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過黃河?靈壽種出了“太行龍井”實現南茶北移

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在《茶經》的開篇中提到過“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所以在很多老百姓的俗語當中也有著“茶不過黃河”之稱。然而近兩年河北靈壽縣突破了北緯38°種茶底線的“魔咒”,將南茶北移,因此茶葉對河北省西南部山區脫貧致富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茶不過黃河?靈壽種出了“太行龍井”實現南茶北移


走進靈壽,很多家戶種滿一壟一壟的茶樹,這個茶葉就是龍井。


茶不過黃河?靈壽種出了“太行龍井”實現南茶北移


提到龍井很多人都會想到杭州西湖的龍井特別的好,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絕天下,其獨特的“淡而遠”“香而清”的絕世神采和非凡品質,在眾多茗茶中獨具一格,冠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而靈壽的“太行龍井”就是從杭州西湖買的茶苗移植過來。


茶不過黃河?靈壽種出了“太行龍井”實現南茶北移


茶葉一般都是產自南方,而且很久都沒有突破北緯38度了,靈壽怎麼會想到把這個南方的茶移植到北方?

靈壽縣南營鄉東寺嶺村支部書記王獻民表示:“之前靈壽縣的老縣長髮現了龍井茶的經濟效益挺好,我們在2009年開始從杭州運過來茶苗,就開始試驗。剛開始是小規模的發展,到了2013年發現這個茶葉確實是好項目,我們村裡立馬成立了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發展茶葉種植,到現在已經有了100多畝的規模了。”


茶不過黃河?靈壽種出了“太行龍井”實現南茶北移


在整個靈壽茶規模已達到400多畝,目前老百姓忙於採春茶,光上等春茶就800多斤。


茶不過黃河?靈壽種出了“太行龍井”實現南茶北移


那麼靈壽縣的“太行龍井”和咱們熟知的西湖龍井在口感上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靈壽山好水好,茶葉澆灌的時候用的全是山泉水,再一個是肥料,主要是以豆餅或者農家肥發酵以後做肥料。

關鍵的一個就是晝夜溫差大,茶葉生長的慢,有充足的時間積累養分,所以這個茶葉香氣比較好。


茶不過黃河?靈壽種出了“太行龍井”實現南茶北移


根據調查,就目前靈壽的種植戶現在正在發展階段,每年基本上就是八千到一萬塊錢收入。靈壽人用一片小小的茶葉打出了河北的名片,讓這個茶香香飄千里,而這樣一片小小的茶葉也讓咱靈壽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起來,真正的富萬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