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对放射科的疑惑,点这里回答你!


大家一提起放射科,做放射科相关检查,都觉得有“放射”,做一次X光或者CT检查,大呼自己又“吃”了多少射线,杀死自己多少白细胞。今天就对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来答疑解惑~

患者检查过程中为什么要家属陪检?

家属会受到辐射损伤吗?

有家属陪护可以缓解患者恐惧感,保护患者防止他从检查床上摔下,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能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对于没有自制能力的患者,也需要家属协助固定以完成检查。

X线拍片或CT扫描前,技术员先要对检查部位进行定位,拍片或扫描过程中X线将严格限定在此区域内,不会照射到区域以外的人。


放射科走廊和候诊厅有射线吗?

可以负责地告诉你,走廊和候诊大厅里绝对没有X线。这是经过质检部门仪器检测的,而且每年定期检测,不合格要整改。

钡餐检查吃的白色药物是什么?有毒吗?

钡餐检查时服用的白色药叫医用硫酸钡,是一种造影剂,用于胃肠道X线影像检查,可服用,无味、无毒、不被人体吸收,吃下去后过一段时间会原原本本从肠道排出来。


那些年你对放射科的疑惑,点这里回答你!

那些年你对放射科的疑惑,点这里回答你!


为什么有些骨折X线拍片看不出来,

过一段时间复查又能发现呢?

骨折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典型骨折,有如瓷器被砸碎,裂成了几块,X线照片也能清晰地显示骨折。

那些年你对放射科的疑惑,点这里回答你!

二、不典型骨折(隐秘性骨折或不全骨折),就像瓷器轻微受损。出现裂纹,整体外形仍然完整。此时,X线照片常难以显示骨折线,也就极易出现骨折漏诊。经过一段时间,原骨折裂纹的地方长出了新骨,(就像瓷器裂纹修补后的疤痕)。此时拍片才可以发现原来隐藏的骨折。

那些年你对放射科的疑惑,点这里回答你!

因此,不典型骨折容易漏诊并非是医生或设备因素造成的,是疾病发展过程决定的。如果伤后局部疼痛明显,拍片又未发现骨折,建议短期复诊或CT检查。


医学影像是不是什么病都能发现?

医学影像并非什么病都能发现,只有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或大小时才能发现。病变太小或病程太早,医学影像也无能为力。

例如:某人三个月前体检正常,三个月后发现肝脏长了一个花生米粒大小的瘤子,这并不能说明三个月前的那次体检漏诊了。

因为任何医疗检查手段都有它的局限性或观察死角,病变太早或太小,都是难以看到的


对一些脏器形态和结构正常,仅表现为功能紊乱的疾病,如神经血管性头痛、失眠精神病等影像检查也诊断不了。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对这类病人又要做影像检查呢?目的是排除一些更严重的疾病


为什么医生先让我拍片?

拍完片又做CT,做完CT又做核磁?

医生在选择检查影像时,会优先选择简单便宜又能弄清楚疾病的方法。

如一个发烧的病人来院检查,医生先让他拍胸片。如胸片影像发现有问题,比如说怀疑肺癌,医生就会再选择CT。如CT发现是典型肺癌,医生就会进行下一步治疗。所以当医生高度某种疾病怀疑又不能肯定时,就会使用其他的检查方法。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做CT呢?因为这不符合医疗原则,涉嫌过度检查,又会过多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所以请大家理解这种序贯检查的方式。


那些年你对放射科的疑惑,点这里回答你!

影像检查会不会有误诊或漏诊呢?

卫生主管部门以及每家医院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医疗质量,所以误诊漏诊的概率很低。漏诊或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设备原因,也有医者经验不足、疾病本身发展规律比如说病变太小,病程太早,现有的医疗技术难以发现的原因,也可能因为拍片体位不正或拍片时病人动了,图像模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