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媽媽,我的爸爸是超人嗎?" 媽媽的解釋讓人深思

媽媽,爸爸是超人嗎?"

第一次聽到4歲的兒子這麼問的程鋮,有很多疑惑。她不知道兒子這麼問,是出於什麼原因。因為她不想告訴兒子,爸爸只是一個普通人,想想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又不想讓孩子打破這麼天真可愛的想象。

孩子問

於是她想了想,真實的給孩子解釋,"爸爸不是超人,爸爸是一名消防員。他像你的老師幫助你一樣。他在很努力的幫助別人,他在做英雄才會做的事。"

但是孩子的記憶不是那麼強,兒子過一段時間就會問同樣的問題,程鋮也不厭其煩的告訴他。但是最近她給兒子讀故事書的時候,兒子又說"媽媽,爸爸一定是英雄,他在幫助別人,非常忙,對不對?"這時候,程鋮突然發現,兒子可能是想爸爸了。原來小孩子表達想念的方式,這樣特別。兒子這樣敏感是她沒有想到的。

孩子問

於是,她開始耐心的和兒子聊天,想從他的隻言片語中得到答案。

孩子的爸爸是一名消防員,近半年都在跟訓練參加很多任務。所以,孩子幼兒園的好多活動都是媽媽去參加的。小朋友們就會好奇,為什麼都沒見過他的爸爸。兒子每次和他們說,我的爸爸去幫助別人了,他在做英雄才會做的事。但是小朋友越來越不相信,他才會一直詢問,情緒也變得低落。回想到兒子每次詢問時的情景,程鋮都會很窩心。沒到想到,孩子這樣小,心思這麼細膩。他問爸爸是不是超人,是不是英雄,其實都是在給爸爸沒時間陪自己,找理由。讓自己佈滿麼難過。你的孩子有過類似的問題嗎?

孩子問

其實孩子和父母的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發生,耐心觀察的話,就能發現孩子的小心思。

家長在教育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更看重孩子學了什麼技能,考試成績有沒有提高,我的孩子是不是比別人更優秀,是不是更聽話之類的。往往忽略了,家長,尤其是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問

兒童時期,孩子性格、習慣、品質的形成,大多是受父母影響。父母都陪伴在身邊的孩子,更自信,更樂觀,也更樂於表達。但是特殊情況下,一個家長要做好對孩子的安撫和引導。學會用一些委婉的表達方式,讓孩子心靈受到撫慰。讓他能充分理解父母的職業,和家庭情況。讓他在面對別人的一些問題時,做到不迴避,能夠應對自如。

孩子問

而且當他明白自己的父母都是優秀的人,他們很愛自己,他們在做有意義的事。這樣的認知,會讓孩子從心底覺得自豪。父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優秀自信的家長,本身對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影響就很大。因為孩子能夠從家長的身上學會怎麼才是自信的表達,怎麼樂觀的面對生活。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孩子問

這套繪本一共10冊,分別是《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能保護我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亂髮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很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專門為3-8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都非常的有好處!

孩子問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孩子問

及時引導改正孩子的壞習慣,孩子才能夠放飛自我,快樂飛翔,將來出人頭地,也會感謝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