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玉米地里,有很多玉米长出了瘤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该如何处理?

高老慢


如今已经到了玉米生长后期,很多农民朋友去地里面的时候发现玉米果穗或者近地表的茎节上面长了很多像瘤子一样的东西,这种“瘤子”多呈现出灰黑色,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膜,如果不管的话,后期会变成白色或者灰色,并且白膜破裂散出大量黑色粉末。

其实这种“瘤子”是一种真菌,名字叫做玉米黑粉菌,散出的白色粉末就是冬孢子。而玉米黑粉菌引起的病害叫做玉米瘤黑粉病,农村也直接叫做玉米黑霉或者灰孢、灰包。

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分布范围很广,几乎只要种植玉米的地方都会发生,危害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可导致减产10~20%。

防治方法:

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采用控制减少菌源、选用抗病良种为主,化学药剂防治的措施效果有限,而且就算化学防治也多是进行保护防止侵染或者减轻再侵染,而没有特别强力的根除效果。

但是由于现在玉米已经到了生长后期,所以该做的一些预防措施还是要做:

1、化学药剂:对于上年发病的地块使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但防治时间多为抽穗前)。

2、田间管理:天气干旱,雨热反常的天气条件会大概率提升该病的发生率,所以今年大部分地区爆发率极高,所以一定要做好田间的管理措施,合理施肥、灌水,避免偏施氮肥同时保持田间合理的水分,避免过干过湿。

早期预防:

1、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生长的优质抗病良种,并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使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400比例拌种(也可选择其他拌种药剂)!

2、田间处理:对于上年发生过该病的地块进行深翻土地,减少病源侵染。发病的植株尽快清理,减少再侵染。施用农家肥时要进行腐熟。对于常年病情严重的地块,可以实行轮作制度。


骏景农业


农村玉米地里,有很多玉米长出了瘤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这种东西我们长江中下游还真不多,很少看见,我们这的春玉米,秋玉米都都难得见到,而中熟甜玉米我是怎么也没见过。这东西原来不注意,前几年一同姓老中医他问我乡下有这玉米瘤子卖不?说最近失眠,自己什么都试过,效果不行,听说这玉米瘤子很安神,问我知道否,你是搞食(药)用菌的呀?

当时就蒙圈了,因为这是一种黑粉病真菌,发展的菌丝团形成的瘤状,的确在田中很难发现,因为对菌学有些了解,查了一下资料,这瘤子形成原因,要有比较适应的干湿度和高温,在我们这里种植的要么早熟品种,最易形成瘤的营养体是玉米的穗和没成熟浆状玉米粒,这时早熟玉米正于高湿,也不是三十五度以上高温,待这个玉米两最易形成瘤的条件不合,多数就是形成黑粉而无瘤状体结成。秋种晚熟品种成熟期早过了高温期同样也不成瘤,同样被感染也就一摊黑粉,一动散了。甜玉米倒是这立秋边干旱高温期成浆,让他自己到附近田里寻找一下,他说老农种过三,四年从没见过这玩意!



他托我问问乡下有没有,就问问乡下住高山的同学家里有没有,终于打听到一家在那挖过的油茶山上,觉得可惜了功夫,就在挖过的土中点播了许多玉米,那高山向阳面特别干旱,没有什么好成熟玉米,反而我问的玉米瘤子不知多少,终于托人搭一大蛇皮袋给那老中医。我电话告知,那油茶太干旱了,今年发了这么多真菌病,明年干脆不要种了,那大片山里用药是防不了的。

该如何治理?

发了这瘤病,多数在原来就有真菌孢子密集存在的,当然这病形成有一定条件就是较干,在较干时又是高温,一旦干旱虫子发生就厉害,虫口伤害被这黑粉菌孢子或菌丝侵染,在最营养又好吸收的穗和玉米嫩浆上形成菌丝团,这就是王米瘤子。这个就北方又干燥揍上玉米刚上浆,所以发生普遍严重。

主要是减少病源,选用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在玉米种子时用粉锈宁拌种,减少氮肥用量,防止害虫危害,一旦发病初期,用杀菌剂多菌灵减少发展程度。


老艾叶


大家好, 我是天义,专注于三农领域,像题主所说的玉米地里长出瘤子一样的东西,我在老家也见过,其实就是玉米受到黑粉病的影响,出现了病变,产生出来的灰包现象,对于正常生长的玉米好处不大,需要我们及时的处理才好。

有的人形容这样的玉米属于变形,的确一眼看上去好像没有食欲的样子,但在小时候记得玉米灰包是可以做成美食的,毕竟以前生活水平不好,农村里的野生果蔬自然成为了饭桌上的一道菜。现在还是建议大家少吃吧,类似蘑菇这样中毒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大家现在生活水平富裕了,还是吃一些健康的食物才好。

那么,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呢?

第一是要掰下来,不要让真菌感染到其他的健康玉米,如果一棵玉米上出现的情况比较多,可以考虑把整棵玉米秸秆都拔掉,以绝后患。


第二是及时的喷洒农药,进行预防治理,尽量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作业,要不然碰上雨天会让药效有所降低。

第三是在玉米田地间进行除草松土,为玉米的生长创造比较良好的环境,有必要的话可以追肥,增强玉米植株的生长免疫力。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更多的三农知识。

天义说


大家好,我是秦农视野。玉米上长出像瘤子一样的是什么东西?该怎样处理?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玉米上这个类似瘤子一样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害怕,在我们当地被叫做“灰包”,因为它是灰色的。其实这是黑粉菌,属于真菌的一种,一旦玉米植株感染上黑粉菌,那么这一棵玉米植株上的玉米棒子就会被破坏,所以很多农民朋友特别讨厌它。以前如果在玉米地里发现它,就会把它掰下来扔掉,后来才知道,应该把它连同整株玉米焚烧灭菌处理,否则如果这种黑粉菌处理不彻底,第二年还会出现病菌。

玉米地里如果出现几棵这样的情况,那么问题不算严重,但是如果是大面积出现,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先要查清楚病菌的根源出自哪里,是种子带有病菌,还是土壤里带有病菌,找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不然玉米就会大面积减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种黑粉菌的深入了解及认识,它的营养价值也被发现,如果玉米发生黑粉菌,人们不像过去那样把它掰下来扔掉,而是带回家做菜吃,美味独特还有营养。需要注意的是,刚摘下来新鲜的黑粉菌可以食用,一旦干成粉末状了就不能吃了。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点赞哦,谢谢支持。


秦农视野


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粗粮作物,煮玉米还是我们平常都爱的一种吃食,我们吃到口中的煮玉米都是玉米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多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各种秃尖、不结粒或少粒,粒上生虫等各种问题,还有的玉米长瘤子,以前在农田里见过长瘤子的玉米,第一反应就是这玉米坏了,不能吃了。

这瘤子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玉米感染了黑粉病,前期如果氮肥施的过多,而磷钾肥施的过少,则玉米的抗病性就会降低,在多雨或湿热的天气,很容易爆发黑粉病,如果玉米地里玉米间距又太小,更容易加剧病情。黑粉病期间,尤其是气温湿热,在玉米地里经常会看到玉米上结的瘤子,瘤子结的多了,最直接的后果会造成玉米减产。

这种瘤子初期比较嫩,外面一层银色的薄膜,往里剥开,也是脆生生的,待瘤子后期,稍微一碰,就有黑色的粉状物质飘出来,最后变成黑色的粉尘。长有瘤子的玉米再怎么补救也是不行了,所以要预防的话,一定不要待瘤子长成,但是有的地方却拿这瘤子当宝贝,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瘤子还有个名称叫乌米,有的地方还专门吃乌米,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乌米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有安神解毒的功效,要选在乌米嫩的时候吃,可以做成汤,也可以拌着吃,这两种吃法都味道鲜美,因为知道的人比较少,所以下次见到这种瘤子可以掰下来试吃一下,因为这瘤子不好储藏,所以集市上卖的也比较少。

我是农人答农事,上面就是我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您有其它的见解或补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农人答农事


农村玉米地里,有很多玉米长出了像瘤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如何处理?

记得小时候,每当玉米到了快收获的时候,都会发现好多像题主说的情况一样的玉米,好像是长了蘑菇一样的,灰色的,黑色的,同株玉米生长就受到了影响,好像营养都被它们吸收了一样。 当时对于这种情况也不了解,就单纯认为是玉米生病了,会觉得特别可惜,毕竟,这样长瘤的玉米也没有办法再要了,影响了产量。现在才知道,原来玉米上长的这种瘤子,不仅能够食用,而且营养价值还特别高,太不可思议了。我从来没吃过。

玉米上长的这种瘤子,其实是玉米黑粉病。因为玉米感染了黑粉病菌,破坏了玉米生长表现出来的形态。一旦玉米感染了这种病菌,害了玉米黑粉病,那么这棵玉米生长就会受到危害,如果这种病菌大面积爆发,势必会影响产量,所以,种植户对于这种病菌是深恶痛绝的。

这种黑粉病病菌传播速度特别快,所以,当我们发现它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整棵患病的玉米植株一块进行焚烧灭菌处理,如果处理的不干净,彻底的话,明年同块地还会发生同样的病害。

出现了玉米黑粉病,我们应该查找发生病害的源头,到底是种子带来的病菌,还是土壤本身带来的病菌,找清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玉米黑粉病的预防办法:

1•选择抗病害的包衣种子。

2•玉米种植前,对种子应该进行药物拌种,预防黑粉病

综上所述,玉米发生黑粉病以后,不必惊慌,应当及时的查找病因,找到根源,解决问题。

点击关注小城云朵儿,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分享更多三农话题!图片来自网络。

云朵在乡村


根据你说的情况应该是玉米发生瘤黑粉病了,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治,会影响玉米产量,同时它是一种土传病害,下年还会发生的。一、发生原因:1、种子自身带菌,在制种基地生产中受到污染;2、土壤带菌,上年发生病的植株没有处理干净,秸秆留在田内埋入地下,使病菌留在土里;3、空气或风媒等传播,病菌孢子从其他地方或植物传染而来;4、具备发作条件,一般种子或者土壤中带有病菌,在遇到长时间干旱少雨,高温高湿环境下,植株被虫咬受伤最容易引起感染发病。二、如何预防:1、种子处理,种子用7%戊唑醇包衣处理,忌用量不易过大,对种子发芽率有影响;2、选用抗病品种,有的玉米品种易感瘤黑粉,也有的品种高抗该病,选择要注意;3、强化田间管理,适时除草,施足肥料,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抵抗力;4、喷旋杀虫杀菌剂,防治玉米螟等害虫,使植株不受伤害,喷施三唑醇、烯唑醇等药物,几种药轮流喷施,要早期预防喷施,一旦大面积发作不易治愈。





种铸粮基


农村玉米地里,有很多玉米长出了瘤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是玉米灰包,一种有益菌,可以炒来吃,或者做灰包粑粑吃都可以,食后对人身体有好处。小时候我妈妈经常炒玉米灰包给我们姐弟仨吃,吃完后满嘴黑呼呼的,但我们很爱吃它,现在地里已很少看见灰包了,想找它来吃都难。

造成灰包的原因

灰包又称黑粉病、黑瘤子,从玉米苗期到抽穗期都可发病,一般拔节期和扬花期发病较严重。主要是因为气候温差变化过大、重茬种植等原因造成。

灰包对玉米的危害

患了灰包的玉米,植株和茎叶扭曲畸形,有的矮化、萎缩;有的植株各节的基部发生病变,节点处会长灰包;有的植株顶部会发生变异,顶部长灰包。长了灰包的植株不能结玉米棒子,并且灰包逐渐肿大分裂,生成菌瘿,产生更多的冬孢子,将进一步对其他没产生病瘤的植株进行危害。


防治灰包方法

  1. 种植时选用抗病害优良品种。一块土地尽量选择品种轮换种植,就是今年种这个牌子的玉米品种,明年改种其他牌子的王米品种种植。
  2. 玉米苗期多观察,及时发现病变植株,及时将它铲锄,并将植株带离土地,并把铲除的地方洒上鲜石灰杀毒灭菌处理。
  3. 及时防止虫害,特别是贪夜蛾、玉米螟等虫害对王米植株造成的伤害,及其他机械作业对植株的伤害,免得留下损伤增加患病率。
  4. 合理施肥。要农家肥和化学肥料相互搭配使用,促使植株粗壮、挺拔,增加抵抗抗病能力。
  5. 如果头年的土地有感染过灰包,今年种植时需把土地进行封闭灭菌处理。
  6. 在种植玉米前可以选择给玉米拌种、或者浸种的方式种植,增加玉米的抗病能力。

以上就是玉米地里,玉米长了瘤子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虽然灰包可以吃,但它必竟影响玉米产量,早预防早根除为好。

关注【留守傅姐】与你分享当下农村种庄稼、种菜的日常生活。

留守傅姐


在农村玉米地上,有些玉米会长出一些瘤子一样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一种真菌。



这种东西事实上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农民并不知道这些事情。而且有时候玉米上长了这些东西之后,就会导致玉米的产量减少。所以原先农民们都非常讨厌玉米上长这种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玉米上长的这个东西事实上是有非常大的作用。



玉米上长的这个东西,农村称作是乌米。乌米是玉米生长的时候感染了一些真菌导致的,很高的药用价值,长期吃的话可以有宁心安神,补中解毒,益气养阴等作用。以前农民们都不知道,把它当做我害的东西扔掉了,现在大家都知道这实际上是一种难得的营养品。



总之以后在玉米地里看到了这种东西,最好是赶快摘下来回家煮着吃,有很好的作用哦。


平安话三农


对农民来说,在种植玉米及其它农作物上,见到这种黑瘤状物不稀罕。有人说可以吃,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比玉米营养还高,真不敢苟同。但是我们这是没人吃那个东东的,嫩时呈纤维湿性状,老熟后一层薄皮里面就成了黑干粉。据说这东西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防治和清除到地外,会传染给其它玉米或来年的玉米。



它的学名为玉米黑粉病,为玉玉蜀黍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可经风带虫携把菌体侵染于玉米的各个部位如间节,叶鞘,叶腋,雄穗,雌穗等部位。形状样式大小不一,呈瘤状物,外表初期呈一层白色或浅绿色发亮的薄皮膜,后呈灰色,老后会干裂散出黑粉。


发生特点;以病菌的厚垣孢子在土中或病残体或堆放的秸秆越冬。越冬的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借风力气流、雨水、昆虫传播。从植株幼嫩组织、伤口、虫伤处侵入为害。形成病瘤后,散发大量黑粉,传播到别的植株上扩大为害。高温干旱、施用氮肥过多,虫害、病害最易发生。

预防应对;选择优质多抗品种;生长期及时防治病虫害,发现苗头,及时清除带出地外深埋销毁;合理施用化肥;高温天气注意防旱;一喷三防施药时,可加入杀菌剂,播种时种子可用20%粉锈宁乳剂拌种;总之,种植玉米主要是为了玉米丰收,能吃不能吃不重要,尽可能防治避免玉米长黑粉病,它必定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及品质,还是不生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