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蓄满露水的诗人——木斧

2020年3月15日,我国著名诗人木斧去世。这是著名的“七月派”诗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同时也是一位小说家、戏剧家,曾任四川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心中蓄满露水的诗人——木斧

木斧,原名杨莆,回族,祖籍宁夏固原。1931年出生于成都。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木斧先生的文学作品涉及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童话、评论等多个方面。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汪瞎子改行》,长篇小说《十个女人的命运》,诗集《醉心的微笑》《美的旋律》等。诗歌代表作《献给五月的歌》《春蛾》《过三峡》等。《木斧诗选》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他跨越时代和领域,一步一个脚印,从二十世纪一路走到今天。七十余年的创作历程,穿越大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留下无数文学作品,也同时折射出中国新诗的曲折发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心中蓄满露水的诗人——木斧评传》中的几个片段,这些往事经过岁月的沉淀,更显弥足珍贵。先生已逝,我辈仍须不辍前行。

心中蓄满露水的诗人——木斧

《心中蓄满露水的诗人——木斧评传》(2020年1月出版)


“疯孩”的控诉

“我十分珍惜我40年代发表的诗,犹如母亲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木斧在他的《木斧诗选》的后记中这样说。这不完全是出于敝帚自珍的一种感情。而是因为,这些诗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是40年代革命战争的产物,是受压迫者的呼声”,这些诗中,“个人的呼号”汇合在时代的“风声、雨声、雷声之中”,一起冲击着旧时代的堤岸!在这里,怦怦地“跳跃着‘诗人的赤子之心’”。

从1946年2月发表第一首诗到1949年12月成都解放,木斧一共发表了一百五十九篇作品。这不是随意编造的,这是1956年立案审查统计出来的数字。其中诗歌占有将近总数的四分之三,其余的就是小说作品。可惜,由于1955年以后木斧身历坎坷,到现在能够查找到的诗篇,仅有三十二首。我们现在只能根据这仅占当时全部诗作五分之一的残片,勾勒出木斧当时诗歌创作的概貌。

流沙河说木斧那时的诗“有一股跳跃的反抗力”,这确是抓住了木斧当时全部诗作的特点。确实,控诉黑暗,呼吁反抗,呼唤光明,是木斧当时诗歌创作最主要的、最突出的思想和情感特点。

心中蓄满露水的诗人——木斧

在木斧早年的诗中,都活跃着一个追求者的形象,这个带着时代特色的诗的精灵。流沙河在他的诗中显得早熟,许多人读到木斧这时期的诗,都不相信这是出于刚刚脱离少年时代的小青年之手。

读这三十多首诗,我们深信:木斧此时的诗,是时代催发的诗的花朵,对于木斧,没有革命,就不会有他的诗!

自然,诗毕竟是诗,不仅仅是呐喊,还必须具有诗的特点。读他的诗,我们感到了他的诗中洋溢着反抗的热情,我们更看到了不是一般刚起步的诗人所能具有的那种诗的美!

木斧谈到过他的第一首诗《沉默》,说那是在激情喷涌不可自持的时候写出来的诗。应该说,作为一个刚写诗的十六岁的少年,写出这样的诗,是难能可贵的,诗理所当然地发表了。同时,编辑刘炼虹以一首《答〈沉默〉》启发木斧,使木斧“意识到我这首诗,纵有激情,但是太直太露,缺乏诗意”。这以后他的诗,除了一些特别的例外,都非常注重诗意,注意使用意象来传达自己的诗意,这就给读者以更多的咀嚼和回味的余地,因而更含蓄,更具诗的特点。如果是按《沉默》所体现的倾向写下去,虽然也可以写出许多诗来,却绝对不可能写出他后来的许许多多富有生命力的诗来。是刘炼虹帮助木斧拨正了诗的航向,因而,木斧至今对刘炼虹都保有一份深深的谢意!

心中蓄满露水的诗人——木斧

木斧诗选:《给200位诗人的画像》 (2015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粉墨春秋

木斧从小喜欢话剧和京剧,自己也喜欢演戏。王尔碑曾向牛汉讲过木斧少年时代的趣事。说他当时穿着倒了后跟的破布鞋,背着书包,在泥泞的小街小巷里奔跑,一边还哼着京剧的唱段。在西北中学读书期间,木斧就是地下党组织文艺演出中的积极分子,扮演过许多进步戏剧作品中的角色;他自述说:“我是1948年2月在国统区白色恐怖下参加革命的,那时候的话剧运动和学生运动是紧密结合的。我参加革命前后,在地下党领导的剧社演过很多话剧,演过曹禺的《雷雨》(饰鲁贵)、《原野》(饰白傻子)以及陈白尘的独幕剧《冒牌秘书》(饰阿三)等等,建国初期排过歌剧《刘胡兰》(饰石三海),都是反派,所以离休后成为京剧丑角行当便顺理成章了。”

心中蓄满露水的诗人——木斧

自然木斧的性格也是适合演丑角的。他的幽默风趣曾送给了不少观众欢快的笑声,而他却能一本正经地在笑声中从容自若地演下去。为此,牛汉感叹地说:“如果他自小入了京剧界,说不定早已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演员了。”对于这一点,木斧确实也是十分自负的。他曾经十分自豪地说过,他在文艺方面的成就,首先应该是戏剧,其次才是诗、小说。他讲过,20世纪80年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绵阳之行,为绵阳市川剧团演出说戏。因为王朝闻只能说戏不能唱戏,他只能从美学理论上来分析,认定某一句子应该怎样唱才好,但自己不能表演。当他说到裘盛戎唱“包龙图打坐在那开封府”,说那个“府”字是“喷”出来的。台下的听众一定要追问是怎样“喷”出来的,这就把王朝闻给难住了。千钧一发之际,木斧只得挺身而出,准确地把那一句唱腔给“喷”出来了,一下子赢得了满堂彩,他的表演也受到了王朝闻的高度肯定。这个本事也是来源于木斧长期的积累。

木斧爱好京剧,唱京戏一直未曾真正停止过。1988年,复旦大学唐金海来川,带来了贾植芳的问候。为了感谢贾植芳,木斧精心地录了一盘他自己唱的京剧唱段,作为礼物回赠贾植芳。他知道,贾植芳对他的京剧十分欣赏。

喜欢京剧是木斧长期持续不衰的兴趣和爱好,也正说明木斧离休后投身京剧事业,还是有着深厚渊源和基础的,并非一时心血来潮的选择!

正是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兴趣爱好和自信,木斧在1991年6月办完了离休手续,就兴冲冲地赶到了四川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京剧队报名当一名京剧演员。

那时,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京剧队里,他一个人也不认识,一个朋友也没有。他是隐姓埋名参加京剧队,人家只知道他的离休证上的名字“杨莆”,没人知道这个杨莆就是著名的诗人木斧啊!


我们谨以张效民诗句“噩耗来蜀西,大星坠云旗。吟坛跨世纪,文苑铸铭碑。风云九十载,啸傲廿百诗。英名当永记,巍巍过峨嵋!”,向木斧先生致以深切的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