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提醒:天氣再暖,也不能對孩子做3件事,家長別大意

現在外面的花都開了,從最近的氣溫也能感受到,春天真的來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暖和,也到了孩子“亂穿衣”的時候了,季節交替,天氣變得很吧u穩定,這個階段的寶媽們對孩子也要多傷心,走在街上,真的會看到有的孩子已經早早的穿上了博外套,有的家長還是把孩子裹成“小粽子”,在這裡真的要提醒各位家長,天氣再暖和,也不要對孩子做這3件事。

兒科醫生提醒:天氣再暖,也不能對孩子做3件事,家長別大意

第一件:“春捂秋凍”捂太厚

俗話說“春捂秋凍”,尤其是老一輩的帶娃堅持“小孩無六月”的說法,覺得孩子怕凍不怕熱,即便的溫度已經上升,帶孩子的時候,還是要給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的,晚上睡覺也是要蓋上厚厚的被子,但是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又喜歡跑跳,很容易會出汗,給孩子捂太厚的話,汗液和熱量沒辦法逐漸散發,等到孩子安靜下來了,或者脫衣服的時候,反而是很容易受涼的。

兒科醫生提醒:天氣再暖,也不能對孩子做3件事,家長別大意

第二件:“拔高期”過分進補

有數據表明,春天是孩子的“拔高期”,只要營養供給充足,長個的速度會是其他季節的2—3倍,於是很多家長都會在這個時候給孩子進補,魚湯、骨湯樣樣不落下,但是剛經過一個“大魚大肉”的宅家溼氣,孩子的脾胃現在是很虛弱的狀態,需要逐漸的恢復動力,過分進補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的腸胃紊亂,脾胃失調,不僅營養不吸收,還會影響到孩子長高。

兒科醫生提醒:天氣再暖,也不能對孩子做3件事,家長別大意

第三件:“宅在家中”不運動

春天不僅是草木復甦的季節,各種細菌、病毒也是“蠢蠢欲動”,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更容易生病,所以以往家長都不怎麼願意讓孩子出門,現在更是不能出門,但是長期呆在室內,又不運動的話,是不行的,還會讓孩子的脾胃功能下降,骨骼發育緩慢,導致孩子體質變弱,不長個。

兒科醫生提醒:天氣再暖,也不能對孩子做3件事,家長別大意

春季給娃養身體,這2件事常做

1.調整飲食

老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孩子的脾胃功能弱,消化水平低,“吃不對”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脾胃,倒是腸胃的免疫下降,營養不吸收。所以家長要給孩子調整飲食,沒餐給孩子吃七分飽,少寒涼、少零食,食物營養均衡,易消化,軟硬結合,不給脾胃添負擔的同時,給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

2.按摩捏脊

捏脊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了,在小兒推拿中是很流行的,捏脊可以促進孩子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還能疏通於臟腑相同的經絡,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