以實現自己的規劃,但自考需要比較強的約束力,自己又要很努力去學習才可以。如果步入大學,很多專業課程,可能有平時分,還有老師指導可能通過起來會相對容易點。
  • 或許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大學院校看看,可以在那裡去體驗一下生活,大學生活那麼豐富多彩。我想你或許會心動的。

如果你現在的狀態真的不好,今年就參加高考的話,就不要勉強自己了,好好照顧自己,按時配合治療,也許可以考慮明年參加高考。

抑鬱症是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一樣,你需要專業的醫生對症治療,相信等你慢慢好起來了,一切就變的不那麼難了。等那個時候你再好好考慮,是參加正常的高考,還是無法面對,去找一條其他的路開展你的人生規劃。只要是適合你的,那麼就是好的。

願你,在日後的很多個瞬間,可以感謝那個曾經的自己,那個很努力走出這段糟糕的心理路程的自己。在以後的路上並變的越來越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加油!少年!


掉隊的雲


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

我應該不是抑鬱症,但是我真的很害怕大型考試,會緊張的拉肚子,神經性拉肚子,我考試會4點起來拉肚子,一般拉3-4次,然後去考試……

我高考前也很鬱悶

因為我是學美術的,我要單獨參加各個學校的美術考試。這讓我有幸看到了一些這個世界的不同面。去不同的城市住在小旅店,看到男男女女同居(在大學附近的小賓館就那樣)看到大家隨隨便便的生活,對我衝擊挺大,我覺得我要好好學習,我想簡簡單單的活在正能量的地方,所以我回去就突然找到方向,努力的學習。

我覺得如果你焦慮,你應該去一些城市的灰暗地方看看,就會好一些


未來都是不確定1234


你得抑鬱症的原因是什麼?我得過,我知道我為什麼抑鬱,所以我打敗了它,它折磨過我,我抑鬱焦躁我窒息憋悶生無可戀每天想哭想自殺,但我真正勇敢面對那個心魔戰勝它我抑鬱症好了,沒有什麼過不去的人生還長,希望你能好起來,奮鬥自己的夢想,一切皆有可能


草莓妞妞


自己帶過、接觸過幾十個抑鬱症的學生,在此說幾句。

1. 選擇暫時在家,是正確的。

2. 不想面對學校,面對高考,那就先不去學校,先不高考。

3.看你比較瞭解自己的情況,那你一定要到正規的醫療部門治療,並堅持吃藥,只有這樣,生命中的陽光才會回來。

4. 學習固然重要,大學也挺誘人。但比起健康,還是健康重要。

5. 不知道你學習成績如何,不想高考,但想去大學嗎?

現在全國高職院校,也就是專科學校都在:專項擴招。搜索一下“專項擴招”就知道了。

不用高考,也能去讀大專的。

專項擴招畢業後,待遇和專科一樣,也有畢業證、報到證。

讀專科後,也可以升本,你可以考慮一下。

6. 如果,你就是接受不了學校。是可以自考的。每個省都有電大,去報下名,不貴,也容易畢業。

儘量別去培訓機構,報名,直接去電大報。

希望能夠幫助您。


輔導員範兒


朋友,你好,首先你不要太過關注孩子的不良情緒和症狀,你不要被他負面的東西所左右,不然就被他控制了,久而久之,你的心理可能也會出現問題的,不僅幫不了孩子,最後把自己也拖下水了。我們跟孩子交流時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壓給他,不然適得其反,其實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去理會孩子的一切負面情緒和症狀,努力提升自己內心的精神力,當我們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時,不被孩子的負面情緒所左右,反過來你將會影響到孩子的內心,他將會變得越來越好,不信你可以去努力試試。

內心充滿了負能量(錯誤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導致思維和情緒不受自己的控制,總是往負面的消極的方向想,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這才是目前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所以想徹底解決心理問題唯一的方向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我是經歷過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痛苦的人,慶幸的是我遇到了能徹底走出來的方向,目前已經有兩百多人徹底走出來了,不管症狀有多麼嚴重,多麼難以忍受的痛苦,時間有多長,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可以徹底治癒。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正確的方向,因為你孩子的問題真的真的可以徹底解決。祝你的孩子早日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願世界上所有心理問題的人都能早日找到正確的方向,早日擺脫困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


覺醒人生2020


患了抑鬱症,你還想自考。說明你還是清醒的。是學習壓力和環境把你搞得抑鬱,還是內心的所思所想與現實環境差異大?這倆問題與你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有密切關係。

社會的發展變化已經不是隻有考大學一條路可走。所以,不要慌!如果是第一種原因。首先,自己放鬆心情,休息幾個月不要想別人怎麼看,休學來年再考。自己必須樹立,“社會立足,只有調整自己適應環境”這個定律的決心,才能克服情緒反覆。當一個人堅定做一件事的時候,情緒必然就會穩定。就不要選擇自考。畢竟社會上對大學文憑認可度高於其他學歷。

第二種情況造成了自己內心的不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內心的糾結導致抑鬱!不立即擇開這個結,很難走出困境。如果,真是第二種原因,慶幸你可能有不錯的未來。比爾蓋茨,喬布斯,馬雲都不是高學歷帶來的成就。是他們對自己熱愛的事不懈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只要自己有一個選擇,不高考又有何妨?有喜歡和明確的方向,自學是提升自己能力非常好的方法。自己主宰自己的未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和膽量!

走那條路都不會一帆風順,自學可能缺少了應聘時的靚麗。但你潛心自學,更容易把知識學透。

記著去看醫生,面對現狀,藥可以暫時穩定。想清楚了用心堅持做一件事,情緒就會穩定,慢慢脫離對藥的依賴。


秦偉良1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對孩子瞭解的太少了!知道在什麼時間給孩子什麼養育嗎?簡單說我們錯過了什麼:

1、大腦發育有節點。

蒙臺梭利說“一歲開始教育並不早,兩歲已經晚了,三歲定終身!教育從胎教開始。”

中國老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說明三歲前可以看到孩子的性格特點。七歲性格特徵不變到老。

大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大腦從胎兒期開始發育,5個月聽得到,胎兒可以記住媽媽的聲音,出生後神經細胞通過刺激(學習)發育迅速,每個細胞在發育“長大”。沒有刺激到的細胞不會發育很豐滿。到3歲細胞質量翻一倍。3歲後放緩,開始髓鞘化,大腦神經信息通路逐步打開。開始思考問題,有主見了。6歲髓鞘化完成。6歲前沒有刺激到大腦的額葉邏輯性,頂葉空間感知、顳葉記憶聽覺、枕葉視覺觀察,大腦某一區域能力不足,學習就會越來越難。

很多家長給孩子的智慧啟發太晚太晚了!錯過了很多關鍵期。

2、意志品質、性格培養節點。

在遺傳基礎上,2歲、4歲性格培養培養是什麼樣的是決定孩子一生性格,是不是勇敢、樂觀、行動力強等。

3、親情關係。

每個人需要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是有一個家,有保護自己的爸爸媽媽,童年被愛和很好的照料,孩子才能心裡健康,不抑鬱。

孩子到了高中,對自己的能力有了瞭解,能力不足,未來迷茫,眼高手低,在群體中比較一下,壓力就來了!性格有不足,承受力差就會抑鬱!看不到未來,無法和其他人“平等”地面對高考,孩子回逃避。

教育錯過太多時,迴天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