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来海口工作有六年了,感觉真是一年不如一年,有同感的来分享下?

乐冬冬884


你们没发现从双创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吗?小商贩没有了,导致很多外地人没事可做,只能离开,一个没有小商贩的城市,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框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还比如缺乏实体企业,收入不如三线城市,物价却和北上广看齐!


一不止于心一


我来海口已经十四年来。05年刚上岛,在新港一下船,心就凉了半截,感觉到了我们镇上。再跟人拼车到海师,看到海师因下雨一直滴答滴答那个大门,心彻底凉透了,感觉跟我们高中差不多。

当时我就想打包回去,复读一年再考。还好接待我们的学姐,很热情,当晚还请我们吃了清补凉。我是第一次吃这个东西,感觉还不错。在漂亮学姐的劝说和开导下,我才稳住了心思,既来之来自则安之。

四年大学生活之后,面临找工作。作为海师毕业的学生,其实想找份老师的工作并不难。可是,海口的工资实在太低。我去秀英区的长流实验学校给初三两个班教数学,每个月工资1500元,刚够我一个月的开支。我当时有女朋友,这个1500实在不够,还要向家里伸手。

在找工作之前,我大四那年,也就是08年在桂林洋大学城开过餐饮店。当时生意挺好,连续四个月都是盈利的,每个月能纯赚一万多。后来因为业主一下子涨了百分之五十的租金,生意就越来越困难。最后只能转让。

话说回来,09年当时的工资低的要命,我就从学校辞职,进入了房产行业。

误打误撞,房产在10年火了起来。一个月赚的钱,顶上了我当老师一年多的工资。

可是,好景不长,房产调控越来越严。老板死撑到11年,公司就关门歇菜了。我只好被迫离职。

有了这段做房产的经历,干其他的,就是没有多大兴趣。于是,我还是坚持在房产这行干,起码先混个温饱再说。

一直坚持到2015年,稍微有了点积蓄,就跟人合开了公司。

老天再次眷顾了我。从2015年到2018年,海南的房产持续大火,势头迅猛无法阻挡。这几年,可以说,只要在房产干,傻子都能赚到钱,而且赚的还挺多。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还真是那么回事。三年一过,限购限贷重拳出击,海南的房产市场跌落历史低谷。一半的的公司关门倒闭,百分之七十的人,被迫改行。我也改行,生生搞起了餐饮。

在海南做餐饮,很难,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太少。能赚钱的都是十年老店,大多数餐饮店都是保本维持或者是略微盈利。一部分在持续亏损,甚至血本无归。

在海南这么多年,不是说一年不如一年,应该说大环境是持续向好。而这种大环境对于在海南闯荡的人,包括本地人,是没什么实质性的利好,只能说是没什么改变。

本着初心,坚持吧!





唐太空


海口的经济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我是98下海的人,曾经做过很多工作,跑过出租车,生意不错,就是要黑良心一点,自己开价多少就多少,没有多久就不想跑了,感觉太欺骗客人了,后来又在路边做烧烤摊,什么证件都不要,只有自己的工和成本,99年至2005年一个晚上能够赚钱1000元,一年后我就在昌茂花园买了一套房子,烧烤熬夜太辛苦,对身体也不好,后来就找了一份销售安利的产品,那时候美国🇺🇸安利刚刚进入中国🇨🇳市场 真的很好做,只有要你认识的都是富人,一个月下来赚个1.5万,是没有问题的,交友不慎,迷上了啤酒机(赌博用的)一年下来全部倾家荡产,房子🏠也卖了,慢慢开始2014年后就慢慢不行了,2017的海口消费就慢慢高咯,收入低的让人好活不了,一言难尽,最后还是回老家的好…………再见了……海口,现在在湖北老家有房有车有媳妇有子女,幸福感超强,希望看到我的经历的打工族们,如果实在干不下去了,还是回家和父母兄弟姐妹团聚的好,在家也可以创业致富,…………


爱我中华安全驾驶


我90..93年海南刚开发那段时间来的,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当时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一个央企工作,工资每月100多块不到二百,工程师,不到30岁,经朋友介绍到海口一个公司每月1200,哇塞快顶我一年多工资了,那时候国企央企职工都讲究下海到深圳海南工作,马上办停薪留职(那时国家有这方面政策,国企改革减员增效)来到海口,感觉那时海口三亚除了炒房地产,就是做期货,没有什么实体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到处都是建酒店、建高楼、建住宅楼海边别墅,还有就是全国各地的炒房大军,不如深圳,(那年深圳我也去过只是看了看)人家都是引进外资搞加工实体工厂,和电子产品加工生产厂家,93年海南房地产大蹦盘,我回去接着上班,现在工资12000左右,10年前趁海南房价低迷时,在海南买了一套住宅,现在快60了,要退休了每年年休假来这里这几天,感觉海南和上世纪90年代相比,除了楼房多了点,还有就是海南尤其是三亚的商人宰客以外没多大变化,原来三亚海南人很纯朴实在。,就是这个感受,人变了楼房多了,其他没变,工资收入相比内地可能少了吧,原来海口的工资是内地一般省会城市的数倍,其他没感觉。


好兵帅客


我也是来海口六年了。六年前的国庆节后,只身一人带个大行李箱,坐火车,转大巴,坐轮渡,历时十几个小时来到海口,情景历历在目。来之前在一个小城市工作,安逸稳定。但是,一刻不安稳心总是想着去大城市工作,几经努力奋斗,以后竟然和海口结缘。之前对于海南对于海口几乎没有任何了解,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在这里。等到接到了海口的橄榄枝,心里是有一丝得犹豫。但是,后面觉得怎么样也是个省会城市,应该差不到哪里去。想去大城市的迫切愿望和饥不择食使我很快打消了这一丝的顾虑。经过六年的深入体验发现,海口和省会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来到海口的第一印象是,大排档真多,一到晚上,街头巷尾,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狂欢一晚上的结果就是,第二天起来,发现满大街的杯盘狼藉,污水横流,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吧!另一方面就是,想吃个快餐真难。初来海口,没地方吃饭,想着以前在很多城市街上到处都是快餐店,于是在街上搜寻很久不见一个,中午还好,晚上更难。现在看来,这么多大排档而很少有快餐店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当地人的生活节奏不快,比较悠闲。二是当地的公司企业应该不多。海口双创之后,大街上的大排档都被取缔了,街道干净很多,但夜晚的海口也冷清不少。

第二个就是在海口要有一辆电动车。刚来海口靠公交出行,慢慢发现,公交一是不好等,上下班又赶上老人出行,孩子上下学,很挤。二是经常堵车,时间长,还坐不到地方。看到满大街的电动车,才明白,海口的出行得靠电动车!于是买一辆电动车一直来到现在,质量杆杠的。这也是如今海口的电动车泛滥成灾得原因吧!城市不大,马路不宽,冬天不冷,很利于电动车繁衍。

第三,海口的房价是涨得真快。六年间,海口的房价从六七千涨到了一万七。每次几乎都是因为各种高大上的政策带来的上涨,但是带来的结果又往往仅仅是房价的上涨,而没有其它任何实质性改变。看看每个月三千五千的工资,看看一万七的房价,真是觉得生活没啥盼头。

第四,海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还是比较明显。城中村改造不够,城中村大量存在。所谓的棚户区改造很多都是房地产项目,真正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棚户区改造做得还远远不够。道路改造更新不够,很多路还是八九十年代的样子,道路狭窄,老化严重(如龙华路,蓝天路,五指山路,文明东路),可是我们似乎只愿意修新路,懒得改老路。

当然。海口这些年还是有进步,起码干净整洁了不少,黑臭水体的改造,菜市场的改造,城中村小街小巷的改造都是不错的。这几年也修了几条新路,但是总觉得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发展还是慢了,还有太多的上升的空间,加油吧!


江河湖海缘


“海口是我的幸运之星”。

16年五月来到美丽的海南,在一家网络公司做技术。8月份遇见有缘人,谈了两年后领证结婚。19年五月买房后,女儿顺利出生。然而压力也越来越大,从之前的时不时聚个餐,旅个游。到现在每月工资发下来就拿去还信用卡、花呗,下班后默默的回家呆着。尽管如此,我还是抱有希望,只要努力干,相信会越来越好。


梦幻小哥


我06来海口吧,十多年了,上班,买房,到今年选择辞职,我觉得起伏是正常的,大家一定要沉住气,我是在今年工作不错的情况下辞职的,虽然知道压力山大,但是毅然决然,我个人以为只要你有出奇的思路,别走大众路线,坚持两年一切会出其不意,我现在就是在忍耐,等待,我相信几年后我会功成而退,一定要有这么定力和胸怀,加油吧,大家,别怕,生活就是个小人,你怕它他就欺负你!


深度儿童安防发起者


我是2001年来的海南,到这里之后一直从事养殖业,养虾,知道2012年市场不景气,种苗不好,虾料极速上涨,我从养殖业退出来,只能干个保安,因为我在2003年在老婆家的宅基地里建了一栋两层高的小楼,据说现在要征用,又不给我安置房,我真是生无可恋了,我的两个孩子,以后怎么办?怎么上学?我们怎么维护这个家庭正常的开支?我现在如果得不到这个安置房,那我真的只能离开海南了。


用户5265045001208


同感,我在某大型生产企业任职,目前工厂经常停产放假,十一月底已经放假了,这两年都是这样,停停开开,放假后大部分人只能靠零工度日,岛内工作相对江浙地区要难找,尤其是工厂,我所在的太阳能行业在江浙一带挺好找工作,在海南基本就我们这一家公司,海南药企可能会好一些。哎!几年前买了房,想着稳定一下,现在也不知道何去何从,可能年后也去岛外了。真心希望海南经济可以快点起来,否则引进人在什么的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寒江孤影侠


来海南11年,有房有车,有欠款,准备老公公司项目做完回老家了,海南工资低物价高,一点儿好的福利也没有,很多28到30岁左右的朋友都去深圳了,我们也准备回老家了,赚一样的工资,消费比这边低多了,觉得海南发展太慢了,也没啥好的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