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李玫瑾教授是一位中国研究教育心理学的专家,她曾在某次教育访谈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是否有出息十分关注,换句话来说,就是父母觉得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可以让孩子帮助自己来完成,相信各位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吧:“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有出息,才能赚大钱。”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有出息,希望别人夸赞自家孩子聪明,就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导致家长错误地把孩子的“小聪明”当成了真正的聪明,还不遗余力地去培养,导致孩子长大之后只会耍小聪明,没什么大本事,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纠正的话,很可能导致孩子以后没出息。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这3类小孩就是看似聪明,实则是在耍小聪明,父母要帮他及时改正

1、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是指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专心,上一秒在打篮球,下一秒就去画画。甚至有的时候一边画画,一边看电视。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这样做一心二用特别厉害,很聪明,有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你以为孩子是在练武功吗?做事讲究的是专注,如果一个人做事不够专注一心二用,只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就是大家常说的:“一瓶不满半瓶咣当。”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2、爱占小便宜

在孩子三岁之后就会有自己的物权意识,会变得很自私,喜欢独占便宜,就拿玩具来说,自私的孩子就是“自己玩,别人的玩具可以,但是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却不行。”做父母的还暗暗窃喜:“我家孩子从小就知道占便宜,长大一定不会吃亏”,殊不知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吃亏。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占小便宜,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如果一个聪明的孩子都把自己的智慧,用在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那么它终究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3、嘴上说得好听,却不行动

不少孩子在小的时候比较机灵,知道父母喜欢听什么,懂得用自己的小嘴来哄父母开心,在父母眼中这样的孩子最聪明了,殊不知这只是小聪明罢了。

这种只会甜言蜜语来哄人,不付出实际行动的孩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大聪明,长大之后多半没什么大出气,父母可别高兴得太早。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清华大学的前校长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说清华大学里面有很多A型学生,但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X型学生,所谓的A学生就是大家嘴中的“好学生”,X学生则是成绩并不拔尖,但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却总有自己的想法。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如果你将这两类孩子放在一个屋子里,给他们准备一张纸,一支笔,一杯液体,并且让他们告诉别人这杯液体有毒,(不能写字)

A类学生可能写一大堆理论贴在杯子上面。

X型的学生可能直接将纸揉成团把铅笔折断塞进杯子里。

后者的做法看起来是滑稽可笑,但是这种方法非常好用,他把纸和铅笔放在液体当中,自然就不会有人去喝了。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聪明是分很多种,想让你家孩子拥有大聪明,就要从小进行培养和训练。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分享给各位父母两套,《哈佛大学给学生做的1400个逻辑思维游戏训练益智书》,与《聪明宝宝全脑新思维游戏》帮助你家的孩子开发智力,前者适合8-14岁孩子,后者适合0-6岁孩子。

清华校长:这3类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后多半没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